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年仙人洞发掘的陶器。
昨日,记者从省考古研究所获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吴小红教授和同事张弛教授等日前在美国Science杂志上发表关于文章《中国仙人洞遗址两万年陶器》,证实万年仙人洞陶器出现的时间为2万年,这是目前世界已发现陶器的最早年代。“该研究是由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万年县文物部门,与美国哈佛大学、波士顿大学考古学家合作进行的。”省考古研究所所长樊昌生说,研究成果为探讨现代人行为、特定文明要素的出现和传播机制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万年仙人洞先后曾5次发掘
仙人洞遗址坐落于万年县大源乡境内,地处赣东北石灰岩丘陵地区的一个山间盆地。樊昌生说,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对遗址有过大规模的发掘,1993年和1995年由中美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后来于1999年由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再次发掘。先后五次发掘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等人工制品和动物骨骼等,其中早期陶器的出现引起了学术界高度关注。由于当时学术界普遍认为陶器的发明与农业的出现、人类的定居生活等有关,而这些活动是伴随着全新世大暖期的到来而发生的,所以认为陶器最早出现的时间基本上应在距今一万年左右。同时由于早期陶器保存下来的陶片比较碎小而且珍贵,无法提取里面残留的有机物进行直接的年代测定。
中美学者考证万年仙人洞
2003年~2005年中美联合考古队在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系统采集了碳十四测年样品,准确把握和记录出土陶片与测年样品的地层关系,结合地层沉积微结构分析方法,对玉蟾岩遗址出土的早期陶器进行了系统的年代测定,确定该遗址陶器出现的时间约为距今一万八千年。基于这样的研究积累,2009年,北京大学和哈佛大学的合作团队决定对万年仙人洞陶器的年代问题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在得到国家文物局的批准之后,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专家与北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学者,在重新清理出来的考古地层剖面上采集了系列碳十四测年样品和地层微结构样品,确定碳十四测年样品与陶片的地层等时关系,证实以前发掘的考古地层是人类活动形成的原生堆积,不存在自然过程或者后期活动的搅扰,所测定的碳十四年代代表了同层位陶器的年代。由此证实仙人洞遗址出土陶器的年代可以早到距今2万年,是目前世界上已发表陶器的最早年代。
樊昌生说,当时正处于末次冰期的冰盛期,早期陶器年代的准确测定颠覆了传统认为陶器是在全新世大暖期来临后才出现的观点,为探讨现代人应对环境变化的策略以及研究陶器在人类社会发展演化中的作用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关键字:陶器,考古,万年
内容标签: 陶器 考古 万年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