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文化基因与文化担当——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进程中的书法价值再思考_国家文化软实力-书法艺术-价值-文化产业

编辑:杨晓萌 来源:中国美术报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的讲话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习总书记的讲话为中华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对我们文艺工作者寄予殷切的希望。这里谈谈国学与书法之文化基因与文化担当。“国学”是中华传统文化之精髓,亦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已经渗透到世代中国人的生活中,对我们的现代生活具有深远影响和重要的价值意义。而书法艺术与中华传统文化相表里,是国学最好的载体之一。“国学”与“书法”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的继承和代表,对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和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大作用同时也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文化基因——国学与书法的天然文化关联

国学,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学术的总称,是中华文明历史长河的文化积淀,凝聚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智慧。以今天的视角来理解,国学是以先秦经典,以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本根,同时涵括中华民族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文化精髓,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各个门类皆列其中,释放着璀璨的古代文化光芒,并且在世界文化之林中独树一帜。回望历史,“国学”已经凝练为民族文化的精神象征,成为我们为之骄傲的精神财富。如今国家经济强盛、文化事业步入了大发展大繁荣时期,国家对于“国学”文化的大力倡导,使“国学”带着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的基因融入了我们现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人们的生活、行为以及思维方式等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书法,是中国所特有的,是中华民族的国粹,是中国传统艺术之冠。书法的黑与白,点与线,凝聚了大自然的神态和意象,体现了书法家的情感和智慧,也记录着中国历史的方方面面,可以说一部“书法史”就折射着一部中华民族的国学史。文字的诞生是文明的觉醒,书法在国学中应处于源头的位置。文明借助文字得以发展,而文明的发展又促使文字逐渐成为一门学问:文字学和书法学。因此,国学的发展也得益于书法,由此观之,我们称书法为中国文化的核心之核心。就书法学本身而言,不仅包涵了文字学、音韵学、历史学的内容,而其中更承载着儒、释、道的精神内涵。蔡邕用阴阳学释读书法,孙过庭用“和而不同”求之义理,黄庭坚论“字中有笔,如禅家句中有眼”等,都是用中国传统经学理解书法的。可以说,书法是国学开出的一朵奇葩,它的根在国学,它的营养靠的是国学的液汁,它的花朵,则辉耀着国学的神采。所以,在具体谈及国学与书法的关系时,我们可以看到在诸多的艺术门类中,书法与“国学”具有天然的“基因”关联。“国学”以书法为传播载体,传承悠悠千年历史文化;书法浸润于“国学”之宏约与宽博,生发成为涵有传统民族文化基因的艺术形式。“国学”依托文字而显义,我们今天所见到的闳富“国学”巨著代代传承几千年不逮,其间正是文字和书法的价值担当,才得以传文载道。从我国目前发现最早的殷商甲骨文,随之的商周铭文、六国文字、秦小篆和汉隶等等延续了中国文字的基本发展脉络,而此过程也正是书法艺术滥觞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篆体、隶书等基本定型,并为后世书法艺术的演化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与此同时,也将国学之精华长存于书卷。因此,这是书法与国学具有天然文化基因关联的表现之一。

其二,“国学”是中华民族智慧与精神的生动体现,书法因融通“国学”精神展现其艺术价值,成为书法与“国学”天然文化基因关联表现之二。中国传统书法的理论根基和美学精神源于“国学”的文化智慧,即书法理论的核心或者说书法价值的核心从“国学”的思想体系中来,它们更为深入的关系即是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的融通与契合。或者可以说,以“国学”通书法之道是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学习法门,由此可为书法艺术寻得精神支撑和创作之道,进而领悟中国书法艺术之妙。因为“国学”文化是一个完整的系统,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只有溯其“源流”才能体会其深意,即用中国文化之“精神”深悟书法艺术之“精神”方得中昧。如中国书法美学中的“自然观”,书法中的萧散飘逸之书风,不拘法度又暗合法度之书写表现,成为书法艺术价值评价中的“神品”,这一书法审美品味即来源于我国传统思想中的“道法自然”之说,这正是书法艺术暗合“国学”精神价值的内理。由此,可以说“国学”是书法艺术精神的根脉,也是书法艺术价值的本质所在,因为它里面承载着我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与血缘。习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到,“创作出具有鲜明民族特点和个性的优秀作品,要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更要有高度的文化自信”,这正是我们当下对于民族文化高度自信的国学价值与书法价值的体悟。

如果说,以上的“源流”使我们找到了“国学”文化的基因,并且这一“文化基因”又进而使我们对“国学”与书法的天然关联产生了更为深入的价值认同,那么如何将“文化基因”的精华在国家不断强盛的新时代里传承发展下去,即是对于“文化基因”与“文化担当”的讨论了。

二、文化担当——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进程中的书法价值思考

2013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我国在世界文化格局中的定位,关系我国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文化软实力集中体现了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凝聚力和生命力,以及由此产生的吸引力和影响力。古往今来,任何一个大国的发展进程,既是经济总量、军事力量等硬实力提高的过程,也是价值观念、思想文化等软实力提高的进程。

可以说,国家对实现中国梦,打造中国软实力等等一系列奋斗目标的提出,以及对“国学”在国家层面上的大力推广,为书法艺术的发展与推动带来尤为利好的良机。与“国学”在文化基因层面上具有天然关联的书法艺术,会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发展进程中做出更大的价值贡献。那么,在此背景下如何对书法艺术进行价值挖掘与价值再发现,如何更加深入地传播和推广书法艺术的价值,以此作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价值代表和文化符号之一,则成为我们需要进一步思考的内容。

