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全国美展37位金银铜获奖者:我是如何创作的?_-雕塑-画面-艺术

编辑:刘倩 来源:雅昌网
 
【导语】2019年12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

GQX0ojpYLqC9PApIrj4EvNK8Ni5bX2qJaW2zhjoa.JPG

rmfT94RKfWeR09r5E5Q3CyMEP3ZUwRFHv5uvK4R3.JPG

【导语】2019年12月2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进京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伴随着颁奖仪式的举行,37项获奖作品尘埃落定,这一届全国美展呀终于交上了一份最终的答卷。

热闹总会归于平静,在隆重的开幕式之后,一场汇聚了中国美术最高殿堂全部展厅的美术展览才是真正的主角。尤其是37件获奖作品将会成为观众关注的重中之重。

这一篇关于全国美展的关注点,聚焦于每一件作品,让艺术家回答:我是如何创作的?37个创作故事,从这里开始。

kNqmeo3risuCGjAv8yGzBvrP8xa3vguRP6IWFxmn.jpeg

《盛世花开》 张玉惠 200cm×200cm 漆画

张玉惠:漆画创作是一条漫漫长路  我们可以慢慢品味

近年来,我尝试着以人物、风景、静物等多种题材进行创作。在创作中,生活的偶遇、自然的馈赠、日常生活的所见所闻和感想一直是我创作的源泉。我喜欢从不同视角去审视平凡普通的场景,通过提炼和升华,从中找寻美感和内在精神,强化主观感受,从而构思出新的故事和意境。《盛世花开》的创作源于一次在校园偶然间看到郁郁葱葱的大树下聚集了好多小朋友,他们带着向往和希望到大学校园参观,学习嘉庚精神,在柔和阳光和繁密花朵的映衬下,他们可爱的脸庞上洋溢着幸福,和谐的画面令我深深动容、驻足良久。

在主题方面,《盛世花开》的画面中央表现的是茂盛苍劲的花树,树的下方是成群结伴、跃步前行的新时代少先队队员。繁密盛开的花朵象征着新时代祖国繁荣富强、生机勃勃的景象,少先队是“祖国的花朵”,是国家的希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少年们在祖国怀抱茁壮成长,“少年强则国强”正是《盛世花开》的主题。

在形式语言的处理上,树木与人物在画面中的面积对比以及树木与人物的“静”“动”对比,使繁密苍劲的树木与远处的少年形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打破了传统的构图理念。盛大的花树枝杆延伸到画面的侧面,进一步加强了画面的张力,让观者产生“伸展与超越”的美好联想,以“伟大祖国的发展气势磅礴、突飞猛进、如火如荼”之感强化了主题,达到了内容与形式的统一。在技法方面,釆用了大漆材料,一方面利用中国传统漆画的堆漆、罩明、莳绘等技法,经过层层打磨使画面呈现出神秘含蓄、丰富多变、温润富丽的高贵品质。另一方面,亦融入了现代绘画技法元素,以直线切割等艺术表现形式丰富了画面。东方艺术中特有的“线”元素,彰显了作品的时代精神和民族精神,让作品在艺术语言层面实现了守正创新。

漆画的创作过程实属复杂,一方面是由于材料本身特殊的繁杂工序,另一方面则是由于要根据画面效果的特殊要求而不断调整技法的应用。《盛世花开》的创作过程比较特殊,由于画面必须在平放状态下进行制作,而画面尺寸之大又超过了人的伸展距离,所以绝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画面上或坐或趴,才能做到近距离的局部塑造,时间一长令人筋疲力尽。画面侧边的特殊制作又要把画竖立起来,爬到2米高的梯子上才能进行镶嵌,可谓使尽了浑身解数。此外,为了使画面效果更加丰富,我采用了多遍“通罩磨显”的技法,这种“冒险”着实增加了对画面效果的掌控难度,同时也出现了很多偶然的丰富效果,这种“先破再立”“立后再破”的艺术表现手法让画面更具有漆味和绘画性,整个创作过程在保持本体漆画语言的同时,始终贯穿不断开拓探索的创新意识,使漆性和绘画性达到最完美的融合。总体来说,与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的《织情叙意》相比,这幅作品的尺幅更大、难度更高,当然创作中收获的喜悦也更加深刻和宝贵。《盛世花开》是我探索漆性和绘画性融合的一个新的阶段,也是对习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文艺作品要“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一次响应和践行。

画漆画从来不像听起来那样“文艺”,更像是个累活。除了研究绘画功夫,不论男生女生还要常常充当搬运工、木匠等角色,从做漆板到装框装箱等,这些基本功从学生时代都要踏实地学习实践。厦门大学漆画班良好的学习氛围十几年前已形成,每次展览都是集体活动,同学们互相帮助。从2006年陈金华教授到厦门大学创办漆画学科起,历届漆画学生一直保持着团结互助、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这些宝贵的品质一直是我创作道路上的财富!

漆画创作是一条漫漫长路,漆画需要慢节奏,我们可以慢慢品味。急不得,需要足够的精力投入,慢慢感受漆的柔韧性,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对待创作,用漆一般“坚忍不拔”的特性和精神,不断磨砺,日积月累就会收获。

作者简介

张玉惠,本科和硕士分别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和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现任教于厦门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美术家协会漆画艺术委员会委员,厦门市委、市政府第九批拔尖人才。

GCsULbWDtvOVeZtS3qVkrzxNDU9rl22CazEBL97y.jpeg

《远方》 颉元芳 165cm×132cm 水彩、粉画

颉元芳:试图以自己的方式诠释一个民族

作为内蒙古人,我生于斯长于斯,随着年龄的增长、岁月的积淀,我对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倾注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越来越深厚的情怀。我不是蒙古族人,但他们是我的亲人、我的朋友,我用我全部的情感默默地注视着他们、欣赏着他们,我要用我的画笔把他们和我对他们的情感呈现出来。

蒙古族是一个古老而富于传奇色彩的民族,我一直试图以自己的方式给这个民族一个诠释,就像作家用文字阐释事物,画家也可以用画笔阐释事物,只是对事物诠释的角度不同、方式不同,也许这种阐释是局部的或片面的,但这是画家以自己的方式和视角所作出的一种诠释。

我作品中的蒙古族人,其实并非表现某一特定环境下的某一具体人物,而是想通过一种形象来传达我对这一群体的理解,对这个民族、这个地域的深深情怀,所以无论是人物的形象还是画面的色彩,都是经过对人物内心的挖掘和提炼,再经自己内心的重组后重新呈现,是基于自我感受和认知的表达。所以我不拘泥于细节的刻画,力求以大的色块、形体来传达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是我对于蒙古族人真实而深刻的记忆,我力求画面的凝重感和永恒感,追求色彩与形体的朴实、沉稳和力量感。

作品《远方》表达了对美好的希望与憧憬。朝阳以温暖的光线映照着天空和牧民,使人感到幸福、祥和。画面以红、黄、蓝为主色调,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和力量感,把人物塑造如雕像或纪念碑般敦实有力的形象,来表现蒙古族人的坚强勇敢、深沉内敛、诚挚醇厚的美好品性和独特的民族气质。

我的水彩创作将持续关注蒙古族人物,在这一题材范围内继续挖掘和完善,不断提炼、抽取蒙古族人的精神面貌、民族特质,将其概括、简洁化,使人物更加真实、更加本质,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和力量感,从而使自己作品中的蒙古族形象更加主观和自由。我也在不断叩问自己的内心,寻找自己,希望将自己对于蒙古族人最真实的理解和真挚的情感用最贴切的语言传达出来。我从不刻意追求技法与风格的创新,因为它们是为表达情感服务的,当作品越来越贴近自己的内心,可以顺畅的抒发情感的时候,技法与风格也自然会随之呈现。

作者简介

颉元芳,1978年生,内蒙古人。现为内蒙古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内蒙古美术家协会水彩艺术委员会委员。

3zatlg0emw5O3qfeTB8eOGwLUAEhe9XqDqgmqAT6.jpeg

《烈焰青春》焦兴涛 184cm×98cm×70cm 雕塑

焦兴涛:重新回到写实 唤起直接而强烈的真实经验

新时期以来,随着“国家重大历史题材创作工程”“中华文明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以及“国家重大现实题材创作工程”的实施,把主题创作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使得主题创作在题材选择、思想内涵、观念表达、材料方法上都呈现出了新的高度。主题雕塑创作在国家文化体制的推动下,也逐渐显示出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一大批表现新时代重大事件和英雄人物的优秀雕塑作品,对于当代主题雕塑的范式和方向起到了重要的引领作用。

