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8月,垣曲县尾矿库扩建工程中,库区东北段黄土断崖出现一东汉土穴残墓。当地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此墓进行抢救性清理,此墓尸骨无存,唯有墓室一角出土铜器两小件。
一件为兽钮铜印章,阳刻篆体“秦宗私印”;另一铜件高3厘米,底径4.5厘米,重40克。足底体呈椭圆形,足底部刻铸有纹饰,由于年代久远,辨别不清。经运城市文物专家李百勤初步鉴别此铜件为铜权。
据了解,权即秤铊,与秤杆相佐,即用作称重量。自人类出现私有制,便有了权衡理念和雏形实物,成了最原始的物物交换工具。根据史料记载,权最早出现于东周时期,汉代成为累,民间称呼为“公道老儿”。清代李光庭在《乡言解颐》卷四中说道:“市肆谓砝码为招财童子,谓秤锤为公道老儿”。
古权材质有铜、铁、陶、瓷、石等,造型有长方形、银锭形、圆柱形、扁圆形、葫芦形、鼓形,还有动物果蔬造型,以及鼠、猴、羊、蟾等。重量在20克至1300克不等。权除用作衡器外,还用作吉祥物、压镇等。相传民间搬家时,先搬过去一个秤砣(多为陶瓷、石质);造屋上梁时,将它悬挂梁上,寓“称心如意”。
据垣曲县自然博物馆馆长吕东风介绍,此铜权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政治、经济、文化、计量的珍贵实物,还可佐证中国古代度量衡和青铜器发展史。作为重量衡器的器具,它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完)
关键字:中国古代,垣曲县,秤砣
内容标签: 中国古代 垣曲县 秤砣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