首先,最久远的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向前,因此,我们要在文化强国战略的指导下承担起文化继承与发展的担当和责任,在溯源与回望历史的过程中进一步将传统文化艺术开拓创新。可以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与社会发展,我们的文化价值意识也变得越来越强,我们应肩负着一种使命感对悠久的中华传统文明进行价值再传承和价值再发现,进一步将传统文化精神与艺术精神贯通于我们当今的国民生活与文化建设中来,尤其要做到对书法文化乃至国学精神的珍视和尊重,提高全民族的文化自信和文化气度。

第二,积极展示中华书法文化的独特魅力。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是我们当代文化工作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作为书法艺术创作者和工作者,我们要把继承传统和弘扬时代精神作为重要的文化使命,将当代中国书法艺术传统价值和文化成果传播出去,在互联网信息时代,综合运用大众传播、新媒体传播等多种方式,规划、制定书法艺术的多元传播机制、从书法艺术价值发现、书法艺术创作以及书法类文化产品输出等方面有步骤、有计划地进行推广与传播,提升书法文化在海内外的价值影响力。

第三,我们在向西方文化艺术的借鉴研究过程中,逐渐出现了对于中国书法艺术的新尝试、新表达,其形式在某些方面出现了迥异于传统书法审美的新面貌,冷静地看其发展及表现,其中仍有不少问题。当今,书法界有一种浮躁的现象,譬如有些作者作为艺术工作者缺少传统文化素养,忽视书法作品的文化内涵,只片面强调和简单追求视觉效果的所谓审美体验;有些篆书作者对古文字理论了解较少,仅仅记住一些常用字形就进行篆书艺术创作;有些书法作品肢解文字,远离传统,丢弃了书法的本来意蕴,很难让人体验到书法艺术作为国粹的那种意味隽永的美学感受。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面对市场、面对利益、面对烦躁的时代,我们应该维护艺术的品格和文化的尊严。

我们不能让书法与生俱来的文化因子在强调和注重艺术新表现和新形式中大量流失,文化精神的内在价值和人文内涵的艺术本质在“新形式”和“新语言”中出现缺失,或者说,解构了传统书法艺术价值的“文化基因”。这需要解决好继承和创新的问题。我认为,有继承才有创新,继承的过程本身就是创新的过程。艺术上的跨越、创新、与时俱进是在人们文化修养、综合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潜移默化、无声无息中完成的。中国书法的创新离不开国学,离不开传统文化。中国书法走过几千年的历史,面对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碑帖经典的浩瀚烟海,解读古人经典已十分艰难,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艺术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当然,能够深入传统并高扬时代精神,创作出有新意的好作品,那是我们当代书法家的责任。因此,在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和文化强国战略发展的契机里,我们应提倡“回归经典,正本清源”,反思与寻回书法艺术的“文化基因”和审美意义上经典性与人文性,更要重视书法学问中文史功底的培养和深造,由此彰显出民族文化艺术的特色与国学底蕴。

三、“软实力”与“硬实力”——文化自信与未来展望

作为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文化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事实上,文化不仅是软实力,也是硬实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也即意味着我国不仅要成为经济强国,更应具备强有力的文化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迈入文化大国、文化强国。从党的十七大以来,我们国家将文化产业提升到了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战略高度。十八大又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新目标。习总书记在最近召开的中国文联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物质文明极大发展,也需要精神文明极大发展。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是一场震古烁今的伟大事业!

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已达到20%,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逐步增加,显现出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潜力。但从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看,我国文化产业在国民经济所有产业类别中仍处于落后地位,而且产业布局分散,竞争力不强。根据“十三五”规划纲要,文化产业在“十三五”期间将成为支柱产业。支柱产业的概念是指产业增加值要占GDP的比重达到5%以上。据国家统计局网站2016年8月30日消息,2015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增加值27235亿元,比上年增长11%(未扣除价格因素),占GDP的比重为3.97%,比上年提高0.16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增加值要达到占GDP的比重5%以上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还有一定差距。而主要发达国家的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他们的支柱产业,而且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越来越大。美国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已突破24%,而且文化产业是出口的第一大产业;日本的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是12%左右;韩国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超过7%。据世界银行统计,美国、西欧和日本的跨国文化公司占据了全球国际文化贸易量的2/3以上。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还有较大的差距,文化产业的竞争力在国际上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但是,我们有信心:我国有五千多年的文明史,有五十六个民族,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文化资源极其丰富,为我们积累了难以估价的文化资本。如果把这些资源开发利用,,以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为突破口,形成文化产业链,发挥金融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潜力是十分巨大的,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发展前景是非常广阔的。

书法艺术在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新时代已经超越了单纯创作技法层面的意义,更是具备了中国文化精神的象征意义。近年来,国学与书法艺术的研究与推动,也正是说明了我们作为文化大国再创世纪辉煌的文化自信。富于民族文化精神和艺术精神的书法艺术,应当充分运用当今全球化、信息化的传播体系,推动书法艺术成为人类文明共有的审美体验,做出积极的世界文化贡献。因为中国书法作为影响世界的文化符号是与国家经济强大及背后的文化支撑协同输出的,书法艺术不仅是中国的,同样是世界的。因此,作为文化艺术工作者的一份子,我们任重道远。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亟需呼唤文明,振兴文化!


关键字: 内容标签:书法艺术,价值,文化产业,书法价值,国家文化软实力,书法艺术 价值 文化产业 书法价值 国家文化软实力
下一篇:新抽象与老哲学_抽象-宗教-哲学-中国||上一篇:中国画展亮相乌兹别克斯坦_科学院-画院-杭州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