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考古01号”于9月4日在青岛中苑码头首航,首航任务是赴辽宁省丹东港海域开展水下沉船遗址重点调查工作。据了解,按照文物保护法,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和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去年11月和今年4月对相关区域进行了考古调查,通过物理探测手段和潜水调查作业,初步确定为一条沉船,约1600吨位。除此之外,还发现了木板、铁板、煤块等零星遗物。一些铁板边沿均带有铆钉孔,金相分析为炒钢锻打。由于覆盖3米以上的淤泥,需通过进一步工作确定沉船的性质。
事实上,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柴晓明曾透露,已发现沉船的海域与1894年中日甲午海战的发生地重合,但至于沉船是否属于甲午海战沉船,需要等待科考过程才能判断。
他表示,“中国考古01号”的诞生,实现了几代水下考古人的梦想。这次的重要任务就是对丹东海域的沉船进行重点考古调查,包括船的性质、保存现状等,并提出保护方案。
“中国考古01号”设计排水量为930吨,全长56米,型宽10.8米,型深4.8米,吃水2.6米。采用全电力推进动力方式,不仅填补了中国的一项空白,也让水下整体技术装备水平进入国际先进行列。该船以我国沿海与西沙海域为主要工作海域,船上配有考古仪器设备间、出水文物保护实验室、潜水工作室、减压舱等设备,可承担水下文化遗存的调查发掘、出水文物现场保护及小型的展览宣传等工作。(完)
关键字:沉船,水下,考古
内容标签: 沉船 水下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