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宾合影
()2020年1月7日下午,由北京画院、北京大学艺术学院、荣宝斋画院、李可染艺术基金会主办的“山川乡国情——李小可艺术工作室15周年教学成果展”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隆重开幕。
展览现场
2004 年李小可先生在北京画院研修班开始山水画教学,此后在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大学、荣宝斋画院分别开设了李小可山水画高研班,至今已先后教授了200余名学生。2019年是李小可先生从教15周年,此次展览将全面呈现李小可先生从教15年来的教学成果,汇聚李小可工作室142位优秀学员的艺术创作,展览呈现“李家山水”在今日画坛的艺术风貌,旨在弘扬、推广中国水墨艺术的发展。
嘉宾看展
李小可艺术工作室自成立以来,一直按照李可染先生“精读大自然与传统”这两本书的艺术精神,每年循着李可染先生的足迹进行大量的写生活动,同时临摹、研究优秀传统艺术作品。此外,李小可先生在教学中还注重学员的综合艺术修养,将中国传统戏曲、古典文学以及西方的歌剧、音乐等都纳入到日常教学中,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中外艺术赏鉴和讲座活动,向其他艺术形式借鉴学习。
展览开幕式现场
出席本次展览开幕式的嘉宾有:原中央编办副主任王澜明,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著名舞蹈家白淑湘,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河山画会会长李宝林,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理事长李小可,北京美术家协会秘书长柳妍,北京画院艺术委员会副主任莫晓松,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副教授高译,北京大学艺术学院副研究员高晨昱,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秘书长刘莹女士,原北京画院教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画院教育办公室主任高信峰,著名书画家臧伯良以及李小可艺术工作室画家丁长林、张锌、刘秦州、吴天成、康邕等参展艺术家。
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在展览开幕式上,北京画院党委书记刘宝华表示:“李小可15年的教学成果,可以说硕果累累、桃李满天下。我觉得李小可的作品充满了一种爱,当然这跟他的基本功,家学渊源是分不开的。我出生在北京,也去过西藏。李小可笔下“西藏系列”既有西藏的自然风光之美,又有西藏人的淳朴;看他画的北京,我能联想到小时候在胡同里的那种感觉。我觉得他在带学生的时候,也把这些传递给学生,我们可以看到展出作品带有充满了感染力。”
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荣宝斋副总经理、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高度肯定了本次展览,他说:“这个展览是小可老师多年心血的呈现。我们都知道李家山水是近现代中国美术史上的一座高峰,小可老师是名门之后,在当代艺坛中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和艺术教育领域达到他那般高度的人,并不多见。我在荣宝斋画院也搞了十多年的教学培训,教学培训实际上是很不容易,学员们来自全国各地,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聚集在一起学习,能跟着一个老师这样学习,对同学来说是好事。小可老师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这背后离不开刘莹女士的支持。从今天的展览作品来看,学生作品的基本功非常扎实,学生们把李家山水的精髓学到位了,传承的是中国山水画的正脉,而且每个人的画风不同,有各自的特点。”
李小可先生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李小可先生在致辞中诠释了本次展览的主题“墨缘·学步问道”,他说:“我们今天因水墨而结缘,墨缘的根实际上跟李家山的发展和传承有关系,展览中有一张我父亲和齐白石的照片,他一生当中虽然有成就,但他在晚年对人生的总结还是‘我是齐黄之徒’,这个实际上是学生跟老师之间的这种情感,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如何把我们中国具有东方性的水墨传承下去。因此,在教学中,我觉得首先要教学生这种情感,就是人品画品,讲求‘学步问道’的教学思想,正如我父亲一枚印章上刻的‘白发学童’。此外,这个展览也是我们学员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一个很好的机会,正所谓教学相长。”
李小可 | 《梅里山魂》 96x180cm 2013年 设色纸本
李小可 | 《水墨造化》 136x68cm 2019年 纸本水墨
那么,是什么动力让您坚持了十五年的教学工作呢?
