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2013年7—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周原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采取踏查、勘探、航拍、寻访等方式,对现存的地表遗存分布及微地貌情况进行详细记录,对既往发现进行重新定位,基本上搞清了遗址不同时期古文化遗存的分布状况。调查总面积约50平方公里,调查断坎600条,记录遗存采集点近3000个,抽样勘探面积近10万平方米,获得了更为丰富的遗址商周时期聚落布局资料。
此次考古调查确认墓地与零散墓葬点共77处,其中墓地64处,包括商文化京当型4处、先周墓地4处,西周墓地56处,20处系本次调查发现。大致理清了墓地的数量,了解了多数墓地的规模和范围。尤为重要的是,在7处墓地中发现、记录了9座带墓道大墓。已发掘3座等级规模相若,年代为西周中晚期,具体或略有早晚,但葬俗有异,墓主族属有别。商周时期有带墓道大墓的墓地,一个聚落一般仅有一、两处,只有殷墟45座带墓道大墓分置11处墓地。周原带墓道大墓分布特点与殷墟类同。
另外,考古人员在不同地点发现了两块空心砖,而空心砖为先周时期高等级大型夯土建筑的建材,或说明这一带存在有先周时期的大型夯土建筑,为周原遗址为古公亶父迁岐之地增添了新证据。 (记者 姜峰)
关键字:墓地,墓道,考古
内容标签: 墓地 墓道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