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约有4000年的石峁遗址,是目前中国史前时期规模最大城址,位于陕西省北部神木县高家堡镇石峁村山梁上,北距长城10公里。1976年首次被发现,2006年被公布为中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这座祭坛共三层,自上而下为圆丘形土筑遗迹和一小一大的两层方台形石构基址。”邵晶介绍,首次发现的祭坛和祭祀遗迹位于石峁城址外城东南方向,距离外城城墙约300米。“祭坛最底部的石构基址边长约90米,整体高度距现今地表超过8米。”
邵晶说,在祭坛周边,目前已探明分布有数座面积3至5平方米、最深距地表约3米的活土坑。“这种坑是经过人为挖掘和填埋的,暂时还没有进行发掘,据推测坑中可能埋有与祭祀活动有关的物品。”
他认为,随着祭坛及祭祀遗迹的发现确认,说明石峁遗址的等级目前在河套地区达到顶级。同时,也表明这一区域的社会结构及宗教文化等已相对发达。
此次发掘,在石峁城址内城东北部清理房址5座,有窑洞式和地面式之别,常见白灰面铺设地面和涂抹墙裙。其中,3座房址显出成排分布的规律,均为筑土为墙的地面式建筑,屋外的活动面系人工铺设的一层棕红色胶泥土,将三座房址相互连接。
调查和勘探过程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内城中皇城台顶部的夯土基址和池苑遗址。夯土基址小板块夯筑的迹象明显确凿,钻探所知的面积不小于1500平方米。池苑遗址紧接夯土基址,平面形状大致呈长方形,现存面积约300平方米,深逾2米。
专家表示,通过发掘揭露出了一套包括城墙、马面、角台在内的完整防御体系。新的发现,为深化对石峁遗址性质的认识和明晰石峁遗址的功能区划,提供了可靠的考古资料。(完)
关键字:祭坛,遗址,基址
内容标签: 祭坛 遗址 基址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