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10日,叶家山墓地第一大墓葬M111中,二层台的发掘工作基本结束,主要随葬品“见光”。据现场考古人员介绍,现已发掘出5件方鼎、11件圆鼎、3件大镬鼎和12件簋,共计19鼎12簋。经初步测算,圆鼎直径约为20公分,三件大镬鼎直径为35公分至45公分,分布明确,保存完好。随着发掘工作的继续,还有可能发现更多的鼎和簋。
研究者通常认为,按照周礼,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数量都有严格规定,周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在列鼎制度中,其数量的多寡直接代表了贵族等级的高低。“如此大量的随葬品显示出这位墓主人曾侯的地位相当显赫,但这并不与传统意义上‘九鼎八簋’的礼制相悖。”叶家山墓地考古发掘总领队黄凤春认为,人们通常所说的“九鼎八簋”属于周朝中期礼制最终形成以后的规制,而叶家山墓地主人使用鼎和簋的年代更早,可能是周朝礼制的草创阶段,当时还未形成严格的规制。
黄凤春称,目前这批珍贵文物还未完全出土,经过现场拍照和绘图之后,将其移至文物保护室做进一步研究。他初步判断,这批鼎上印有铭文,不仅有助于进一步解释墓主人身份,也为研究周朝礼制提供了最新研究资料,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 据新华社
关键字:礼制,发掘,考古
内容标签: 礼制 发掘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