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洞(右图)就位于广智禅寺背后的高台上(画圈处)摄/法制晚报记者 崔毅飞
法制晚报讯(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孟国忠) 近日,市民吴先生在房山区的明代古刹广智禅寺内发现一处隐秘的盗洞,他形容是“口窄而内深,好似张嘴吞人”。文物专家判断,该洞可能存在已久,希望文物部门尽快回填,以防有人继续盗挖或坠落其中。
探访 大殿背后现长方形洞口
记者近日驱车来到房山区青龙湖镇晓幼营村,沿村内弯弯曲曲的土路开行约4公里后,在一处岔道口旁看到一座古寺。这便是房山区普查登记文物,始建于明代的广智禅寺。
整座寺院坐西朝东,占地约五亩,前低后高呈梯形分布。这里原有两座殿宇,现仅存一座砖石结构的无梁殿。
“盗洞在这儿,非常深!”市民吴先生招呼着记者,来到无梁殿背后的一处高台上。在遍地的荆棘和荒草中,一个长方形的洞口若隐若现。
记者测量得知,洞口长约130厘米、宽约60厘米,深度则超过了4米,洞内能看到一些黄土和碎石。
青龙湖镇政府文体办工作人员称,广智禅寺建成年代距今已久,不同时期都有人去挖宝贝,“有盗洞也很正常,这个事情我们都知道”。他们将和村里协调,尽快回填盗洞。
专家 盗贼看准位置才动手
北京市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刘卫东,在看了记者拍摄的照片后表示,盗洞出现在寺院中轴线上、大殿的正后方。他判断,早年间这里很可能是宝塔或其他寺院建筑,“下面或许埋藏着佛像等宝物”。
刘卫东认为,盗贼是看准了位置才动手的。他解释称,洞口之所以是长方形,是为前后空间留有余地,足够盗贼在里面转身。由于洞口周围不见挖出来的土石,他猜测这是一处比较老的盗洞。
刘卫东强调,盗掘地下文物是违法行为。他希望文物部门尽快回填盗洞,防止有人继续盗挖或坠落其中。
新闻链接 广智禅寺曾多次被盗
2012年4月7日,郭某同李某开着工地货车,趁天黑来到广智禅寺。他们将寺碑碑座装上车,正准备盗窃另一块石供桌上的残缺俯莲时,被路过群众发现并报警。房山法院以盗窃罪判处郭某有期徒刑1年,判处李某有期徒刑10个月,二人各处罚金1000元。
2013年9月30日,本报报道了广智禅寺仅存的无梁殿上镶嵌的“观音宝殿”石匾被人撬走。房山区文物部门接到记者举报后,方知文物丢失。
文/记者 崔毅飞 新闻观察员 孟国忠
关键字:房山区,文物,记者
内容标签: 房山区 文物 记者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