同时,必须看到只有做到主题性与艺术性的统一,主题性创作中所独有的表现力和价值意义才可能得以实现。如何重新回到写实本身,唤起直接而强烈的真实经验,进而融入当代雕塑的创作中,是我们面临的课题。

主题雕塑创作中的模式化和样式化是对写实雕塑所具有的质朴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的最大遮蔽。我很喜欢去回顾、揣摩中国雕塑的奠基人和开拓者们的作品,在刘开渠先生的《川军抗日》纪念碑雕塑中,剪影般弓腰前行的轮廓,真实、内敛而坚定,造型朴质端方,充满内在的力量,远比夸张的姿态、昂扬的动作更加打动人。在曾竹韶先生的《轰炸》中,在《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创作中,一种质朴、单纯而强烈的气息扑面而来,从中都能感受到对真实生活和真实经验的直接把握和呈现,形体处理没有太多的风格的矫饰,构图单纯简洁,人物形象可信,情绪内敛、日常,拒绝“戏剧化”。这让我想到黑格尔所定义的“严峻的风格”,它坚守描写的客观简朴性。由此看来,那种没有被过分“主题化”的主题美术创作,才具有直击人心的美和感染力——这恰恰是今天的雕塑家们需要好好体会和学习的。

写实的魅力在于它呈现的是视觉感官的直接印象,并接纳由此产生的最直接情感,而“写实”在今天往往成为某种约定的套路,甚至成为一种“愉快的风格”,并成为约定的观看。如果无法呈现真实生活中不断涌现的新的审美经验,“愉快的风格”复制显然无法呈现新时代的日常体验和审美经验,写实就成为雾里看花,使得观看的惊喜荡然无存,无法体会到现实主义创作特有的“逼近”的审美经验。

我在去年参加一个政府会议的休息期间,就在会议大厦的转角处,突然看见两位消防官兵,全副武装,坚守着自己的职责,为了警戒发生概率极小的危险,一动不动地守护着,他们身着战斗服,各种装备穿戴整齐,使我为之一动。这不是新闻和网络中的英雄,他们就在日常生活之中,但却和日常如此不同,这种强烈而突兀的感受,随着四川凉山消防官兵的牺牲变得愈加强烈。平凡中的伟岸、无言中的绝响,我必须呈现这种直接而强烈的情感。

因为日常,所以不会有夸张的姿态,英雄源自职责,所以平静而全力以赴。回到写实,就是回到真实的、不矫情的塑造,回到遭遇真实的现场,然后心无旁骛地呈现它。

作者简介

焦兴涛,1970年出生于四川成都,1996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并获硕士学位。现为四川美术学院副院长及造型艺术学院院长(兼)、雕塑系教授。中国美协理事,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常务理事,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kK5em2lyglaa8Y3s9gfYjyW7o4poOv7DLmXpdKOA.jpg

《使命》 李玉旺 195cm×178cm 中国画

李玉旺:平凡时代、日常生活,“英雄”何为?

与很多人一样,我从小就有一种英雄情结。不过那只是一种模糊的、感性的、单纯的情感,无论是欧美的“英雄”“骑士”还是中国的“侠”,一切能够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勇于担当的人物都能够在我幼小的世界里光芒四射。但是随着自己慢慢长大,我一度有过感慨失落——大概是意识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大多数时间都是波澜不惊的,我们都是这日常生活中的普通人。

直到我开始关注、创作消防题材。因为偶然的契机,我居住在消防队家属宿舍,被年轻的消防员所吸引。清晨看他们早操,日常看他们训练,看他们吃饭、欢笑、打闹,他们平时生活得就像隔壁邻居家的阳光男孩,而一旦响起出警信号后,他们会瞬间切换进入另一种状态,迅速果敢,迎向未知生死的灾难。我经常想,平凡日常的生活与生死攸关的危险,是如何在他们内心世界里并行不悖呢?2015年天津港8·12爆炸事故,100多位消防人员壮烈牺牲,其中就有我朋友的孩子,这极大地震撼了我,在我朋友的孩子牺牲之前,在很多日常时刻,我从来没有觉得他是“英雄”,逢年过节这种日常生活语境里,我总在心理上觉得这个孩子是晚辈、是年轻人,对社会的判断和思考还远不如我们深刻……诸如此类,但是在面对灾难和生死的时候,他们在精神和行为上其实远远超越了我们这些年长的人,超越了他们的年龄,这让我开始陷入长久的思考。伴随着思考,我开始搜集素材进行写生和创作。

《使命》不仅仅是一件“题材决定”的作品,重要的是,它回答了我多年来思考的问题:平凡时代、日常生活,“英雄”何为?正是无数个像他们一样平常的年轻人,在灾难来临的时候,无论是大楼失火,还是山体坍塌;无论是粉尘爆炸,还是剧烈地震,他们在一瞬间变成英雄。英雄精神是生命力自然而然地释放,是日常生活中点滴积累的勇敢、责任、担当、奉献等美好品质的集中展现;灾难只是激活了平凡人们内心的使命感,使之成为英雄。

因此,《使命》所描绘的其实是一个平静、普通的场景——消防员们灭火抢险后整装小憩,疲乏中透露出坚毅和欣慰。安静地伫立在硝烟末烬的火场,等待着再赴险地的指令。这件作品并没有那种动态、激昂的文学化描述,我尽可能去掉那种史诗、传奇般的情绪渲染,着力体现真实的、未经过度美化的生命个体。在这个维度上,我们与英雄变得亲切,不再有道德层面、阶级层面的距离,“英雄”也不再是一个被膜拜的符号。“英雄”的本义是充实、真实、正向的普通个体,这样的个体,往往会在关键的时刻被激活,绽放出人性光芒。

我选择以中国传统山水画的语言来重建一种新的“丰碑式”构图,人物的造型、设色、画面气息可见北宋山水画纯粹、庄严、厚重、静穆的气质。将“英雄屹立如山”从单纯的视觉比喻中剥离出来,更深入地将“英雄”与中国山水画中“山”的精神含义产生共鸣,将其溯源到中国延绵不断的文脉之中。在色彩和笔触上,我借鉴中国传统工笔重彩和壁画的语言元素,丰富细致的刻画和色彩强化了场景的真实感,使观者感觉人物确实与自己共存在于尘世之中。而常见于传统壁画的线条与秩序感,则将传统壁画的“纪念”功能转用于对当下时代英雄人物,使之产生一种节奏感、仪式感。

对我而言,《使命》是一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它承载了我对中国新时代英雄主义的重新理解:“英雄”并不遥远和虚幻,而是真实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甚至存在于很多被我们熟视无睹的细微之处。成为英雄是一种选择,我们身边那些不起眼的“小人物”,那些平凡生活中奔波的普通人,包括你我,都可以在某个关键的时刻“选择”成为英雄。而支撑我们做出这个选择的,是数千年以来我们代代相传、早已融入生活的、不被我们察觉的那些优良品质;它植根于我们的血脉,植根于我们的文化,成为我们这个民族的共同基因。

作者简介:李玉旺,山东德州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访问学者。

cJvXEEDO1xTy5GUnyH4pcR1sbymMRcbSE8HWyVb8.jpeg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曹丹 150cm×120cm 铜版

曹丹:版画艺术的当代使命?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取材于我工作、生活的城市武汉,描绘了湖北武汉段新长江大桥建设工地上水泥浇筑工人的劳作场景。画面背景中如火如荼的施工景像和渐趋成型的又一座长江大桥,展现了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发展,在新时代中国城市化进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城市交通、市政建设日新月异的发展带动了我们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的明显提升,这其中离不开我们身边几乎每日可见的劳动者的辛劳付出。多年来我在上下班途中,透过熙熙攘攘的车流,常常会在公路边、大桥上看到他们劳作的身影,常年的路途观察让我对他们多了几分了解和别样感受。我希望在我的作品中去真实的呈现这种了解和感受。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描绘了大桥浇筑工人们积极阳光的面部表情和团结协作的工作氛围,展现出劳动者在修桥筑路过程中不辞辛苦、积极乐观的精神风貌,老中青三代劳动者在信念、精神上共生和传承的关系,以及他们对城市建设、祖国发展、个人生活满怀期望和充满自信的新时代建设者形象。

