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朱老介绍,这块碑是他在上世纪60年代村里拆除寺庙的时候保存起来的,当时他才十二三岁,发现这块碑的时候还有一个雕龙的碑头,但现在已经不知去向。只剩这块长方形的石碑至今保存得较为完整,其高约1.2米,宽约0.6米,上面大约刻有300多个文字,不少可以清晰辨识,文字刻得非常工整。
据朱老介绍,他曾听一位长者说起,这块石碑是关于村口一个名叫河上荡的湖的。很久以前,附近两个村的村民为了争夺河上荡,起了纷争,双方告到了县里,县里最后在此立了块碑以示“判决”结果。
记者就此询问了吴江民俗专家张舫澜,他介绍,古时候有“勒石为证”的风俗,从这块碑的文字介绍来看,应该是当时官府发的“判决文件”,这样的碑并不少见,同在吴江范围内的黎里古镇上也有这样的一块石碑,是宋代元丰年间当地官府对老百姓抗租抗税行为的一份“判决文件”。“古时候许多文件直接用石头刻出来,不像纸质文件容易丢失或腐烂。”张舫澜说。
随后记者又询问了苏州碑刻博物馆专家,对方表示不能光凭石碑上的文字判断其年份,具体还需要进行现场考证。
王玲玲
关键字:石碑,这块,文字
内容标签: 石碑 这块 文字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