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完成考古发掘的新疆哈密亚尔古墓地上,密密麻麻满布古坟冢,而每一个墓穴中,又有至少二至十多人的骨骸。研究人员认为,早在2000多年前,新疆东天山的部分区域已经人口密集。
哈密亚尔墓地位于东天山南麓的平缓戈壁滩上,发现于上世纪80年代,1992年公布为哈密市第一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12年,为配合当地富民安居建设,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首次对亚尔古墓进行了清理挖掘。
亚尔墓地附近的村民很早就在墓地北部建有葡萄晾房,地面上留着不少因为取土建房而形成的土坑。部分墓葬因此外露,有些已被盗掘,地面还散落着大量的陶器、木器的残片。
据负责亚尔墓地清理发掘工作的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人员王永强介绍,亚尔古墓面积虽仅有1.2万平方米,但却密集地分布着600多座大小不一的古墓葬。
与伊犁草原所处的天山中段巨大的土墩墓不同,东天山脚下的墓葬形制极似开凿的竖井,地面封堆小,墓穴又深又窄,墓室极为狭小,部分墓室分二层台。
考古人员发现,这里大部分墓葬都有二次扰乱葬的情况,即同一个墓穴,反复多次多人同葬,只有少量是单人单墓。
“因为存在二次扰乱葬,所以只有最上面的尸骨和最底层的尸骨保存较为规整,中间都是乱骨。”王永强分析,这种情况应是一个家庭在不同时间里完成的合葬,“从密集的墓葬和多人葬可以看出,当时这里的人口已经相当密集。”
截至2012年12月底,考古人员从亚尔墓地共整理出陶器、铜器、木器、铁器,共计400余件出土物。初步研究表明,墓地年代为青铜时代至早期铁器时代。
由于哈密亚尔墓葬群墓葬数量多,出土遗物特征显著,文化内涵丰富,成为近年来新疆东天山区域非常重要的考古发现。
位于天山东部的新疆哈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多支游牧民族的重要活动区域,曾在这里发掘的五堡墓地、焉布拉克墓地、南湾墓地都曾极大地丰富了西域史前文化的研究。
(符晓波 毛咏)
关键字:天山,墓地,新疆
内容标签: 天山 墓地 新疆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