我相信每个时代的艺术作品都有各自对社会现实不同的关注点和方法,以及传播社会价值观的途径。版画艺术从新兴木刻运动开始就通过自身的传播功能来展现艺术的社会性价值,这也是我通过版画来创作现实题材作品的重要原因。同时,我理解的作品的社会性和当代性是更为具体和立足于自身专业性的。传统的形式美感与技术的表达方式以及现象学式的感悟方式依然具有它自身强大的生命力和表现力,而在更广阔又更为具体的社会生态层面上依旧有更多的主题等待着艺术家去挖掘。铜版画的糖水腐蚀度所呈现出来的塑痕感与建筑工人乐观积极、自信豁达、勤劳憨厚的精神状态和体貌特征非常契合,表现技法和媒介质性之间需要反复实验才能产生理想的效果。

因此,如何通过强调铜版画的自身特性,加强绘画的行动感以表现画面的视觉张力,并以此还原浇筑工人日常工作状态下所具有的力量感和泥浆包裹之下的生命力度,如何在复杂蚀刻工序中使版画语言的精细呈现与大尺幅具象绘画作品所具有的气度,成为《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这幅版画作品在制作层面上的立意所在。

作者简介

曹丹,1974年生于湖北,1997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本科,1997—1999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研究生班,2000年研究生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并留校任教,2009—2011年俄罗斯联邦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访问学者。湖北美术学院版画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NE9vD72JJBZIEgvY3UbqEjQcPasvcPWGRZYWIQ0r.jpeg

《金秋时代》 沙永汇 157cm×117cm 套色木刻

沙永汇:宁静湛蓝的天空 又到了收获的金秋

《金秋时代》这幅套色木刻版画作品是以现代北大仓的“智慧农业”建设为主题,反映了在新时代的金秋,新农业奉献给全国人民的新丰收。

东北地区保有全世界仅有的四块黑土地之一,是中国农业的重要产区。新中国成立以来,热火朝天的北大荒农垦事业,凝结着几代人的青春,终于把“北大荒”建设成了祖国的“北大仓”。同时在农垦劳动中创造出了充满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风貌的“北大荒画派”。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时代以来,“绿水青山”和农业建设实现了有机结合,智慧化、集约化、数字化的新农业体系已经在北大荒的大型农场逐步建立起来。《金秋时代》正是反映东北地区先进智慧农业风貌的一部版画作品。

《金秋时代》以北大荒宁静湛蓝的天空为远景,金黄的庄稼又到了收获的金秋。大面积的金黄色调使丰收的气息一展无遗。在金秋的时节收获丰收喜悦的,不再是传统的农机,成排的先进数字化农机纵横大地,谱写着新时代的乐章。画面正中的无人机,把集约化、数字化的意向集中表现在最为突出的位置。

画面近景主体是一队北大荒早期开拓建设者组成的返乡参观团,“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这些新中国的建设者依然心系这片他们挥洒过热血的土地,他们细致地观察着数字化农田管理装置,倾听讲解、拍照留念。他们承载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历史,又将预见到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未来。

时代的变迁,历史的发展,新中国7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光辉历程,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前景,凝结在这时代的金秋,把这收获的时代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正是《金秋时代》的创作初心。

作者简介

沙永汇,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现为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国家画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黑龙江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青年人才,黑龙江省美术家协会版画艺术委员会主任。

WWyyiOzzVvvaZ4O4S9ydHsjhsyUG3NVQYqjAUnPU.jpeg

《城濮之战》 梁子川、董阔、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赵竟夕、游嘉琪、周世元、王欣欣、黄震军、付桐、张培建、邓凤婷、马亚萍、庄园 230×340cm 2019年 工笔重彩

梁子川、闫玉琦、张留鑫、刘春琳:晋祠里的传统壁画  发掘传统艺术精神

《城濮之战》原作为2018年接太原市文物局委托对晋文公祠进行多幅壁画创作中的一幅。晋文公祠是晋祠景区改造新增景点中的最大亮点,位于晋祠公园东南角南湖湖心,为仿汉代高台式祠庙建筑风格,既呼应晋祠历史,又诠释晋祠的厚重历史文化内涵。

《城濮之战》原作就位于晋文公祠西北配殿,整张壁画由三面壁组成,壁画总长度18.3米,面积55平米,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方式绘制。此次参加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的《城濮之战》作品是采用同样方式绘制的整张壁画中的局部。

作品以约公元前634年的历史背景为创作依据,当时楚国势力强盛,意图称霸中原,晋国自晋文公重耳上位实力逐渐恢复,晋文公知晓楚王图谋,遂先下手为强,与楚国发生战争,晋文公退避三舍,既是报答以前楚成王给予的礼遇,也是运用“卑而骄之”“怒而挠之”的诱敌之计。城濮一战晋国大胜,晋文公建立了霸权,楚国北进锋芒受到挫折,被迫退回桐柏山、大别山以南地区,中原诸侯无不朝宗晋国。《城濮之战》正是描绘了晋楚两军对垒的恢宏场面。

《城濮之战》作品描绘千军万马、战车千乘、旌旗舒卷,矛戈箭矢数量之多,创作周期漫长、步骤繁多,细节刻画精益求精,资料收集忠于史实。从2018年6月开始,在王颖生老师指导下大量搜集各个历史时期,特别是秦汉以前的各种相关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大到战车盔甲的形制,小到人物面部表情的个性化呈现。搜集资料过程中,有许多图像资料辨识不清时均需要结合文字资料等进行整理补充。由于作品所描绘的内容历史过于久远,在颜色的设定上需查阅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晋、楚两国的颜色。为了营造出战场紧张激烈的气氛,背景用大片重色渲染,既突出了两方军队的形象,又烘托出战争的残酷。作品采用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的绘制方式,体现了对传统壁画的研究,深入发掘了传统艺术中的价值精神。

作者简介

梁子川,1993年10月28日出生于河北省安国市。2013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8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在读。

闫玉琦,1996年出生于安徽。2014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18年至今,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一工作室研究生在读。

张留鑫,河南开封人。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现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第一工作室研究生在读。2019年参与设计国庆70周年阅兵彩车。

刘春琳,1995年生于辽宁大连,201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同年保送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研究生在读。

4DKtTNdzD8AlMMo7WiTZmbLBKxNtGzxbo6kLgZZH.jpeg

张烈、孔翠婷 《“飞跃号”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 工业设计

张烈 孔翠婷:时速600公里的未来交通

中国高速列车事业的飞跃式发展体现了当代中国先进的工业制造体系和领先的科技发展水平。短短十多年的时间,中国高速列车实现了从引进到自主创新设计的华丽转变,畅想未来中国的磁悬浮列车设计,必定会朝着更安全、更高效、更人性化、更智能化的方向发展。“飞跃号”超高速磁悬浮列车概念设计,也象征着我国飞跃式发展的科技力量和正在腾飞的中国梦。

“飞跃号”磁悬浮概念列车设计时速600公里,主要满足中国大城市点对点的远距离高速旅客运输需求。全车由六节车厢及两节头车组成,整车长度超过200米。列车采用常导吸引式电磁悬浮技术,其结构特征是车体包裹电磁轨道,利用车载电磁铁与导轨之间产生的吸引力牵引列车悬浮运行,与地面无机械接触,能够高速、安全地运行。

整车设计采取流线型的车体造型,饱满流畅的精细曲面具有较好的空气动力学性能;根据磁悬浮列车的功能特点采用一体化的侧面围合式车身设计,给人在高速行驶中安全、平稳的心理感受;车体各部分构件的造型和尺度进行了充分的人机学考量,如司机视野、车灯照射范围和高度等,遵照国家及国际相关规范标准,结合未来交通功能和创新服务需求,确保运行过程中的人机安全性及旅客舒适度。

造型设计上飞跃号磁悬浮列车采取了仿生学设计的方法,从蓄势待发的猛兽和跃身击浪的虎鲸等速度型动物的运动姿态中汲取灵感,提取出具有速度感和力量感的特征线条和造型语言。这些强劲有力的线条相互呼应又有着微妙的变化,充盈着的张力和弹性,给人进取动感又不失优雅、风驰电挚又稳若磐石之感。线条之间的汇聚与冲突,又带来曲面体块之间的有机变化,形成雕塑般的韵律美。整体“飞跃”的姿态也展现出了强烈的自信和美好的寓意。

