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新中国_上海第一代画师的炼成_画师--画家-中国-创作

编辑:王璐 来源:雅昌网
 
陈毅市长题写的上海中国画院院名原件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在白公馆成立,当时揭不开锅的画家们,终于有

cX84onlLUzcq1R7yQhNksYdcQ9irhuBbOWwQTo2c.jpeg

陈毅市长题写的上海中国画院院名原件

1960年,上海中国画院在白公馆成立,当时揭不开锅的画家们,终于有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

他们是上海50年代转型时期的第一代画师,其中就有程十发、朱屺瞻、陆俨少、林凤鸣、关良等人,这些人的创作、风格与上海中国画院都有密切联系。

KgtySIDGdFJGweE6pFF80CEKvJ316ch9qUwj0U3m.jpeg

1960上海中国画院集体照

50年代中期,在提倡文化“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时,也有几个矛盾点。百花齐放之下,重视程度有偏颇,例如被提到的“戏票搞不到,作品卖不掉。”也让国画产生了一个新的画种,戏曲人物画。

另一方面,当时传统与西画矛盾尖锐。进入新中国的画家们,非常向往新生活和新时代,并希望自己的作品有新意。造成的影响是,当时中央美院把国画系砍掉,新增了彩墨系,就是带有西洋色彩的新式国画。也有一部分人坚持保护传统国画,自行下基层体验生活、采风写生,但因为没有统一官方平台,整体队伍较为松散,这也是促使中国画院成立的动因之一:不希望传统书画文脉被切断,让这批书画家在中国画的传承和发展中发挥作用。

【团结创作力量;解决个人生计】

bPzktH0wNxgeqvPrphstyogJlgchvo640mHlqBX0.jpg

5iftnj7suDb0rrXNIaBVEfbdbxsiZxymrixs7Cy5.jpg

IDGSSOjAo6eVEplnuDTgMG7lwtajSkgWmjNBvxWF.jpg

xairWZdiHoIrR3qp7E0cy7x8vOufguWfXexq71sS.jpg

吴湖帆提名画家

上海画院1956年开始筹备,一直到1960年才成立,人员从最初吴湖帆提名的95名,到最后69人。这些人从三五百人中优中选优,最终脱引而出。

这份工作对于当时画家来说意味着什么?而画院又是如何遴选人员,最终炼成新中国上海第一代画师的呢?

byd0ZBPEZebx1w6LgFd8mzuLt8Jg5ouWQSAKcO5e.jpeg

《百泉竞流》丰子恺 1960年

建国之前,拿最有特色的连环画来说,当时连环画的定价,并不是按本来算,而是十余块每张。

建国以后的50年代,艺术市场消失,处于基本无人买画,书画篆刻名家“多画饿死、少画累死”的失业状态。

政治环境和体制的变化,让当时很多画家为了生活,承接外贸公司画搪瓷盆、水瓶创作设计的工作,画一毛钱一面的扇子,甚至像陆俨少、钱瘦铁等人也画过檀香扇。

画师邵洛羊就曾在一篇自述文章中写道,当时花一面檀香扇只能拿4分钱,而那时候一颗茶叶蛋都要5分钱。收入低是因为画檀香扇其实不难,照着固定的绘画模版描绘就行。不过上海画家们一画就“手痒”得想要创作,这些被创作的扇子出口后消费者看不懂又退回来,退回去就得赔钱,上海的画家也因此生活越来越困难。像陈巨来,过年时口袋里只有8分钱。

STU3VwkkUXFAEh5zoLoDqUa1ex2QShgnGAcvpilV.jpeg

1960年唐云在久新搪瓷厂指导设计画稿

所以说,画院的成立让他们在经济等各方面都有了保障,当时普通画师一个月80块钱、院长220块的工资,已属于高薪。因此这份工作对当时画家来说,非常稀罕。除了是对自己专业的认可,最大一部分原因还是:生计。

另外,上海中国画院的成立,将美术知识分子充分团结起来,更是新中国上海美术界标志性事件。

【画师遴选和考评标准是什么?】

dIgVTI5d9PVZunezGcWjS4OvEJ5x7fJQ9Xwq8V9j.jpeg

上海中国画院成立大会

首先,要知道之所以成立画院,最重要的原因是用美术救济生活,让画家们的创作观念,转变为如何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因此,美术功底是遴选的第一要素。

而画院当时在选择画师人数上也有几度变化。1956年6月,文化部下发了三个文件:《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画院的意见》、《文化部关于建立中国画院的实施方案》和《两个画院的主要负责人跟主要画师的名单》,更清晰了画院的落实措施。

RpzCuJsSQH0gbqxV5AxjfAgClXgYlMuqOF5whtkv.jpeg

邢建榕

长期从事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的邢建榕,在看到这三个文件的内容后认为,可以概括为8个字:

“分批”,如人数定为80人,要分批确定,不能一次性招纳满成员。

“摆平”,要对年龄段、各流派等方面摆平。

“创作”,要推动展览、创作活动,创作要看用处和服务。

“定位”,确定画院主要定位为国画,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当时确定是在广州、上海、北京成立画院,形成中国三大美术中心,因此每个画院的人员名单便要囊括区域,例如上海要考虑整个华东,其中就得囊括傅抱石、潘天寿等苏杭等地画家,人数至少70位,这才有了最终确定的69位画师。

