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2020年5月21日至27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和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在北京召开。文化艺术的发展既要有伟大的作品来引领大众审美,同样也需要政策层面的上层搭建,两会期间,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纷纷为文化艺术界的发展建言献策,尤其是针对新冠疫情的提案,让我们看到文化艺术界人士的责任与担当。今年,这些委员们都说了些什么?他们关注的焦点有哪些?
【专题】2020艺术界的“两会声音”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乃至世界带来了巨大冲击,也催生社会各个层面的诸多变革。以文博行业为例,疫情期间,全国各地博物馆纷纷闭馆,但闭馆不停服务,博物馆通过网上展览、网上文物数据库、网上直播导览、网上教育课程等形式,实现了文博领域的在线文化资源共享,在纾解人们焦虑心情,增强大众知识文化普及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浙江省博物馆数字浙博截图
艺术教育方面,疫情期间全国实行“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通过线上网络教学的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这些措施无疑对传统教学模式带来巨大冲击。
央美孙景波先生网络授课
目前,疫情所带来的变化还无法预估,但各位委员已针对已有的变化和问题提出了诸多建设性意见。
近几年,诸多被艺术界关注的问题已得到实质性进展,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明确提出要“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并分别对互联网内容建设、文物保护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能力提升、美丽乡村建设等方面的发展作出部署。
经过多年努力,如今中国的文物总量逐年增长、文物保护力度逐渐加强、文化活动百花竞放、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元、艺术品税率下降、基层文化建设愈发全面……
面对这个文化大发展的时代,艺术何为?其中,诸多问题依然值得关注,例如5G与文化“云”、艺术教育、文化扶贫、传统文化活化、文化自信等,皆是当下社会高度关注的热点话题。
两会关键词之一:5G与文化“云”
疫情期间,博物馆、美术馆闭馆,诸多文化艺术活动转为云端进行,以展览为例,据统计,全国博物馆推出2000余项线上展览,总浏览量超过50亿人次,“云展览”也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文化产品。
这些之所以能得到顺利推广,新科技、新应用在其中发挥出了巨大的能量,其中就包括5G相关技术的应用。据统计,疫情期间,我国新建4G和5G基站超过6.3万个,截止目前,全国已完成20万站5G基站建设,预计到今年年底,将会建成5G基站80万站,覆盖全国超过340个城市。5G基站的覆盖无疑将带来社会全领域颠覆性的变革,带动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而在今年的5.18博物馆日期间,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博物馆协会与中国移动咪咕公司联合主办的“博物馆在移动·5·18文创节”开启,旨在共同探讨5G时代下,文博产业的发展机遇和未来。
今天,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上,5G亦成为频频提到的一个关键词。
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 刘玉珠
刘玉珠:服务当下与未来,大力发展博物馆“云展览”
为推动博物馆“云展览”更好发展,全国政协委员、国家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刘玉珠建议未来还需要从这几个方面持续发力:一是要加强博物馆“云展览”的总体设计和顶层规划;二是要加大经费投入,推动博物馆“云展览”建设;三是要加大科技支撑,支持“云展览”相关共性、关键技术研究;四是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共同建设“云展览”体系;五是要探索“云展览”质量反馈评价机制,建立不同层次和性质的“云展览”评价体系和推广矩阵。
张凯丽:5G时代 “手机艺术”应成为一个艺术门类
5G不仅改变产业,艺术同样可以与5G碰撞火花。全国政协委员、影视演员张凯丽带来一份有“艺术”的提案。她认为,伴随5G时代来临,“手机艺术”应该同广播艺术、电影艺术一样成为一个艺术门类,甚至可以构建“手机艺术学”,从而促进以手机为平台衍生的艺术形式及传播的健康发展,为社会主义文艺增添新活力。
上一页 123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2020两会提案,两会,云展览,艺术两会,,疫情,文化,国家文物局2020两会提案 两会 云展览 艺术两会 疫情 文化 国家文物局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