作者简介

张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交互媒体研究所所长,文旅部文化和旅游公共服务专家委员会委员;“清华美院-长客股份合作研究室”科研骨干,长期致力于中国高速轨道交通工具的艺术设计,是和谐号CRH380BL内装工业设计等项目的主要负责人;文化遗产展示传播设计领域专家,曾主持2019北京世园会中国馆、孔子博物馆等国家重大项目展览设计工作。

孔翠婷,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交通工具造型设计、文化遗产数字化与交互设计。参与“中国南车戚墅堰新160km/h客运内燃机车外观内饰设计”等列车工业设计项目,参与国家科技支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等国家课题研究以及孔子博物馆、衡阳非遗博物馆等项目的多媒体交互设计工作。

DfroOkq6W5YFUQlcf0CFA23kZ6MMpSbLelgwwaM6.jpeg

徐强 《铸梦》工艺美术

徐强:不锈钢板上手工雕刻出的200位抗洪战士

《铸梦》这件作品是我在2017年工作之后创作的一件较大尺幅的作品,作品宽400厘米,高240厘米,由四部分组合为一个整体,用了一年半左右的时间。不锈钢表面不能修改是整个创作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在雕刻时,只能淡淡的层层推进,在不断反复的过程中进行调整,否则一旦刻的过深就无法弥补。进行《铸梦》作品的创作,对个人体力也是一个较大的挑战,整个雕刻过程全程站立弓腰状态,在雕刻不容易表现的部分时,一个弓腰姿势保持三个小时是常有的事情。作品雕刻完成后,因为没有过相似材料的装裱经验,将作品立起来使其具备展览状态也是经过了反复实验调整,画面要求平整度要高,当时咨询了多位老师,也进行了大量实验,最终确定的是PVC板加不锈钢架的结构,要求误差要控制在最小。

作品是在不锈钢板上利用手工雕刻的技法进行创作的。画面中,近200多位抗洪战士在抗洪抢险第一线的战斗场面组成了山脉的形状,象征着抗洪战士用自己的身体构成了犹如大山一般的铜墙铁壁,与洪水抗争,力量如山。画面左上角的军人用尽全力举起的大锤如灯塔一般照亮了周围,表达了抗洪精神鼓舞着所有人的创作理念。通过作品来表现抗洪精神,以不锈钢的镜面特性反衬出每一位参观者,将这种精神反馈给每一位观者,希望每一位观看到此作品的人都能感受到社会的“大我”。

我采用在不锈钢板上进行手工雕刻的创作方式是从2011年开始的,经过在铜、铁、铝等多种类金属板材上利用磨、刻、高温火烧、强酸强碱腐蚀等多工艺技法的反复实验与推敲后,最终确定的创作方式。当时用了将近半年的时间进行材料工艺技法实验,我利用这种工艺技法在不锈钢板上创作了风景、人物肖像等多系列作品。作品由于镜面的特性导致很难拍照,只有在现场才能感受到作品的完整效果。近几年对不锈钢材质进行了更多的实验探索,雕刻痕迹的方向不同,反光则不同,就会产生不一样的视觉效果,整个创作过程和最终作品效果都吸引着我继续探索。现在我仍然在利用这种材质进行创作实践,并感觉这种材质还有很多独特的效果可以挖掘,通过材料技法与创作主题的不断尝试,可以创作出更多、更吸引人的艺术作品。

作者简介

徐强,籍贯山东,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教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17年6月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

3s6Dj5790TG5itjcc9JeTd8pFcXwETinCBe2SKaG.jpg

《芳华》 李恩成 180cm×180cm 中国画

李恩成:广阔田野里自由生长的野草野花

我从小生活在北方平原的村庄,柳荫墙根、田间地头和阡陌纵横的稻田荷塘就是我们玩耍和成长的天地,整日厮混在村子的各个角落,闲花野草都是我的朋友,蛐蛐、蚂蚱、知了、青蛙都是我的玩伴,童年的时光过得悠长而开心。随着年龄的增长,开始走出村庄,天南海北地去看外面世界的精彩,从天真年少走过而立、走过不惑,前进的道路曲折坎坷,岁月的沧桑印证着成长和收获。如今的家乡已被城市的发展淹没,找不见那时的一砖一瓦,但记忆中的老家依然物阜民丰,儿时的歌谣“金滩头,银坝子,吃不穷的冷水沟”依然在耳边回响。

《芳华》表现的就是对儿时芳草地的依恋,细嗅花香、静听虫鸣、微风拂过、思接千载,徐熙的野逸、孙廷振的生动、恽南田的清雅、任伯年的率性都是我学习的源泉。笔墨当随时代,我以我法画我心,既是对大自然的崇敬,也是对祖国日新月异发展、卓然屹立在世界强国之林的致敬。“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仅以此作献给新中国成立以来为祖国发展作出贡献,奋斗在各行各业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广大劳动者,也祝愿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一路芳华。

《芳华》能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并被评为银奖作品,我很受感动和鼓舞,作为一名山东画家,长期以来优秀的齐鲁文化影响着我,又通过多年多方面的借鉴学习,逐渐形成目前没骨和小写意相结合的画法。在中国画的三大画科中,花鸟画在全国大展竞争中并不占优势,相对于人物画的主题性和山水画的宏伟壮观,花鸟画通过微观呈现所创作的作品无法和他们抗衡,但花鸟画的借物抒情性恰恰符合中国传统文化中含蓄曲折传情达意的特征,只要路子正、用功勤,以真心表现真情,同样能打动观众,得到专家学者们的认可,引起观者的共鸣。这也更坚定了我继续研究探索新时代花鸟画表现技法和形式的决心和信心,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

李恩成,1974年生于山东省济南市,艺术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写生创作培训班特聘导师,济南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团委员,济南市美术馆(济南画院)研究创作部副主任。2014年获泉城文艺奖,同年获泰山文艺奖。2015年荣获济南市五一劳动奖章。

LmtebxkVR2UvyUvCplFusYZh6QMBDTNPlEWBujGO.jpeg

《艺术的故事》 封治国 220cm×180cm 油画

封治国:《艺术的故事》 萦绕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愿望

创作《艺术的故事》是萦绕在我心中很久的一个愿望。在中国,几乎每一位艺术家都多少读过这部同名著作,也由此知道了英国艺术史家贡布里希,这与范景中先生的贡献密不可分。事实上,范老师和他的学术伙伴,不仅为我们完整系统地介绍了一个西方艺术史学派,也为我们勾勒出一个较为清晰的美术史形状。早在师从范景中先生求学的时候,我便萌生出创作的想法并在若干年后付诸实践,这件《艺术的故事》是第二次创作,它完全推翻了先前的思路。

作品包含着我的敬意——范老师以三十多年的不懈努力,从起初一个人到两三个人,再到今天的一个学术群体,他们通过译介西方美术史经典著作,从而推动中国美术史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并力图使艺术史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一漫长过程中所付出的心血,是怎样一段感人的艺术的故事?而这一事业的起点,正是《艺术的故事》的翻译与出版。作品不仅仅是向两位艺术史家致敬,也是向文明致敬、向一代坚守理想的中国知识分子致敬。

画面场景属于虚构。画面中心的照片是贡布里希爵士的前辈、著名艺术史家瓦尔堡,贡氏生前一直担任伦敦瓦尓堡研究院院长,他的办公室内就放着瓦氏的照片。贡氏头顶是他与好友、著名科学哲学家波普尔的合影。在书柜右侧顶端还有一帧照片,是贡氏与范景中、曹意强、杨思梁在瓦尓堡研究院的门楣之前,他们都对贡氏学术的译介有着重要贡献。书柜中有两本中文书,一本《玉娇梨》,一本《水浒传》,是我知道的他阅读过的中国古典著作。其实,贡布里希所阅读的并非中文版,早在19世纪,《玉娇梨》《好逑传》便经由法国汉学家雷慕沙和儒莲译介到欧洲,而《水浒传》的部分章节也早在1850年便由巴赞节译后发表于《亚细亚学报》。我将它们处理成中文版本,完全是因为贡布里希曾用汉字书写过上述著作的书名,这样便于更好地沟通两位学者之间的对话。画面左侧墙上悬挂着丢勒的版画《忧郁》,它有两层含义:一是贡氏所推崇的沉思的生活;二是代表贡氏在图像学研究中所取得的成就。这与贡氏身后的拉斐尔作品《帕尓纳索斯山》含义相同,共同代表他在文艺复兴领域的崇高地位。此外的图案装饰让人联想起贡氏的名著《秩序感》,同时,它和墙壁上的无忧宫照片一样,都暗示出学术与文脉的传承。

