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北塘古镇出土一块字迹清晰、雕刻精美的乾隆年间石碑。昨日,记者跟随塘沽博物馆工作人员一同来到北塘古镇的建设现场,在原关帝庙旧址的西侧,见到了这块石碑,并见证了石碑“落户”塘沽博物馆的全过程。据了解,这是继“北塘不食官盐碑”后,又一块具有很高历史价值的石碑。
“当时我们正在为地下停车厂建设工程进行开槽。”石碑的发现人臧兵告诉记者,工程预计要挖6至7米,在进行到5米时,挖掘机碰到了一块形状奇特的硬物。“我们原本以为就是一块普通的‘石头’,但它的姿势很怪,斜斜地插在土里。自己意识到这东西一定不一般。”于是,这块长1.4米,宽0.8米,厚约0.2米的石碑被整块挖掘上来。
记者看到,青石质的碑面周边用回形纹饰包围,碑冠上刻有“万古流芳”字样,碑文开头写着“关帝庙重修碑记”。碑文落款处“乾隆五十一年次丙午闰七月”的字样更表明了此碑的年代。“这块石碑能保存得如此完整清晰,实属难得。”塘沽博物馆馆员王利告诉记者,“初步鉴定碑文出自恩科举人王维翰,碑记的出土印证了北塘作为北方文化重地的历史地位。”
昨日,这块石碑被运回塘沽博物馆,妥善保管起来。下一步,相关专家将对碑文的具体内容进行进一步的调查考证。
关键字:石碑,塘沽,碑文
内容标签: 石碑 塘沽 碑文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