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20:00_|_吕敬人LIVE!制书实话_吕敬人-实话制书-后浪-直播-装帧

编辑:江静 来源:雅昌发布
 
今晚8点实话嘉宾05/22吕敬人:承其魂·拓其体-书艺问道四十载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

6MPqiM0Ilwd5wqYy02Fp3wPUR8XyMrcYpyAnZv83.jpg

今晚8点实话嘉宾

zjbQ4k4FjevjTsSpPeb4u71xd5g1mz0AkwrHzcNT.png

05/22

吕敬人:承其魂·拓其体-书艺问道四十载

书籍设计师,国际平面设计联盟AGI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对中国书籍装帧50年产生重要影响,并受邀担任2014年莱比锡[世界最美的书]评委的吕敬人,伴随着改革开放进入出版行业的他,是怎样做到“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又是如何在迎接数码时代挑战的同时,极力提倡回归传统书籍阅读运动,投入富有温度感的传统书籍艺术的创造,让越来越多的人们愉快地翻阅书籍呢?且听制书实话!

来!小雅君带你认识吕敬人

Cl7V8k6VVcVY1os9B9Mo9SyRO4RBCIwWb0o1iXmP.jpg

专心专一做好一件事是很不容易的,一辈子很短,朝三暮四容不得反悔,生命帷幕就落下了。

—— 吕敬人 

父母教我要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

1947年,吕敬人出生在上海的一个丝绸商人家庭,除了优渥的家境,爱好广博的父母也把他们爱艺术、爱生活,始终对世界充满好奇的性格特质,言传身教到了吕敬人的身上。

T5GJSmFGKBLWjwblRy3YmEZaowfHLFBBXWxoETCV.jpg

吕敬人童年时的全家合影,左二为吕敬人

e169GA1PtfwUg4D5fouRoHNoGWvKg8wHEdJc0Bmc.jpg

吕家五兄弟,右二为吕敬人   1962年,右二为16岁时的吕敬人

读书、写字、画画、摄影、看电影、听戏、旅行,这些几乎都是吕敬人的童年日常。当时他家甚至还有一个对外开放的图书馆,虽然只有几千本图书,但父母却通过这个图书馆,教育孩子们要学会通过书来传递爱与希望。而这样的教育,也的确影响了后来吕敬人的一生。 

书,带给人力量

童年无忧无虑的幸福时光在吕敬人19岁那年,戛然而止。动荡的年代裹挟着那一代青年人的命运,走过了一段热血却又迷茫的岁月。吕敬人也不例外,在经历了一系列时代波折之后,他反倒更清楚地认识到,书带给人的力量。

VMcD3XdX1OhsOSEHaUNtRoTTBDtAb4OY3sFfVa0h.jpg

黑龙江知青时期的吕敬人 70年代在西沙群岛   在北大荒创作

在北大荒的那些年,让他幸会人生路上的第一位良师、著名连环画画家贺友直先生,先生带着他一起收集素材、写生、分析脚本、创作……

这个过程中,贺友直先生教会了他作为一名画家,如何在生活中提炼故事素材并进行创作。正是在贺友直的启蒙下,他懂得了画家可以通过绘画将故事文本转换成视觉艺术,进而演绎出一本“书戏”的道理。

否极泰来的入行经历

1977年对吕敬人而言这是十分戏剧性化的一年。作为“老三届”的他在恢复高考后一举考入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但同时黑龙江美术出版社也向他抛出“橄榄枝”,希望他能去工作。

选择,在那个年代对于一个人的命运往往有着决定性的意义。吕敬人在朋友的劝说下,选择放弃读大学,转而去出版社工作,但没想到,如此慎重的决定,却被现实的无情击垮——他被告知那个原属于他的名额,被其他人占用了。那一刻,绝望不足以描述他心中的情感,他甚至想到了生死。

幸而,命运总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1978年10月,团中央在庐山召开会议,商讨补充当时青黄不接的出版力量。吕敬人经人推荐,获得了前往中国青年出版社工作的机会。同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吕敬人自此正式进入了出版行业。

那个书靠书衣来打扮的年代

七〇年代对于个人职业的选择,并不像现在这样自由。当时一心想当画家的吕敬人,起初也并不能安心于这样的职业安排,但在那个鼓励干一行,爱一行,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的年代,他依然投入于这个并非“初恋”的专业,并慢慢喜欢上了这份工作。

qTEgqjM3nn6rRjn6Hdo92wRRUvNdltDhQH1uZE8h.jpg

吕敬人早期书籍设计作品

DXofXQgahAMndenEMQA5LGO9u4c993Iq3yw77nwC.jpg

当时中国的装帧主要就是画封面,所谓人靠衣裳马靠鞍,书靠书衣来打扮。由于观念与经济条件的制约,出版社不注重设计力量的投入,书的排式几乎千遍一律,编辑、设计、出版、印制各管一摊,书的阅读与审美不是一个整体。

随着国门打开,国外大量内容和形式都透着生动活力的书涌现而来,书籍装帧的风格也日趋多元化,“设计”的概念也随之得到人们的认知与重视,这也让抱有一颗好奇心的吕敬人想走出去看一看。

