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家山考古现西周首件青铜双面人头像 新华社记者 肖艺九 摄
随州叶家山古墓群发掘追踪
昨日从随州叶家山墓地考古现场获悉,这个西周墓葬群的发掘进入尾声时,最大的M111墓底部有惊人发现——一件保存完好的青铜双面人像。这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首件这一时期这一形制的青铜人像。
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介绍:“这个双面人像的面部轮廓非常清晰,高鼻梁、大眼睛、颧骨高,眼睛鼓起,眉毛突出,头顶处还有两个角一样的突起,类似人或神的造型。”
中国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李伯谦说:“这是同一时期的西周墓葬中,首次发现这一形制的人面像。从形制上看,它和早前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的人面青铜面具在面部特征方面类似,但三星堆人面像皆为单面,此次发现的双面形制尚属首例。”
专家表示,从考古意义上讲,这一发现更接近1989年江西新干大洋洲墓葬出土的商代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可能也是某种崇拜物或是保护神。
考古现场的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张昌平经过近距离仔细观察发现,这个青铜器物“兼有人型和兽的特征”,他告诉记者:“它的眼睛上有角,鼻子上有类似老虎的纹饰,还有獠牙,我认为称其为‘神像’更合适。它与三星堆的人面青铜面具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有相似之处,但后两者更接近人型。”
叶家山出土的这件青铜器物,摆放在棺的外面、椁(套在棺外的外棺)的里面。张昌平分析,这个位置非常重要,极其特殊,相当于棺内墓主的头顶处,“这显示出墓主人对此物的重视程度,也为揭示墓主人的社会背景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对比三星堆人面青铜面具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专家称,三星堆出土了大量这样的面具,可能与当时的宗教活动有关。而大洋洲双面神人青铜头像出土时,并没有处在核心位置。
“所以我推测,叶家山出土的这件青铜器物不是一件简单的随葬品,很可能起着‘镇墓’的作用。”张昌平说。 (记者黄征 通讯员张杰 张成)
关键字:青铜,大洋洲,出土
内容标签: 青铜 大洋洲 出土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