陈笳咏
我在读他的画的时候有一种很强烈的感觉他的画趣味性特别强,他跟一般的花鸟画家不一样。花鸟画家工笔的偏重于对自然形态的一些表现,写意的偏重于对笔墨的那种讲究,但是陈笳咏先生的画特别关注趣味,这个特点在全国的花鸟画家里边都应该算是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
林木(四川大学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委员)
他的趣味幽默,有童趣。比如说蚂蚁搬家谁画过,我们小时候都趴在地上看蚂蚁搬家。
陈笳咏 《都市里的小田园》 66×45cm 1986年
还比如说有一个蟋蟀,小鸡去看它,这种拟人化的情趣很少有人表现,在齐白石的画里边有一些,但也不是特别多。比如说两只小鸡争抢蚯蚓,这是齐白石的,像这种拟人化的东西在他的画里边比比皆是,什么松鼠,什么小白兔,有一种非常纯净的童趣在里边,而且很幽默。比如说一个老鼠在偷看,猫在旁边睡觉,包括猫照镜子诸如此类的,这种趣味性在他的画里边比比皆是。
陈笳咏 《雨打芭蕉》 33×34cm 1993年
看得出陈先生当年的那种心情,这种对趣味的强化和直率的表达在花鸟画界是不多的,他的境界也就很别致了,很可爱!这使我想到另一个人,林风眠,林风眠画了很多小鸟,画了很多猫头鹰,当年王朝闻说到林风眠的时候,就说他的画充满一种童心,像陈笳咏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先生有如此童心非常难得。今天又展示了他人生的坎坷途程,全家被整回农村,但是在他的画里边看不到这些,看到的都是一种非常纯净的、优美的、幽默的情趣。这又让我想到林风眠,林风眠是被关了三年多,基本上从抗日战争以后就不顺了,但是你在画里边看到的是一种纯美的童心的表达。当年林风眠连裱画的地方都没有,他有很多画是发在我们小的时候看的一个杂志,叫《小朋友》上边,王朝闻说林风眠的画发在《小朋友》上是最合适的,因为他就有一个孩子般的童心。那么我们又调过来看陈先生的画,也有这么一种非常纯净的那种童心和一种幽默感,一种对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的一种寻觅和表达。
陈笳咏 《红荷倒影》 56×45cm 1989年
所以陈笳咏的境界也是非常独到的,像《红荷倒影》,一般传统画荷花是画荷的倒影,他把一个乡村姑娘的倒影和荷花的影子叠在一块,这些境界都非常有意思,又使他与齐白石的那种平民的心态,农民的心态,融合在一块,这也是陈笳咏先生非常难得的独特的美的一种表达。把陈先生的画放在全国的花鸟画里边去,我就想到刚才这两个人,一个齐白石,一个林风眠。由于他对情趣的追求,所以他的画造型非常独到,当然那个时候流行符号化,他的作品里边有一些符号化的组合,包括一些文字性的组合,所以结构上也很别致。
陈笳咏 《苻坚语》 97×69cm 约1980年
他的书法来讲,他除了本身比较质朴的汉代的汉隶,还有比较强悍的颜真卿的书法,这些都形成他的花鸟画用笔的一些特征,他的书法和他画的用笔是非常相似的。这里边就有一个很有趣的问题,就是如此童心般的美和很强悍的用笔的那种很奇特的结合,这个我还没有想得太透。但是这一方面说明他跟长安画派的一种关系,另外一方面他跟长安画派又有相当的距离,他的造型,他的用笔,包括他的情趣,境界的那种独到,趣味的那种真切,表达的那种自我。
陈笳咏先生作品欣赏:
陈笳咏 《虎刺梅》 68×43cm 1985年
陈笳咏 《鼠子偷蛋》 37×36cm 1988年
陈笳咏 《小兔莫食我黍》 35×35cm 1990年
陈笳咏 《小猫头鹰》 44×35cm 1985年
陈笳咏 《竹林小鸟》 97×44.5cm 1988年
陈笳咏 《葫芦小鸡》 33×33cm 1993年
陈笳咏 《母子同乐》 67×42cm 1983年
陈笳咏 《街前小景》 68×45cm 1988年
陈笳咏 《归家途中》 112×50cm 1988年
陈笳咏 《杜甫诗句对联》 150×39cm 1987年
关键字:那种,林风,用笔,倒影,花鸟画,表达,林木 陈笳咏内容标签: 那种 林风 用笔 倒影 花鸟画 表达 林木 陈笳咏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