东渡学艺遇恩师

1989年,已经40岁的吕敬人得到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与日本讲谈社的协议派遣机会,东渡日本学习。在那里,一本叫做《全宇宙志》的书,彻底颠覆了他对书籍设计的整个理解,直到现在,这本书都是他最喜欢的一本。

mCQ8g41cmaqsqEgmIdE8yUG9XzbWEhoI52Cx5pk3.jpg

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设计作品《全宇宙志》

每次翻阅这本书的时候他都感到:书是有生命的!他捧着那本书,就如同捧着一个宇宙。书中图文以“噪音”元素的灌入,诞生出宇宙生命的生动叙述。全书严谨的西方网格设计手法融入东方混沌美学思维之中,赋予设计全新的东方哲学精神和文化理念——那时他大概不曾想到,在70年代末设计出这本书的著名日本书籍设计大师杉浦康平先生,日后竟能成为影响了他一生的恩师。

杉浦先生的两堂课

“做事情,要专一。”是杉浦先生给吕敬人上的第一课。如同进少林寺要站桩,挑水,扫庭院一样,吕敬人在杉浦先生那里的修行,是从“打格子”开始的,此一课是为了让他做到“收心”。三个月过去,心也收得差不多了,这时候杉浦先生送了他一部录像机,又给了他一堆电影磁带,并且告诉吕敬人:“设计一本书,要像拍一部电影、导一场戏一样!”

LNZjA2fBmUFcScKa8xStVdAMsvK99VeRz3XNE9w6.jpg

c7tlAYGQSrc4rfWIW8w5PGhRHrZoj3YDsS7G8wl9.jpg

吕敬人和老师杉浦康平先生

如果说,好的电影改变你的认知,那么好的老师,就是帮你更好地自知。杉浦先生之于吕敬人,就是这样的关系。在杉浦先生的教导下,吕敬人意识到设计师就像是导演,要对每本书的内容提出看法和态度,将著作者,出版人、编辑、摄影、插图者、印艺人聚合在一起沟通交流;意识到设计的职能,就是通过信息视觉化设计为文本增添更大的附加值,从此, 吕敬人开辟出一条新的书籍设计领域之路。

掀起书籍设计概念转换的实践运动

1996年,吕敬人回国与宁成春、吴勇、朱虹四位志同道合之人,联合举办了名为“书籍设计四人展,书籍设计四人说”的展览,随展他们也共同编撰了一本设计类图书《书籍设计四人说》第一次在国内阐述 “从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的转换”的观点,提出“书籍设计”包含了编辑设计、编排设计、装帧以及信息视觉化设计这种“书籍设计3+1”的概念。

NgNFb1uwfMD24OqBrwbHuMLriIVrTm7wicmE8IQL.jpg

图一:左起吕敬人  吴勇  朱虹  宁成春

展览在中国大陆掀起了由装帧到书籍设计概念转换的实践运动,至今仍有很多设计师受益于《书籍设计四人说》的启发和影响,这本书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中国的书籍设计艺术的进步。

两年后,吕敬人创办了敬人工作室,并迎来了他创作的“井喷期”,20年来设计书籍1000余册,并斩获国际国内大奖无数。

IxQAON1ykf0b99VsXbtVhjWnu6MmgzRnUmcde0Zw.jpg

40余年间吕敬人亲手设计的书籍总数已超过1200本

书艺问道四十载

xEiWjWn7wIC9JnzuFFy1KDi2Jvt1COojmb54bzAh.jpg

时别二十年,2018年8月8日,“书艺问道—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展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开幕。

CUjX0R1i9YWuCGTUckPTWrjfb4EbA0z1BopxJeQE.jpg

展览回顾了吕敬人40年的设计生涯,共展出350种1000多册设计精美的图书,其中包括斩获了“世界最美的书”奖在内的几十项国内外书籍设计奖项获奖书籍。这也是吕敬人离乡50年后,首次回故乡上海的“汇报展”。

2008年《中国记忆》荣获2009年“世界最美的书”奖

buEW3ZvAewF8q5yAcVw92wUH8SSkn4Rgy0ebJIcS.png

RB0zythC1gbrQDCedtmzUQy8AN0WX2HuDaeGaoBs.jpg

5Ry5q81QShjFW6rlMapYJrbdYL5QY3tUaqf8aZUp.jpg

2002年《梅兰芳全传》

bHa6BcbAD1it7rUXRZvAdUX5dpaNBcZRPaagxRS7.jpg

ybnDkNQ0el0UFvs54GmstwDEeCinXdKGoiMIUEWq.jpg

1998年《朱熹榜书千字文》

2NuG0cC56vyDZBe5dYy5T5e0iKnBGnZdPD3Lo7HW.jpg

装帧与书籍设计是反射时代阅读的镜子

zAUnd04PUKrCzueO5jO78vLuzaHfGyp2WUOYZ3a5.jpg

纵观吕敬人走过的书艺四十年,他始终带着“不摹古却饱浸东方品味,不拟洋又焕发时代精神”的做书追求,同时,构建起了自己的书籍设计观:让读者感受由外至内的书籍美感与阅读动力,这也正是做设计的本质。装帧与书籍设计和他的人生经历,也恰是反射时代阅读的一面镜子。

资料参考:

1. 叶清对谈吕敬人:一本书,即是一个宇宙  

   来源于三十六度五x遇见

2. 吕敬人书籍设计40年之"书艺问道"  刘海粟美术馆

图片来源:互联网,侵删

提问Qustions & 回答Answers

此次您参与 「LIVE! 制书实话」直播公开课  的想法?