画面中还有两个中国元素,左侧是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右侧是杭州的三潭印月(范老师曾赠送给贡氏关于西湖的画册),它们隐喻中西文化的交流。画面最右侧有一台20世纪40年代的打字机,原物现藏中国美院贡布里希图书馆,但它不是太入画,我于是将其做了改动,使之更符合画面的需要。范老师手上是天津人美版《艺术发展史》,为了点题,我将它改回成原名——《艺术的故事》。最左侧隐约可见的蜡烛隐喻古典文明之光,在西方艺术传统中,它是时常出现的象征物。最后,墙面出现了乔尔乔内的名作《暴风雨》,其主题晦涩难解,至今未被完全解读,正代表了艺术史家艰苦的学术工作。

构图采用了传统的经典图式,形象及动态完全是我个人的设计。两位学者直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才有机会见面,那时的贡布里希爵士已80余岁高龄,而范老师刚届不惑,故而我将范老师设计为站姿,以体现译者对前辈的敬重。在创作时,我有意将贡布里希画得稍显年轻,而范老师则更为接近我们现在所熟悉的形象。由于缺乏可直接利用的照片,人物的刻画颇费周折,结果只能说差强人意。

作者简介

封治国,1977年9月出生于江西南丰。1995年考入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1999年考取本院油画专业研究生,2002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2008年考入中国美院美术史论系,2011年毕业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绘画艺术学院油画系主任、硕士研究生导师。

tngI8pXw4xFe3xGZYxMxSusyCPkx8iQOUGRrNtOd.jpeg

《格桑花开》 陆庆龙 180cm×200cm 油画

陆庆龙:用自己熟悉环境中的人和事  与时代对话

作为一名习惯于用画笔叙事的人,我一直试图用自己熟悉环境中的人和事与时代对话,将影像民生进行“原生态”式的呈现,表现出家乡特有的地域色彩与风貌,以及悄然发生的社会演进与变迁。

这又是一个飞速发展而开放包容的时代,当我们走出故乡时,距离似乎给行者打开另外一片天空。在雪域高原之上,遥望蔚蓝而辽远的天空,悠悠的白云、巍峨的雪山以及被成群结队的牛羊和美丽的格桑花点缀着的静谧高原,那是被大自然洗礼后的舒畅。

从1995年起,我开始深入藏区写生采风,陆续创作了一系列反映藏区与藏民题材的作品,如《阿姐吉祥》(1997)、《藏人系列》(1997)、《今日藏人》(1998)、《望果节》(2015)、《高原红》(2016)、《高原阳光》(2017)、《格桑花开》(2019)等。每一次来到藏区,在相同的色彩斑斓的藏袍与不变的高原红之外,总能感受到这里不断发生的变化。于是,我用自己的画笔极为自然地、随机地撷取着藏民们生活的一个个瞬间情境,表现他们的快乐与悲伤,感悟他们的思想和情感,以书写新时代藏区的发展与变迁。

《格桑花开》的创作始于2019年2月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时的一次巧遇,当时,藏民们穿着新年盛装,携家带口,相聚而来,一边看戏,一边交谈,人群中孩子们的笑脸与拍照时羞涩的表情时隐时现,人们喜气洋洋的脸上溢满了新年的喜气,那应该是对今天生活的满足和对来年美好日子的向往。

《格桑花开》画面中心是人物群像,以女性与儿童为主,他们的衣着鲜亮而华美,画面因为人物间动作的互动与交流,使面部表情不需要一个个精心刻画而喜怒哀乐自然流露。在等待节日活动开始的间隙,一位妇女拿出手机为孩子拍照,孩子在镜头前的羞涩、姐姐的牵手鼓励、母亲循循善诱让孩子配合的一个个小细节,在寒冷的冬天,在雪域高原中传达出活泼、温暖、祥和的气息。这些人物置身于脚下的青灰大地以及与地平线自然衔接的青白所铺写的天穹之间,采用了大面积的铺延,力求营造出舒缓而平和画面氛围,与人物内心情感产生共振。在具体刻画上,不再拘泥于油画中常用的厚涂和块面塑造的表现手法,也减弱了色彩的冷暖变化,而是吸收中国画写意的笔触及水彩透明的色彩表现元素,把复杂烦琐的物像都整合成点、线、面的绘画语言来表现,将色彩归纳为简洁的黑白灰及几块纯净鲜艳的颜色来烘托气氛,紧紧围绕整个画面的架构来刻画细节,让简单的再简单,让丰富的更丰富,以此增强画面的节奏感与韵律感。

桑格花,寓意希望与幸福,是藏族人民心中的“盛世之花”,它美丽而不娇艳,喜爱高原的阳光,不畏严寒风霜,是高原上生命力最顽强的一种野花。《格桑花开》不仅讴歌了藏区人民在新时代生活的美好与幸福,也蕴含了各民族情深似海、和睦相处,共同祈盼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作者简介

陆庆龙,1964年出生于江苏射阳,1987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协水彩画艺委会副主任,文化部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项目专家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艺术基金专家委员会委员,江苏美协副主席兼水彩·粉画艺委会主任,江苏省书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艺术学院美术与设计系主任。

PmzmoY3TclLBnNJk4OB7ghZMO6DgfumO4g4hFibG.jpeg

《敦煌女儿》 袁元 203cm×203cm 油画

袁元:樊锦诗与壁画

油画《敦煌女儿》是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题创作活动所创作的同名作品的变体。为了收集素材,我在2019年2月底专程去敦煌研究院实地考察,并有幸见到了樊锦诗先生。

河西走廊的冬天十分干燥寒冷,初到敦煌的感受是冷清、偏僻和封闭。以前我去过很多次敦煌并没有这种感受,我想隆冬季节是一个主要原因,由于我是春节后不久抵达,敦煌的游客很少,这就更加剧了这种感受。我不由地对樊锦诗先生和所有敦煌人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意。在周围都是戈壁的环境中,敦煌研究院显得那样的小,那样与城市人群疏离。在这里,只有敦煌人工作生活在这样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每天面对同样的工作和同事,一呆就是几十年。应该说他们每个人都必然经历过常人难以忍受的孤独。而樊锦诗先生作为敦煌人的杰出代表,放弃了大城市的优越生活,忍受家庭的聚少离多,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奉献给敦煌的研究和保护事业。她的事迹更多体现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对于祖国文化事业的热爱和奉献。“敦煌女儿”的称号不仅是樊锦诗先生的,我想也是所有敦煌人的荣誉。因此向她和她所代表的优秀知识分子致意是我这幅创作的意涵。

樊锦诗先生是一个极平易近人、和蔼慈祥的老人,当我和她见面并向她说明来意之后,先生爽快地答应了我为她拍照的请求,并开始考虑怎样配合我的工作。她对敦煌每一个石窟的朝向以及阳光照射的各种时间关系都了如指掌,由于当时光线很好,樊锦诗先生当即换了件衣服便带着我一起看了若干著名洞窟,并在光线合适的地方配合我拍了一些图片资料。在著名的254窟,先生亲自为我讲解了《萨埵太子舍生饲虎》经变故事。在她讲解的过程中,我产生了一个让自己兴奋的构思:即把樊锦诗先生置于《舍身饲虎》这幅壁画前构成画面。我想老人竭尽一生地努力、舍身忘我地投入到敦煌研究和保护事业中,不正是一种现代版的《舍身饲虎》吗?在整个参观过程中,樊锦诗老先生不厌其烦地充当了我的拍摄对象,她娇小柔弱的南方人体貌特征和性格中流露出的坚毅、刚硬的精神形成极大反差。她炯炯有神的眼睛和瘦骨嶙峋却又有力的双手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些特征成为我后来创作中着力表现的内容。

在具体绘制过程中,我刻意运用更硬朗、更有力量感的表现手法来突出描绘樊老先生的精神强度和她瘦弱身躯之间的强烈对比,同时也尝试运用油画刀带来的抹、刮、擦等技法形成的表面肌理来契合壁画特有的斑驳效果,力图使樊锦诗先生的形象融入壁画大环境当中。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的创作理念不仅是为樊锦诗先生造像,更是为以她为代表的新时代知识分子楷模立碑,是要把她故事背后的精神内涵以纪念碑的方式凝固在画布之上。

