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剑桥大学前日在其官网发布消息称,近日剑桥大学图书馆馆藏的一本古书,被发现可能是200多年前的中国古乐谱,是一部罕见的记载中国早期音乐的古代文献。然而在国内艺术品市场中,尽管各类古琴谱堪称古籍善本板块中的专业品种,但一直备受冷落,鲜有人问津。
古乐谱记录:
13段传统音乐
剑桥大学消息称,一位中国学者偶然间在图书馆里发现了这本并不起眼的藏书,这本书是由牧师詹姆斯·英曼从中国带回,已馆藏了210年。现在被命名为《箫笛琵琶谱》。书中简要介绍了中国的“萧”、“笛子”和“琵琶”这三种乐器,并且包括13段用传统方式记录的音乐。研究人员表示,从来没有人见过这本书的副本,所以说这本书很可能是独一无二的。了解中国古代音乐一直缺乏可靠的文献资料,这本书的发现或许是对了解和研究中国古代音乐起到重大作用。
拍卖场上:
古琴谱交易寡淡
随着传统文化的回归,“古琴热”渐渐在各大城市兴起,古琴收藏者也需要配上琴谱彰显格调。但记者了解到,大部分古籍善本的玩家对此并不感兴趣,认为看不懂,使得它在市场中颇有些曲高和寡。但行家王先生认为,古琴谱的学术价值收藏门槛并不高,因为上世纪50~60年代,老一代的古琴家和学者就已经对琴谱进行了全面的收集和整理,资料齐全、系统化,使得后人的收藏有据可依。“古籍善本藏家多关注经史子集,即使古代文人雅士通晓琴棋书画,也未必很了解琴谱,现在许多古董商的店铺里也难觅琴谱踪影。”他还透露,一场大型拍卖会上,买琴谱的通常只有两三个买家,总成交额也不过数十万元。底价难测 慎当投资品
现存有150多部古琴谱,包含着3000多首古琴曲。据专家介绍,它虽然记录了研究方法,但并没有详细写明节奏,所以从古谱到实际演奏,要经过一个打谱的过程,这就是古琴音乐的独特之处。
王先生说,琴谱价格只能随行就市,偶然性较大,在拍卖中也有不少流拍的情况。“琴谱的底价没个准,不了解的收藏者心里也没底,不太容易把握。因此最好不要把它当做投资品,如果有幸碰到高端的、品相好的、又恰恰是自己钟爱之曲的琴谱,则可考虑作为珍贵文献收藏起来。”(记者郭晓昊)
关键字:琴谱,剑桥大学,古琴
内容标签: 琴谱 剑桥大学 古琴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