我很少在线上做讲座,线上的感觉摸不着,没法直接交流,有时候不知道说什么好。这次接受这个邀约,当然首先是基于我和多年来的友好关系,我非常愿意和一起来做些工作,来推广书籍阅读。

去年我也和、中央美院一同了成立国际艺术家手制书联盟,此次联合中国版协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共同来主办这个直播公开课,就是这个主题的深入延续。

为什么会选择这个直播话题呢?

我这次的话题是“承其魂·拓其体”。“承其魂”是指我们中华文化的一些基因,“拓其体”则是强调国际化,我们需要开阔的眼界和现代的设计语言。

要把传统和现代结合在一起,我们才能做出体现中华文化的同时又能够符合时代需要的设计。这次话题也是把我40多年来工作中的经历、体验、成败、追求分享给年轻的朋友们。

您如何看待“前浪”与“后浪”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个所谓“前浪”的过来人,我们希望能为后浪铺垫一些东西。但其实作为前浪,我们也有很多想去自我提升的方面,所以很羡慕后浪们能够有更宽阔的视野。

今天,有人认为现在的年轻人不如老一代,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但也不是说我们老一代人不能够适应现代的社会,其实我们许多观念也完全是跟得上时代的。

我们会把好的经验传播给后代,让他们少走弯路。能够投入到这样一个新的世代的设计语言当中去,让更多当代的人能够感受到前浪所做的工作,既有它的厚度,又有它的潜在性,这也是我们作为前浪对所谓后浪的一个期待。

作为一名设计师,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您对扫除“美盲”有怎样的建议?

审美可能是和一个人从小成长起来的环境有关系。比如说我们在教科书的设计方面,我们可以看到民国时期的教科书,包括清代的教科书,可能在手段上并不是我们今天那么先进,不像现在完全是数码印刷,无网点印刷,但是不是手段好了,我们的审美就提高了?

民国时期丰子恺和叶圣陶他们编的教科书,文本与图像所传递的形式感,以及对于阅读所产生的一种语境,都要比现在花里胡哨的教科书要好。如果有机会可以从小接触优秀的教科书,我相信孩子们的审美素质就不会差。

所以我想我们作为设计师来说,想影响孩子的审美教育,首先就要从教科书做起;其次,我们自身要对视觉美,有一个好的传播,包括各个领域,不仅仅是我们的书籍设计界。其实我们的广告、海报、戏剧、电影和其他的传播媒介,都需要一起来提高审美的标准。当然这不是一天一时的事情,就像从一个平民到一个贵族,这需要几代人的改变。

5月22日晚8时,请您随我们一道走进b站“小雅君LIVE”直播间(直播房间号:22173233),一同聆听吕敬人的「LIVE!制书实话」,直播当天更有吕敬人签名书送出,欢迎准时收看!

pF1LABA0tu1I7MIkNt7W4dDkrPrS2I2TbgH1ApLH.png

| 制书实话·实话制书 |

今晚8时

请您随我们一同走进

b站“小雅君LIVE”直播间

(直播房间号:22173233)

聆听吕敬人的LIVE!制书实话

直播期间更有吕敬人签名书送出

欢迎准时收看!

观看方式

mbgOUIPMBB1y4wDCusAYXSGMxsBH9n8XPX3opev7.jpg

合作伙伴

联合主办方

文化集团

中国出版协会书籍设计艺术工作委员会

国际艺术家手制书联盟

协办方 

DDG寰策品牌策划咨询(上海)公司

独家直播平台 

哔哩哔哩 bilibili

直播回放平台

艺术头条APP

独家创意合作伙伴  

ZCOOL站酷 | 站酷奖

首席新媒体支持

做书

媒体支持

艺术网 | 艺术头条 | 绝对艺术 | 澎湃号|湃客

BookDesignExhibition  

联合推广

建投书局 | 上海三联书店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艺术与管理研究中心

敬人工作室 | 敬人纸语 

YO!GALLERY | 灌木 | W.KONG

特别鸣谢

罗逸致德(北京)广告有限公司

音乐人點䘑  

oXHfhcvWXf96l5vuoQzjJHZUy3ITJP03470mpQZl.jpg

​tips:建议保存图片至手机相册方便扫码看直播


关键字: 内容标签:后浪,直播,装帧,书籍设计,吕敬人,实话制书,后浪 直播 装帧 书籍设计 吕敬人 实话制书
下一篇:两会现场|组图:文艺界代表委员风采_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作协||上一篇:《申伟光谈话录》——_以艺为镜(下)_梅花-写得-都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