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课题首席专家刘凤云教授从研究综述、选题意义与学术价值、研究的总体框架、研究思路与主要内容、研究的重点与创新之处、研究规划等方面对课题作了系统介绍。各子课题负责人刘文鹏副教授、赵晓刚研究员等分别阐述了研究思路与方案计划,并就课题难点向专家学者征询意见。
《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共分三个子课题,分别是:《清朝的盛京城:由满洲都城到国家陪都的文化历程》、《盛京城考古:在景观中发现人与自然社会的互动》、《盛京城的文献整理:在研究中实现文献学的应用价值》。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将承担《盛京城考古》子课题的研究工作。该课题项目将历时五年完成,计划完成《清朝的盛京城》、《盛京城考古》、《盛京城文献与研究汇编》三部学术专著。
与会专家在听取项目组报告之后,对课题的选题和学术价值给予了高度评价,对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等提出了建议,并就每个子课题的研究内容、工作计划等逐一展开讨论,分别从清史和考古研究的角度,提出建议。此外,专家们就切实加强考古学与历史学的交流与合作达成共识,力求课题成果真正实现田野考古实践与史学理论的有机结合,要从深层次解读盛京城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
近年来,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提出“盛京城考古”的概念,并作为其考古及研究工作的重点付诸实施。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作为国内一流的清史研究基地,也十分关注盛京城的历史研究。盛京城作为清朝开国之都与唯一的陪都重镇,从1621年努尔哈赤攻占沈阳中卫城,经历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两代将其改造为都城盛京后 (1636年),至1907年“盛京”称号消失,前后历时近300年,经历了明清朝代更迭,以及清朝盛衰。 《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这一国家社会科学重大课题必将把盛京城考古乃至清代历史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高峰。本报将继续关注盛京城考古与清代历史文化研究的新成果。
□本报记者/王臻青
关键字:考古,盛京,研究
内容标签: 考古 盛京 研究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