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午台遗址位于山东烟台莱山区初家街道午台社区境内,是烟台著名的历史遗迹,占地8万多平方米。该遗址抢救发掘分为两个工期,第一期从2011年10月到2012年1月,第二期从2013年3月2日到4月7日,此次考古发现属于二期考古工程,地点位于整个午台遗址的西南角,共分为四层。
烟台博物馆考古部孙兆峰称,此次考古共挖掘出21具保存完整的遗骨,另有20多件陪葬品,包含陶罐、陶壶、陶杯、石铲、石锛、骨针等,这些陪葬品大都保存完整,且做工比较精细。与以往考古发现相比,推测出此遗迹属于富庶区。根据土质分析,这些遗址是大汶口文化晚期和龙山文化早期,年代在4500年至5000年前。
现场工作人员还发现,此次出土的尸骨大都保持着一个奇怪且统一的姿势——身体卷曲着挤在一个个狭小的墓穴中,看上去就像在母体中的婴儿。工作人员分析,这大概与当时的风俗有关,推测当时用纺织品包裹尸体下葬,但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此外,工作人员还在墓葬里发现了猪骨和骨针,推测当时已开始以猪为肉食,且已开始缝制衣服。
孙兆峰说:“烟台午台遗迹是目前胶东地区最大、最完整、功能最齐全的龙山文化遗址。此次考古发现对于人类学、植物学、烟台地区居民的宗族来源等科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完)
关键字:烟台,遗址,考古
内容标签: 烟台 遗址 考古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