作者简介

袁元,男,1971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9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199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一工作室,获学士学位,1997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装饰艺术系,获硕士学位,同年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任教,2013 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造型基础部副主任。

Dnr1azPhpXnp4941HSWtiuWo85oaohw0J3G1OsBW.jpeg

《仲夏夜之梦》 刘政 50cm×21.5cm×39.5cm 雕塑

刘政:目光触及的一瞬间 心生幸福和喜乐

在这件作品中,我融合雕塑语言与绘画语言塑造了一个甜睡的女孩并将叙事性的暗示降到最低。我希望这个“甜睡的女孩”并不需要观众费尽心思揣测她的故事。这与我在《女孩系列》作品中想要表达的一样,追求的是一种自律性的形式美,我希望在作品中追求永恒的美感,创造光明悦目的视觉美,但不是借助叙事情节去炫耀美,这种美感直接而又内敛,让人在目光触及的一瞬间心生幸福和喜乐。

在当下纷繁复杂的艺术思潮中,纯粹的视觉体验正饱受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仍坚持认为能够打动自己的“瞬间—永恒”就是我艺术创作的驱动力。就像浪漫主义诗人济慈所说:“美的东西就是永久的欢乐”。我寄希望于这件作品能够通过单纯而舒适的形体和透明而梦幻的色彩带给观众最简单、直接的视觉愉悦。这背后没有盲目的追随潮流、没有沉重的社会责任、没有庸俗的功利目的,这种态度是充满内在文化张力的。我期待用审美的方式对待外部世界,没有急切的摇旗呐喊,也不是躲避在自己的小世界中暗自感伤,而是通过反功利、反市侩的审美“趣味”来认同自我。这种方式不直接指涉社会,但也并非漠不关心,而是在以一种审美的态度与不认同的现象疏离,进而在与我认同的社会群体中获得共鸣。在意识形态上我很赞同美国学者胡伊森将这种以疏离于社会的方式与自己并不认可的东西保持着距离的艺术命名为“退却的现代主义”。好的艺术作品可以直接影响社会,也可以含蓄的关涉社会。这种从个人体验出发的“退却”的态度也是一种社会救赎。对功利主义、市侩主义、权利至上这些危险的观念起到了部分消解作用。

在作品创作中我还选择了有一点“冒险”的构图方式,并且融入了绘画性的色彩处理。在着色过程中很庆幸的获得了一种轻松透明的色彩笔触和纯白色的放松的形体之间比较默契的融合效果,完成了色彩在形体上的不可复制的再创造。与此同时,在模糊绘画艺术与雕塑艺术的边界这一尝试中,我更希望能够通过这件作品以一种非常个性化的形式,探索和阐释我对中国现代雕塑的独立思考。

作者简介

刘政,1985年出生于辽宁,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201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艺术硕士学位。现攻读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学博士。

rlzHp4LKvaQt4I1Sxztfg5i2ZqeLBEusUdmqallT.jpeg

《天路》 奚忠恕 148cm×118cm 水彩、粉画

奚忠恕:最伤脑筋的是如何处理高大而单调的桥墩

《天路》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家乡的变化,这也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我的家乡长兴县属浙江最北,地处中心长江三角洲位置,居江苏、浙江、安徽三省交汇处,有“三省通衢”之谓。目前,辖区境内仍是一个大工地。每次节假日回和平镇故里,都要从正在建设中的高架桥下经过。一个个高架墩子,穿过稻田、村庄、泥地,整齐而威武地耸起。停下车,抬头仰望只见气势恢宏,平斜而观又一展无际,它们像是现代巨人,从传统农耕的阡陌上站起,又似一条长龙,在时代号角中延宕而呼啸着雄姿,每次看到,我的内心就会受到一种冲击,无形中又游动着一个命题的创作之思。一次次往来、一次次停车驻足,不时观察着建设者在施工现场的忙碌,有时也见缝插针跟他们谈几句……情愫渐浓。

众所周知,目前我国高铁发展一日千里,它们如一根根强劲动脉,将东西南北贯穿一起,还跨越国界,沿着“一带一路”国家、地区互联互通、共赢发展,携手同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一个大背景,具有广泛而重大的意义。我可以选取一个截面、片段、场景来揭示、阐发其深刻内涵——它是中国速度和中国制造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劳动者智慧与力量的集中体现。由此,酝酿了近两年的高铁建设题材于今年年初开始创作。整个过程,几易其稿,最初构思了洁白的高铁从一片树林中疾驰而过,想结合自己擅长画的树林进行组合,也设计了在县城小站高铁迎面驶来的场景,但总觉得太直白,达不到想要的效果,最后还是确定了以建设中的场景为主体,而且选择在拂晓时刻,把惯常所见的白天建设工地上建设者忙忙忙碌碌那番景象“隐藏”。现在,我们可以看到,田野之上高耸的“巨人”朦胧中正在醒来,长长的吊架仿佛是它伸直的臂膀,直至熹微的天际晨光……在画面之外,可以想象时代的建设者正在前来的路上。如此,可能更朴实、更有可说性,想象空间也更大一些。确定构思后,在画面构成上,我花了较多心思,简化了周围场景,开阔了画面视界。

如何把这几个高大而单调的桥墩处理好是最伤脑筋的地方,反复思考和调整了一个多月的时间,最后还是把这几个高大的建筑物压灰了融进整个灰色调中,再作了一些细节的处理,虚化了次要部分,避免了单调和刻板。天空做了平涂的处理,使其与主体建筑物形成繁与简的对比,拉平了天际线使画面更为利落,天际线上一缕曙光给灰暗、晕散的画面带来一丝清新,清晨灰色而宁静的色调在平静中孕育力量、积蓄张力,预示着未来发展的蓬勃生机。

对最美奋斗者、建设者的礼赞也倾吐着对这片深厚土地的爱,《天路》是其中的一个代表、一种体现、一份传达。欣赏者可以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天路上继续前行,会有云岚、虹霓,会有竣工抵达的那一天,正如“中国梦”实现的那种时光。

作者简介

奚忠恕,浙江省长兴县华盛高级中学美术教师,中国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会员,浙江省美协综合艺委会委员,浙江省水彩画家协会会员,湖州市美协理事,先后被评为浙江省优秀美术教师,湖州市首届名师,浙江省第24届“春蚕奖”获得者。

pojh9caorBlAKitej6ywZCVIxpRYcTjAlX4ZJezZ.jpeg

《金色华章》 杨洋 238cm×198cm 综合材料绘画

杨洋:一场古与今的时空交响

整体画面使用了大面积的金色,通过拼贴的手法,使各种不同质量和质感的金色叠加碰撞形成一个新的画面空间,当代都市摩登女性的形象与斑驳剥落的金色融为一体,在时空交错中传递出中国古典与时代精神的交汇融合之美,表现一场古与今的时空交响。

女性本身是相对敏感的,微微的形体转折、微妙的姿态变化都可能是触发我灵感的源泉,我喜欢捕捉这些细微变化,并按自己的艺术表达方式将之呈现于画面中,表达我对世界、对人生的感悟。画面中的女性姿态各有不同,她们是摩登的,带有鲜明的时代气息,我没有具体刻画每个人物的形象,而是把人物与画面融为一体,把握画面的整体关系,同时通过材料的介入,体现画面的“软硬、松紧、虚实”的空间关系。

我试图在创作中融入“时间感”,时间的力量是巨大的,时间能生长万物又能将一切化为尘土。古代雕像和壁画经历时间之后所呈现的“现状”美感将我深深打动,斑驳的色彩、残缺的形体、剥落的墙壁等都是时间带来的美感。博物馆中古希腊雕像历经千年,那种静穆、崇高、神性的美是摄人心魄的力量,中国北魏佛像,日本奈良、镰仓古典佛像整体造型和每一根线条、块面的转折都体现出造像者的精神、信仰、理想,它们都是超越时空的永恒存在。人类留下的伟大遗迹比比皆是,小到一块先民用过的布、衣服的残片、稻草等,它们都带着时间的光泽。我尝试在作品中体现这种“时间的力量”,似乎画面中的女性是经历了久远时间之后的存在,她们是摩登的,轮廓尽可能达到我心中的完美,同时她们又是缺失的、不完美的,形与色的完美与残缺形成交错和反差的关系,体现时间的流逝:过去、现在与未来……画面的整体气息是宏大、朴素的,具有视觉冲击力,同时又是超脱的,为想象留有空白。

