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考古人员2012年7月底在该工地上发现有垒砌较为规整的一线麻石堆积及青砖铺砌堆积,判断与2011年发现的长沙宋古城墙遗迹相同,随即对工地现场进行保护,并开展抢救性发掘工作。至9月底,城墙区域发掘完毕。
考古人员透露,在此次发掘的古城墙遗迹中,明代墙体呈南北方向分布,墙体中间夯筑填土堆积大部分遭到破坏、仅残存东西两侧的麻石墙体。其中,西侧麻石墙体长22米、宽1米、残高3米左右,由长方形麻石条交错垒砌而成,保存相对较好。宋代墙体叠压于西侧明代麻石墙体下方,墙体上部早已破坏,现残存两侧青砖砌墙体及墙体下部夯筑基础。五代时期墙体仅残存墙体下方夯筑基础,结构保存较好。
此外,考古人员在工地其余区域还发现有不同历史时期的古井241口。由于靠近湘江河滩,地层堆积较浅,古井保存状况较差,井壁大多在发掘过程中出现垮塌迹象;井内出土器物多为陶瓷器,器形有豆、罐、执壶、碗、钵等,时代从战国至明清均有。
湖南省文物考古所所长郭伟民表示,长沙坡子街至潮宗街沿河一线,是历代长沙的中心位置所在。考古工作者在此发现的古城墙,是长沙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依据,也必将为研究长沙城市的变迁发挥重要作用。(完)
关键字:墙体,长沙,麻石
内容标签: 墙体 长沙 麻石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