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清末民初江南“九世同居”陶箸笼_-清代-鄂州-有一

编辑:雷斌 来源:收藏快报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据史载,用筷进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而盛装筷子的筷笼,不仅仅是一个器皿,更是

Usf6a84OAbzc5jZW8HfpLQfvUphvuUJL0Yb7dP9T.jpg

QIw8dPRI3CJBOchMRv6UV83ZBHtQBsU201BucKD7.jpg

​中国是筷子的发源地,据史载,用筷进餐至少已有三千年的历史,而盛装筷子的筷笼,不仅仅是一个器皿,更是古代人民智慧的一个缩影。

“笼插千竿箸,家添五百丁”,说的就是筷笼。旧时的筷笼有人丁兴旺的寓意,是美满幸福的象征。如今塑料碗柜和餐具消毒柜已取代了传统的陶瓷筷笼,就连乡下民间也不见了老筷笼,都用上了光洁的瓷筷笼或塑料制造的各式筷笼。然而,这些古朴而精美的传统筷笼却在收藏市场上再次得到眷顾,成为藏家的“座上宾”。风格各异的筷笼,在收藏市场的舞台上,展现了我国丰富多彩的传统民俗文化。

本文介绍的是一件清末民初时期江南风格的陶箸笼。箸笼正面(图1)雕一副楹联,上联“拢有千只箸”,下联“家中五百年”,横批是“九世同居”。陶箸笼正中是盛开的牡丹,下边是海水纹饰。牡丹是清代常用的图案,如青花加白凤穿牡丹嫁妆瓶、清康熙五彩凤穿牡丹花纹笔筒、清代皇后袍服绣的也是“凤穿牡丹”;海水纹饰更是清代官服上常用图饰,清代皇帝龙袍下摆的“八宝立水”,也就是俗称的“海水江涯”,象征着皇帝君临天下,亦有一统山河、万世升平、山川昌茂、国土永固、绵延不断之寓意。

横批“九世同居”,流传着一段有趣的典故,据《旧唐书》载,鄂州人张公艺,一家九代同居,被当朝传为佳话。麟德年间,唐高宗前往泰州游历,途经鄂州,闻名至张公家,问何以能九世同居、和睦相处?张公艺拿起笔来写了一百个“忍”字呈给高宗作为答案。高宗顿有所悟,赐帛百匹,亲书“百忍堂”令诏天下,扬颂风尚。“九世同居”也成了合家幸福平安的代名词。民间常常把“九世同居”用文字或图案表现在器物上,以表达劳动人民对同堂和睦的美好生活的期盼和向往。

这只陶箸笼不仅富有文化信息,让我对它情有独钟,工匠们的灵巧心思,更值得我们后人们赞叹不已。筷笼背部(图2)平整,上有两个圆孔,以便穿绳挂在壁上;底部还开有六孔,以便洗好的筷子上带着的余水流出,沥干筷子。筷笼内有一隔墙,两边分别插放筷子和勺铲之类。

筷笼虽小,但上面精巧细腻、古韵十足的镂空雕,既彰显了工艺文化,也体现了通风适用性,从中可以一窥古人的聪明才智。


关键字: 内容标签:清代,鄂州,有一,陶箸笼,清代 鄂州 有一 陶箸笼
下一篇:清乾隆釉里红福庆图壮罐_釉里红--元代-乾隆-万元||上一篇:清代画家高凤翰《绿云丛轴》_《绿云丛轴》--图章-书法-扬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