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副研究员申茂盛说,“盗洞”在考古开方西壁的南端,其直径1.1米到1.2米,上下呈现不规则形状,宽窄不一,但是它由坑顶部一直到了俑坑过洞,还把部分俑坑过洞的隔墙打破了。
经中国国家文物局批准,2009年6月开始对秦始皇陵兵马俑一号坑进行第三次考古发掘,计划发掘200平方米。
这个“盗洞”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专家认为,“盗洞”行为要晚于焚烧秦俑坑的时间。申茂盛说:“我们现在还不能肯定具体盗洞的时间,但可以肯定的是在1974年农民打井发现俑坑之前,已经有不止一批人光顾过这个俑坑。”
据目前考古发现,秦始皇兵马俑坑中一号坑最大,东西长230米,宽62米,距地面深约5米,估计放置了6000多件陶兵俑、200多件陶马和数十辆战车。建筑者首先用土隔墙把大坑分隔开来,隔墙在一号坑内由南向北共有10条,将土坑分为11条甬道,也称“过洞”,陶俑和陶马就放置在坑底用秦砖墁铺、坑顶由棚木与芦席等覆盖的过洞里。
此前,考古人员已发现一号坑曾遭遇大火,也曾被水淹,历史上到底是谁破坏了兵马俑仍有待考古发掘。(记者 冯国)
关键字:考古,隔墙,发掘
内容标签: 考古 隔墙 发掘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