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墓所在的固原南塬,距固原市市区仅5公里,此前曾发掘过9座隋唐墓葬,其中有6座为粟特人史姓家族墓。而距此不远,曾经发掘了3座北周时期高官的墓葬,其中李贤夫妇合葬墓的发掘和其墓中作为中西方交流物证的鎏金银壶的发现更是震惊了世界。
记者在考古发掘现场看到,整个墓葬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墓室组成。其斜坡式墓道坡度为15度,长达28米,过洞和天井都有5个之多,其墓室位于地表下12米,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大墓。虽然还没有找到墓志,但从墓中出土的3枚字迹清晰、完全相同的“开元通宝”来看,它应该属于初唐时期。
记者顺着长长的斜坡式墓道先走后爬进入墓室,看到墓道两侧白灰的墙面上均绘有人物、花卉图案。古墓中发现宋代和现代两个盗洞,其中宋代的盗洞竟然穿透厚厚的封土准确无误地直达墓室。正因为如此,墓内出土文物不多,令人遗憾。尽管如此,这次考古发掘还是颇有收获。
虽然没有发现完整的人骨,但一块头盖骨仍然可以为我们提供不少有价值的信息。张全超拿着刚刚从墓室取出的头盖骨,耐心地向记者作出他的分析和判断:此人鼻骨隆起、犬齿凹陷、高鼻深目,具有典型的欧罗巴人种特征。其头盖骨发育完好,骨缝密合度高,应该是年龄在40岁或大于40岁的男性。张全超告诉记者,如果能够找到他的骨盆和牙齿的话,就可以为他的年龄和性别找到更确凿的证据。即使找不到更有价值的材料,我们也可以提取他的DNA,与此前在附近发掘并有重要发现的史氏家族墓中的粟特人骨进行对比,找出他们之间的关系。
专家表示,在固原地区一次次发现欧罗巴人种的遗骨,充分说明固原曾是中亚粟特人频繁活动的区域,也说明固原在中西方文化交流、经贸往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在固原博物馆参观时,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固原地区原来没有史姓,现在有些姓史的人,可能就是粟特人的后代。
考古领队朱存世研究员告诉记者,这次考古发掘还没有完全结束,希望在进一步的发掘和研究中能有新的、更重要的发现。
关键字:固原,发掘,墓室
内容标签: 固原 发掘 墓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