我的作品主要使用天然矿物色和箔,自己打磨一些好看的土和石头,收集一些特别的材料。箔也是传统的材料,在中国古代壁画以及日本屏风画和漆器等上都有使用,它在画面中作为一种金属材料,为画面的空间打开窗口。我的作品中水的使用也非常重要,水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而深远的意义,水的性格包容、沉稳,能承载万物,水的力量很大,能够改变各种材料的质量和品格并使之融合,水的使用赋予作品东方文化独有的温润、通透的品格,使画面气息更加自然、流动富于变化。

我在创作中尽量做减法,在经历了很多材料技法实践积累之后,把这些丰富的东西化整为零,努力追求大而化之的单纯。艺术对我来说是一种信仰和生活方式,获奖是我前进的动力,自己还有许多东西要学习,我要加倍努力,不断积累。艺无止境,生命不息,创作不止。

作者简介

杨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委会委员。1995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美术系中国画专业,获学士学位,2008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研究生主要课程班”,201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获硕士学位。

IEF0CjY1Qb03ink9utiKXveYO3hvV4oPMxipim1t.jpeg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 》魏惠东 180cm×180cm 综合材料绘画

魏惠东:无己、无功、无名

卢梭认为“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生命个体在红尘浮世中会面对各种各样的束缚与诱惑,每每在抗争中又显得如此无奈,而艺术创作是我试图表现迷雾中的自我,探索罗素所说的“What I have lived for”。

2017年我进入中国国家画院学习,在胡伟先生的教导下,对综合材料绘画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西北采风之行领略了敦煌、榆林、克孜尔等石窟,从生长的艺术、生长的古典、生长的美,使得我从当下进入古典,从古典回到当下,有了“心向往之”的可能。

伴随着多年阅读的习惯,余华、春上春树、昆德拉之类,又追溯到对他们产生重要影响的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弗朗茨·卡夫卡,沿着他们的笔迹回到自我内心的思考,并且与东方传统形成2000年的对话与延传,至此开始创作《当庄子遇见卡夫卡……》系列作品。

《逍遥游》是《庄子》的首篇,追求一种绝对自由的人生观,只有忘却物我的界限,达到无己、无功、无名的境界,无所依凭而游于无穷,才是真正的“逍遥游”。卡夫卡的《变形记》是人“非人的”思想变形。当人的“个体性”与自我心灵被忽视时,就不可避免与人产生“公共性”矛盾而导致命运毁灭。人自然异化成了“非人”,成了身不由己的物,人成了物的“奴隶”,展示了现代人的社会命运,即无法摆脱蒙受异化之苦的丧失自我的悲哀与寻找“自我”的徒劳挣扎。

《当庄子遇见卡夫卡……》是一个世界文明史中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观念既分离又融合的哲辩性主题,是一件具有哲学性意味、思考深度和技法突破的综合材料绘画作品。作品分为左右两个部分,左边是代表东方文学与哲学结合典范的庄子,运用活字印刷的手法把庄子逍遥游叠印在皮纸上,以及代表庄子与惠子对话的凹凸斑驳的古化石鱼,这是2000多年来的经典延传。在创作手法上特地用从世界各地采集来的风化石粉末,进行一层层的渲染,赋予它时间的光泽和历史的温度,让古典走到今天,产生现代的美感;右边是西方现代文学之父——卡夫卡,运用手抄经书的方式把德文版《变形记》的内容抄写在上面,以及文字上方《变形记》里流血、束缚、受困的甲虫,《变形记》里主人公裂变为甲虫,以甲虫的视野观察世界。两者都是以自我处世的体验切入社会观照,无论是东方的《逍遥游》还是西方的《变形记》产生异曲同工的妙处,让人感受东西方经典穿越时空、跨越地域的碰撞与对话。在文化复兴的中国当代,中国传统文化释放出的优秀思想在与现代西方以技术为核心的异变意识走到了一起,最终留给抑或引领人类的会不会是华夏文明的老庄?

习总书记曾讲“文艺工作者要志存高远,就要有‘望尽天涯路’的追求,耐得住‘昨夜西风凋碧树’的清冷和‘独上高楼’的寂寞……”感谢在艺术寂寞道路上给予我帮助和扶持的所有人。

作者简介

魏惠东,1979年生于浙江嵊州,2004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版画系,获硕士学位。2018年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胡伟综合材料高研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理事,浙江省版画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师范大学兼职硕导,宁波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ERvB2rgo5deDMioQ4ecw4PkHNXvusdhumCcfSYFW.png

沈璐 《马克思》 连环画

沈璐:马克思 一个有血有肉 真真切切地让人崇敬的人

习总书记曾说过:“马克思的一生,是胸怀崇高理想、为人类解放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畏艰难险阻、为追求真理而勇攀思想高峰的一生;是为推翻旧世界、建立新世界而不息战斗的一生”。在我的童年记忆里,马克思和“伟大”这个词紧紧地联结在一起,似乎再也找不到其他更恰当的词语形容。当我决定以伟大的卡尔·马克思为人物题材创作连环画时,我开始着手搜集有关他的史料。通过各种书籍和影视资料,我逐渐对习总书记的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我了解到马克思怀揣理想、追求真理,与旧势力抗争的种种努力,他珍视爱情、珍重友情,经历了人生悲喜……渐渐地,在我心中马克思不再是模糊的“伟大”身影,而是一个有血有肉、有快乐和悲伤、一个真真切切地让我崇敬的人。

十年的连环画创作经历让我对连环画有了深刻的理解。连环画作为一种传统绘画形式,有着独有的特征——故事性、连续性和完整性。这也是连环画相对其他画种更容易被人理解和接受的优越性。我在《马克思》的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这些优越性。

在作品中,我描绘了马克思妻子——燕妮甘愿放弃贵族的头衔,坚持和马克思一起追寻信仰的始末,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建立布鲁塞尔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过程以及马克思与资本主义对抗,《莱茵报》被查封,马克思受到资产阶级的忌恨和诬蔑,遭到欧洲各国政府驱逐和迫害的经历。通过对真实事件的描绘,展现了马克思虽颠沛流离、贫病交加,但却不改初心、矢志不渝为人类解放事业而奋斗的精神。

我用水彩的手法将画面中人物的神韵充分表现出来。在水彩画创作中,运用色彩的微妙变化使得画面富有情感,以不同的色调和节奏带给人不同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感受。查尔斯·瑞德说过:“只用手不动脑,不假思索地在画纸或画布上肆意上色,其结果只能是一团糟。”当我潜心于《马克思》的创作时,我始终牢记这一点。我会小心地计划每块色彩,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寄托其中,用色彩的微妙变化来传达内心感受。

在第三届“中国美术奖”的评选中能够获得评选老师的肯定是我始料未及的事。在激动之余,我内心充满感动。是中国美协领导的支持和学院领导的鼓励,同时也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才使我获此殊荣。从我开始接触连环画起,就被这样的一个群体感动着,他们在历史的变迁中依然砥砺前行,热爱连环画的初心不改,他们为连环画的事业默默奋斗,如马克思一样执着于理想坚韧不拔。于是,我紧紧跟随他们的步伐,怀着对连环画的热爱,从未松懈创作。一转眼就是十年,在这个群体的努力下,连环画事业得到了飞跃式发展,我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我知道此次获奖只是对我的一个阶段性鼓励,未来要探索的路还很长,我会怀揣理想、不忘初心、汲取经验,创作出更好的作品。

作者简介

沈璐,1987年生于黑龙江,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鲁迅美术学院教师。参与“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邮票设计,2018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两套作品纳入国家艺术基金2019年度成果运用。

SviemBIgwvTeD6iYlbLeZFEsFkiOlieXT2Ne0AIE.jpeg

杨春 《四季》 动画

杨春:四季是中华民族俯仰天地的哲理式的宇宙观

四季是中华民族俯仰天地的哲理式的宇宙观。鹤与马皆为祥瑞,是华夏文明和融自强的人文图腾。以季节为题,鹤马为材,青绿江山为体,四季为序,生生不息。《四季》的创作就是缘于天人融合、美美与共、博大宏越的新时代图景。

