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赵遗址新发现的“中城”,是中国迄今发现的二里头文化早期城址中面积最大的,它与郑州地区其他夏商遗址一起,孕育和繁盛了早期华夏文明。考古人员在“中城”里发现一处卜骨坑,从中出土数十块密集摆放的卜骨。
“这些卜骨都是被使用过的,上面有灼烧过的痕迹,也有卜兆,它们在同一个卜骨坑里集中摆放,应该是多次占卜的结果,这有可能是商代殷墟卜甲集中埋藏放置习俗(制度)的雏形。”考古队领队、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长顾万发说。
中城的城墙里还发现有儿童奠基现象。顾万发介绍,用以奠基的儿童遗骸,是在城墙的某一层位当中发现的,说明二里头文化时期在夯筑城墙的过程中,有将小孩埋入奠基再继续夯筑的制度,这种以人奠基的现象,在同时代的城墙修筑中是很少见的。
中城里还发现了疑似二里头文化时期城址的大型祭祀区:40多个祭祀坑排列基本有序,似有分组的可能,有的其中还有猪骨架和石铲,但也有学者认为可能是仓储区,目前考古学家正在对其进行更细致的科学测试,以最终确定其性质。
此外,中城里还发现了东城门,以及可能发挥着蓄洪、清淤等作用的二里头文化时期的灌溉和水网系统。
考古人员还在中城里发现商代早期大型回字形宫殿建筑基址,面积超过3000平方米,这是目前郑州地区发现最大的、最完整的商代早期宫殿建筑基址。
“这应是商王朝早期修建起的一座宫殿,它与商代早期都城郑州商城是什么关系、它与哪个商王或贵族相关联,它的性质是什么,都有待进一步考古发掘和研究。”顾万发说。
东赵遗址东距郑州商城遗址约14公里,处于夏商文化分布核心区域。为配合“中原腹心地区早期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课题研究,2012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大、中、小三座城址,清理出城墙、城壕、大型夯土建筑基址、疑似祭祀坑区、灰坑、窖穴、水井等重要遗迹,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等夏、商、周时期文化遗物。
(记者 桂娟)
关键字:考古,郑州,文化
内容标签: 考古 郑州 文化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