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墙根下现佛像
遗址位于成都市青羊区下同仁路126号,北面与实业街相邻,东南方向距宽窄巷子街区约200米。今年11月中旬,工作人员开始进行全面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共计揭露面积约500平方米。整个发掘区分为I、II两个区,第II区位于城墙内侧,可分为4层:第1~2层为清代至近现代堆积,第3层为五代末北宋初堆积,第4层为汉代堆积。就在第3层中,考古人员发现了珍贵的佛像……
罕见天王像成都造
编号H3的灰坑内发现的石刻佛像有百余件,南朝造像数十件,有一件单体倚坐式托塔天王像在国内极为罕见。根据考古人员初步判断,这批造像的时代集中在南北朝至唐之间,且多数造像属于南朝时期。这些造像均为红砂石质地,这是成都周边龙泉驿等地常见的石材。专家介绍说,由此可以推测,这些雕刻精美、弥足珍贵的佛像,大多是在成都本地雕刻而成。值得一提的是,个别造像外的贴金尚存,闪耀着夺目的光辉。
新闻
纵横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在成都
南北朝时期佛教艺术发展达到第一个高峰期。与北朝造像的丰富遗存相比,南朝造像实物资料极为稀少。目前已知的南朝造像多集中在四川地区,尤其是成都。
在南朝,最富庶的地方就是首都建康(今南京)和四川成都了。经济的发达,让成都的佛教文化也相当兴盛。从清末光绪年间开始,成都就曾多次出土南北朝时期佛教造像,以出土点计有四处,分别为万佛寺、商业街、西安路及窄巷子。此次在下同仁路发现大量佛像,说明这里曾经有过规模宏大的寺院。“但具体来自哪一座寺院,目前还难以说清,有待进一步研究。”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专门从事佛教考古的张雪芬表示。
关键字:造像,南朝,佛像
内容标签: 造像 南朝 佛像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