李小可对艺术网说:“我觉得有两个方面,一是对中国山水,也包括李家山水的一个传承。水墨,实际上是中国文化传统之中带有中国特色的,它就像京戏一样,但如何让水墨在当代文化语境中能够继续发展呢?这是个问题,面对飞速发展的世界,水墨很有可能会被边缘化。
展览现场
作为李家山水的后人,我的这种坚持也是希望把20世纪中国书画大家的精神能够传递一点,因为我几乎接触了20世纪的所有的大家,不仅是我父亲,包括白石老人、徐悲鸿、傅抱石、陆俨少、吴冠中,也包括后来黄永玉等这一大批人,我知道他们的艺术创作过程、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做人等。我渐渐感悟到,艺术不仅仅是观念,要有条件,要有行动,就你要有实践来证明你的作用,而不是说我仅仅有一个观念,你能不能拿出感动世界的作品?比如像《清明上河图》。实际上还有很大的差距,像我已经70多岁,我希望年轻一代艺术家能够把我们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此次参展艺术家学生代表丁长林在展览开幕式上致辞
此次参展艺术家学生代表丁长林在致辞中感谢老师,他说:“作为跟随老师最长的学生,这十五年历历在目,犹在眼前。理论课上,老师从多元素启发大家,音乐、电影、历代名画等,提高大家对艺术的理解和知识水平。十五年来老师带学生去了许多利于大家快速进步的地方写生,比如安徽、山西、贵阳、太行山、燕山,有目标性地锻炼大家对线条、构图等把握。”
写生掠影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2020年3月15日。
部分学生在“师牛堂”留影
部分参展作品
丁长林 | 《韵红满满》 2017年
张锌 | 《山瀑春晖》 2019年
刘秦州 | 《皖南旧居》 2019年
吴天成 | 《古木苍山白云深》 2018年
黄行成 | 《故园悠悠》 2012年
康邕 | 《山西李家山写生》
柯林胶 | 《秋居图》 2015年
周黎华 | 《蒙特利布朗写生》2017年
“山川乡国情——李小可艺术工作室15周年教学成果展”
主办单位
北京画院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荣宝斋画院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
展览时间
2020年1月7日——2020年3月15日
展览地点
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
(北京市朝阳区弘燕路山水文园东园北门3号楼底商101室)
/
参展艺术家
(按拼音排序)
/
导师:李小可
丁长林 张 锌 刘秦州 吴天成 黄行成 康 邕 柯林胶
周黎华 白云滔 蔡明金 陈成珍 陈春芳 陈海平 陈秋渊
程 翔 戴克诚 丁洪运 范军辉 冯 浩 高 军 高莎莉
高彦飞 关杜平 关 多 管清海 桂兆海 郭一峰 韩 琨
韩永良 何德能 侯讵望 侯志明 胡达民 胡方正 胡煜璋
黄怀富 黄 山 黄速成 纪文普 贾绍昌 江海金 姜海鹰
金连德 靳汉龙 景 军 康会敏 孔黎江 来支钢 李广军
李红岩 李 平 李庆伟 李树勋 李文才 李 旭 李雪山
梁 策 廖鸿根 林暮军 刘柏山 刘 辰 刘汉山 刘金成
刘俊群 刘鹏胜 刘首作 刘越胜 刘 甄 刘振东 柳旭东
龙 静 鲁仁慧 陆天彤 马春林 马学军 毛凯歌 孟德平
孟 轩 彭良真 齐 艺 邱清崇 任志强 沈秋根 时志坚
宋有新 孙国庆 索保峰 王爱军 王安民 王 驰 王 浩
王建国 王建辉 王建玲 王 健 王静怡 王立峰 王立国
王 平 王仁华 魏 丹 魏宇翔 吴小平 吴远明 吴章杰
夏柏森 谢维俊 邢智超 许宏宇 杨建军 杨坤明 杨明军
杨世宏 杨志洲 尹世顺 游彩鸾 于 洋 张 超 张朝彬
张春杰 张红霞 张洪波 张建军 张锦丽 张 晶 张利平
张美英 张末兮 张庆祥 张热云 张荣华 张选民 张长勇
张振宇 张中礼 赵鸿雁 赵 炜 赵正义 周国强 周建英
周荣骏 朱 零
关键字: 内容标签: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李小可艺术工作室,,北京,艺术,水墨李可染艺术基金会美术馆 李小可艺术工作室 北京 艺术 水墨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