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初,地方文物普查组工作人员在新化县水车镇塘家茶亭里,发现一块《育婴碑》。据新化《罗氏族谱》记载,古茶亭始建于清代早期,也可能上溯到明代。据这块近1800字的碑记载,约150人为保护女婴而捐款捐田地,女婴家长“不溺死女婴”就可奖励2担稻谷。
塘家茶亭是一座砖木结构房子,亭内设有长条凳,茶罐和杯子。在离地约1米的东面木墙上,用木条镶嵌了2块青黑色石碑,即《育婴碑》。碑上刻的内容由2部分组成:“育婴碑叙”和“捐款捐山捐田地的名单”。此碑的落款为:光绪十六年庚寅岁仲冬月,育婴社内同立。
记者现场测量后发现,每块碑高94厘米,宽134厘米。《育婴碑叙》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意思:有的人因重男轻女,或因家庭贫困等原因,溺杀女婴的不良风气,在乡间十分流行,所以做官的有钱的人应该站出来,制止这样的错误做法,进行爱心救助。
这块碑为当地罗氏家族所立。碑上的书法大部分结构严谨,有“颜柳”风格,但也莫名其妙地出现了少数与整体风格不和谐的字。据推断,可能是原来的碑已刻好,后来又有人捐了东西,便补刻上去。“缙绅富户”发起育婴社后,社里每年可收几百担谷。凡是罗姓的人生下女婴不杀死的,可每年到育婴社领两担稻谷,外姓人可领1担。
该碑立于新化至溆浦的古驿道茶亭里,让过往的官吏百姓在休息喝茶时看到,能起到一个教化作用。
关键字:育婴,女婴,茶亭
内容标签: 育婴 女婴 茶亭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