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阳
博山炉又叫博山香炉、博山香薰、博山薰炉,是中国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所用的器具。常见的为青铜器和陶瓷器。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禽走兽,象征传说中的海上仙山——博山而得名(汉代盛传海上有蓬莱、博山、瀛洲三座仙山)。
博山炉出现在西汉时期,与燃香原料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汉武帝时,南海地区的龙脑香、苏合香传入中土,并将香料制成香球或香饼,下置炭火,用炭火的高温将这些树脂类的香料徐徐燃起,香味浓厚,烟火气又不大,因此出现了形态各异、巧夺天工的博山炉。
西汉人形柄鸟兽纹博山炉下附承盘,炉座由4个怪兽组成,尖嘴曲颈翘尾,柱作双手叉腰的怪人站立于怪兽头顶,好似人在擎着炉具。炉身为敛口,鼓腹,腹部用镂空和线条组成龙纹等图案,口边与盖边有纽,用链相连,盖上有山峰形突出和镂空纹饰,山峰中有线刻的怪兽。炉内焚香时轻烟缭绕,山景朦胧、群兽浮动,使人仿佛进入了神话传说般的仙境。盖顶捉手为孔雀,孔雀被视为“百鸟之王”,是最美丽的观赏鸟,也是吉祥、善良、美丽、华贵的象征。
关键字:山形,西汉,镂空
内容标签: 山形 西汉 镂空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