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12日发布信息说,由该所王晓鸣客座研究员、李强副研究员领衔,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洛杉矶沥青湖博物馆和甘肃省博物馆等研究人员组成的国际科研团队,合作完成的“从第三极迁向北极:现生北极狐的喜马拉雅起源”研究论文,已获最新一期英国《皇家学会报告B:生物科学》在线刊发。
美国《科学》期刊2011年发表西藏披毛犀化石研究成果,并提出更新世冰期部分大哺乳动物可能起源于青藏高原地区的“走出西藏”假说。在最新发表“从第三极迁向北极:现生北极狐的喜马拉雅起源”研究论文里,科研人员给这个假说提供出更多证据:他们记述了来自札达盆地上新世500万-300万年前沉积中、以邱铸鼎先生命名的一犬科新种“邱氏狐”。邱氏狐的下裂齿与现生北极狐同样有发育的切割功能,和其他杂食性更高的现生狐狸种类不同。另外,邱氏狐的体型较北极狐大,通过降低表面积与体积的比率来减少热量的流失,更适应于寒冷气候。
专家称,邱氏狐的发现表明,青藏高原的化石群不仅包含披毛犀、岩羊、牦牛、藏羚羊,以及雪豹的亲缘种,还有距喜马拉雅2000多公里以外的北极圈动物的代表——北极狐的早期类型。这一发现证明青藏高原的隆起不但对于全球气候有着重大影响,高原上的古动物群也和现生动物的全球地理分布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由于被称为“世界第三极”的青藏高原拥有在北极和南极圈之外地球上最大面积的冻土和冰川,生活在青藏高原高寒地带的哺乳动物与南北极动物同样拥有适应低温的厚重皮毛,而且其中的食肉类动物也较其他地区具有更强的猎食性。
科研人员介绍说,在札达古动物群被报道之前,一般学者认为现生的北极圈哺乳动物起源于广袤的全北区(即北回归线以北的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王晓鸣、李强等组成的青藏科考团队,历经15年野外考察研究,则揭秘了上新世青藏高原的冰期动物面貌,并揭示出这些动物与北极动物群的亲缘关系。(完)
关键字:青藏高原,北极狐,北极
内容标签: 青藏高原 北极狐 北极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