Rj1DRXeOSy2A0knV8A5spyzVadkbak1eFusWF9Sr.jpg

50年代,画师在画院合影(右起陈秋草、王个簃、唐云、李秋君、谢志光、应野平、吴青霞、胡若思、朱文侯、口口、张聿光、黄幻吾、程十发、邵洛羊)

上海中国画院筹备初期,吴湖帆还是内定画院院长时,就曾提报了一份推荐名单,按照甲乙丙丁的标准,提名了95名画家,均是当时笔墨高手,一个不漏,全在其中,各种流派,充分体现。

在这份名单中,甲等和乙等里均有他的学生,他的眼光还是更注重传统,基本立足点也在传统,这也是他自己的追求。特别是甲级画家,在我们现在来说均是耳熟能详的人物:

甲字画家廿五人

刘海粟、唐云、贺天健、江寒汀、钱瘦铁、王个簃、郑慕康、谢稚柳、陆俨少、俞子才、张守成、陆抑非、朱梅村、应野平、程十发、张大壮、白蕉、胡若思、陈秋草、周炼霞、吴青霞、顾飞、陈小翠、夏伊乔、陈佩秋

年老而尚具特别专长者九人

黄西爽(中医)、谢之光、沈剑知(博物馆)、陆小曼、叶露园、陈巨来(刻印专家二人)、吴朴堂(文管会)

乙字画家十二人

戈湘岚、吴少蕴(工画相)、刘伯年、张炎夫、潘志云、丁玉、张星阶(教师)、尤小云(兼工刻)、董天野、汤义方、王仁辅、郁文华

对于画史资料专门人才三人

罗未子、孙祖勃、吴诗初

年较青而可进者廿一人

徐伯青、王青之、乔木、沈思明、凌虚、曹简楼、田军、孙悟音、汤翠雏、江圣华、郁慕洁、郁慕娟、童月莲、杨绮云、钱悦诗、钱惠翔、陆秀平、陈慧贞、潘贞则、叶尔莹、张雪芝

一般作家廿五人

袁松年、朱文侯、黄达聪、熊松泉、沈子丞、张雪父、孙雪泥、李秋君、侯碧漪、方泂、刘旦宅、庞左玉、俞叔渊、高峻、王吾、沈剑南、郁慕贞、来楚生、顾伯达、王康乐

吴湖帆 提名

一九五六年八月三日

qp3T4iyDmm6bGTEoEW47wGzsRWxkojyZovppNY6d.jpeg

画院新风 画师新貌(局部),1958

除了画院筹委会成员傅抱石、潘天寿、唐云、王个簃、谢稚柳、刘海粟、伍蠡甫、吴湖帆、贺天健、陈秋草、白蕉、汪东、沈尹默等人外,画院最开始暂定的是53位筹备画师,也就是遴选出的有资格入选的后备画师。当时筹备画师们的积极心很高,经常组织创作交流展示,希望提高自己的思想和创作水平,这其中就有陆俨少、张守成等人。

​某次临时展现场,缺少画框,张守成马上将家里几十个画框捐出来,也是想要让大家看到他的积极状态,想要得到画院画师的认可资格。

其实不管遴选标准如何,在邢建榕看来,这么多年过去,现在回头来看,当时主要考量的画艺水平、政治倾向、社会地位、经济收入、年龄结构,放在现在做不到这样准确。如年轻的程十发、陈佩秋后来居上,林风眠、关良的崛起。不过也有因“与世无争”而无缘画师全身心投入书画艺术,别无他求,而拒接了邀请的申石伽。

在现有的档案里有记录,其实这些画家并不一定就是完全是按照水平高低来的,而是方方面面的考虑。例如政治、艺术水平、流派照顾、年龄结构等等。也有部分画家具备画师资格,由于年龄因素而没有入选。

最终的69位画家中,除了56个正式画师外,还有13个名誉画师,其中女画师就有9个,如李秋君、陈佩秋、庞左玉、陈小翠、陆小曼,吴青霞、周炼霞等。

KfoBMWu5xoBEkcR8td3BsAfQQYHOcvkt6GTALLKz.jpeg

程十发、王个簃、唐云等在画院合作创作

在创作上,为反映工农兵的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成就,画师们深入工农兵中与群众同吃同住,体验民众真实的生活。就如,傅抱石50年代带着画家在全国画真山、真水,提倡新国画主义。在创作很明显的转变是,这时期画家们转战南北,多为陕北高原的风景。

WI28kKmKjGsXhPNrhTD0g7e8EKCcl3CEQtwrjxE1.JPEG

施大畏 《老乡》135×150cm1993年

这些反映时代风貌、人民风采的纪实性作品,为那个年代留下了宝贵的艺术映象,也为中国画的创新进行了多方面的尝试。如今,上海中国画院已成立60余年来,积累了大量经典的、主旋律的作品,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建设,特别是对中国书画的发展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画家们能在特殊时代有如此突破,不得不说得益于画院提供的稳定性创作平台。一部上海中国画院半个多世纪的历史,几乎组成了一部中国当代美术史的缩影。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上海中国画院,画师,,画家,中国,创作上海中国画院 画师 画家 中国 创作
下一篇:全球首富进军拍场、弗里兹洛杉矶艺博会交易活跃、刘寿祥因新冠肺炎病逝、第9_刘寿祥-北京画廊协会-富艺斯-捐赠-新冠肺炎-艺术播报--疫情-肺炎-在线||上一篇:如何阅读当下的摄影艺术?以山脉影像为例_王庆松-王建军-成都当代影像馆-如何阅读当下的摄影艺术:-当代-影像-风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