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以来,邺城曾先后成为曹魏、后赵、冉魏、前燕、东魏、北齐六个朝代都城。今年,邺城考古队在临漳县习文乡北吴庄附近的邺南城外郭城区,发现了“海量”佛造像埋藏坑,共出土佛造像2895件和造像碎片数千件,时代跨越东魏北齐至唐代初期。考古专家表示,这是中国佛教考古最重要收获之一,所出土的佛造像具有重大学术、艺术和历史价值。
如此海量的佛造像,为何会集中在一个埋葬坑中?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杨泓说,这批佛造像有的手或者足部缺失,有的被砸成数块,它们可能源自唐武宗灭佛,也为研究佛像瘗埋制度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中国历史上共有四次“灭佛运动”,分别是北魏太武帝拓跋焘灭佛、北周武帝宇文邕灭佛、唐武宗李炎灭佛和五代时后周周世宗柴荣灭佛。而佛像瘗埋制度是古代佛教一种制度,即佛教徒为了做功德,看到残缺佛像就收集在一起,规规矩矩埋在地下,有的还在上面建塔。
杨泓说,这批佛造像被发现时,摆放得很不规矩,放得很乱。到底源自灭佛运动还是瘗埋制度,目前尚无法确定,因为整理出来的佛造像只是根据纪年判断的,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他认为,这批佛造像很可能源自唐朝唐武宗李炎灭佛。按照考古学方法,制造日期最晚的出土文物决定遗址的时代,此次发掘出土的最晚佛造像是唐朝的,因此可能源自唐武宗灭佛。(记者齐雷杰)
关键字:造像,临漳县,源自
内容标签: 造像 临漳县 源自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
新国学理论
新国学2021年元旦新年贺词
明学与明品生活
文化革命、人类物种与理想社会和人生(一)引言
中医之数理科学化改革与基元系统人体数理模型
新国学的目标及启蒙运动
人性之声HK--悲惨世界
人性与是非善恶
关于美与艺术的内在原理之摘抄
理想的社会
宗教裁判法
对义务教育的批判
社会仿生的原理
新国学的精神
史书重修的一个原则
重修虚幻愚民的历史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