一、视线

《四季》凝炼了传统与现代时空交错的时代性概念,开篇画面以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图》长卷形式的镜头拉开了故事的序幕,在长卷摇移过程之中推进情节发展,以国画“活化”的表达方式讲述岁月时序的四季赞歌,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层峦起伏的群山、烟波浩渺的江河构成卷轴之上一席流动的时空交响,通篇洋溢着万物一派、祥和盛世的景象。

二、主题

《四季》是一部以“丹顶鹤和马”为叙事主线,讴歌祖国的大好河山为题材的作品,本片紧跟时代步伐,以涵宇蓄宙的弘大气象,展现丹青永驻的万里河山,绿染朱靛,金碧细绘。一座座脊梁耸起,山岭青翠,层峦叠嶂,磬石林立,绿茵掩映,如诗如画;一道道碧波涌动,流水潺潺,奔走欢呼,穿过群山,引吭高歌,充满希望,更加焕发对新时代新征程的美好向往,谱写更加精彩强大祖国的美丽画卷。

三、融合

《四季》总时长为5分23秒,以古今文明为底蕴,探索以传统工笔画典雅精致的手绘与现代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借用宋代院画经典绘画视觉体系的造型语言元素,选取了《千里江山图》《青绿山水图》《百骏图》《雪景寒林图》《瑞鹤图》等多幅经典宋代院画为模板,对原有的静态绘画进行了合理想象,春之曲、夏之歌、秋之恋、冬之韵,以其独特的中国画风格和意境赋予动画崭新的典雅气质,将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移植到动画的时代主题之中,凸显充满人文气质的艺术风格。

整个动画作品采取的创作手法和艺术表现手段上可以说是多元化的,比如二维、三维的交替使用使得本片的内容形式上更加丰富,手绘稿绘画技法的古今转换也使得画面的效果更加具有层次感,在效果的渲染上还有断雾的处理、景深虚实的手法、多层错位的应用等,这样可以保留宋画朴厚写实、工整细致、色彩绚烂的艺术风格和绘画技巧,尽情演绎在动画中。

音乐作为叙述者和情感代理的功能性代表,本身既是音乐,又是内容。我与作曲者经历了多次修改和设计,影片开头是一个十分优美的主题旋律,是影片最核心的音乐,描写天地广阔、绿水青山、万物自在的气氛,叙述的慢板和浪漫主义情怀融入交响化的意境中,明亮中透出含蓄、轻快中透着典雅,与镜头画面相得益彰,典雅的人文精神与独特魅力在这段音乐中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作为叙事的线索推动情节发展。

我在《四季》的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将经典“活化”传递文化基因,始终坚持弘扬传统绘画的品格与精神,感悟艺术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在新时空中焕发时代的生命力。

四、共识

《四季》不仅体现在部分创作技法的功能上,也体现在动画特有的艺术语言和传播功能及其价值上,尤其是社会和文化价值。从作品的主旨到内涵、技法到神韵、画面色彩到声音设计,通篇没有一句对白,从卷轴的第一幕画面开始,在艺术表达中追求中国风格与时代文化的符号,在传统艺术审美意向的映衬中,尽可能渗透出传统东方美学观念。这个艺术实践过程离不开“共情”二字,是音画之间的共情,也是创作者与作品之间的共情,更是受众与作品及创作者之间的共情,希望此创作中的“共情”能够成全了中国动漫应当拥有民族文化精神,鲜明的艺术审美标准和价值取向及自觉建构动漫艺术的中国风格的目标。

《四季》是幸运的,作品在广东美术馆展出后得到普遍关心和赞赏,但也预见到它成长中的难点,比如受宋代院画题材和样式限制,可以表现的题材和故事复杂性也相应地受到限制,中国动画寻求自己的风格特征,要更多的从中国自己的传统文化中来寻找题材来进行创作,通过对诸如敦煌壁画、中国水墨画、民间剪纸、皮影等传统艺术样式的创新,弘扬正确的价值观和创作理念,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力图展现新时代中国现实、弘扬中国精神、讲好中国故事。

回顾《四季》创作,一路走来,有幸得到了很多帮助,有倾心引导点拨的老师,有提出中肯意见和建议的同行朋友,有给予无限支持和宽慰的家人,我心中充满了感激,也使我深知不能松懈,仍需努力。鹤马万乘,任重致远,征程恢弘,气脉绵亘,在青山绿水之间奏响一曲奋进昂扬的时代颂歌。

作者简介

杨春,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江苏省“双创人才”及“333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首批紫金文化创意英才”。《美丽的森林》获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银奖”并入选第88届奥斯卡金像奖初评。作品入围葡萄牙里斯本国际动画节、获第六届亚洲青年动漫大赛“最佳视觉效果奖”等20多项奖项。受邀参加国务院新闻办 主办“2019中国动漫日本行”展览,文旅部主办“2019金砖五国艺术联展”。发表论文和文章数十余篇,其在新华社、《美术》《北京日报》《洛杉矶时报》等国内外刊载报道。

lx7FHqFrjpt1Qu8riZvJLKqYFH7xG0GTvQ0Wxvci.jpeg

李艾虹 《一路温暖》 服装设计

李艾虹:零浪费的服装设计

时装引领着人们的生活哲学,传递着生活艺术的质感。时装设计应该是源于生活而归于更美好的生活,服装是最贴近人体肌肤的“物”,是与生命共呼吸的保护体,同时也是人在肌肤之外的社会文化的表象,是人在互动、交往、思考方式中认知的信息传递和社会视觉认同。这说明衣冠在肌肤之外的哲理性和衣冠之内与生命和谐的精神价值性,同时与中国“天人合一”的文化精髓不谋而合。旨在用设计温暖人心,用设计关爱中国民族的融合,用设计树立中国人的时尚生活哲学,用设计构筑东方时尚艺术的国际化时尚语境,传递东方时尚创意的力量。

《一路温暖》是我采用了一种侗族手工棉布作为设计创意的原始点,是对古老而美好的文化融合的传递,一种源于植物的染色剂,在三水的陶冶下,被视如生命的侗族千年传承而制作的棉质染色亮布,承载着情感、温度、自然和健康。看第一眼便久久不能忘怀,带着紫色魅惑之气的质感,聚天然植物的养生效应,泛出古老而智慧的惊叹。我创作的艺术时装作品《一路温暖》融汇着三个设计创新的亮点传递创意设计的心路。

“智”造中传统传承与科艺融合

作品灵感源自对传统活化设计的新思考,对传统手工制作的侗族棉布面料与现代科技碰撞产生新的火花,仅仅通过对一块传统面料的改造,不破坏原有的优点,在提升面料适用性上下足了功夫,使设计出具有时尚未来感的服装成为可能。运用科技数字切割的方法,玩转“1”之个体,连续的有序切割,形成网状结构,集合成一种力量,似乎是对凝聚力表达方式的服装的呈现,却从中感受到了曲率变化带来的创意设计多变化的穿着可能性,尤其使面料的适应度加大,原本硬挺的面料,开始产生新的视觉和触觉,将此面料开发成新型、实用、具有穿着多变性的自由方式的服用面料,具有更高的美学价值。

“无”设计思维下的趣味与活力

回归对设计本质的思考,好的设计是尽可能的“无”设计,这是该作品创作设计的核心价值,将侗族棉布面料用一种“无”设计的概念表达出来,这里所提出的“无”并不是我们通常理解的没有,而是指在设计过程中添加和去除的部分,在此设计中对侗族棉质亮布使用的全过程,都做到了无添加和无去除,使之浑然天成、自成一体。在设计过程中,并没有破坏侗族手工面料的质地,而是保持了面料原本的特色。在设计工艺的突破性上,用人人熟知且极其简单的方式去表现并不简单的服装设计语言,从服装形态语言的延伸性上进行质的提升,使其真正做到了以“无”设计为设计的终极目标。

“零”浪费与天然环保的设计精髓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自然法则,设计应合理利用资源,用行动来改善环境。设计可以使生活变得更美好,一个好的创意,思想先行、观念相应、设计践行,让灵感的火种燎燃,以此指引方向,是设计师的思维导向。我在此服装设计创作作品中,去除了繁复的服装结构意识,整套服装仅用了五个不同尺寸的长方形组成,同时,整套衣服也仅用了6米长、0.4米宽(门幅)的侗族纯手工棉布,做到最大化的用料精简,并采用无缝式制衣方法,规避了工业污染和过度消耗,在制作中,面料的消耗做到了“零”浪费,在工艺的简化上,做到了极致,最大化实现环保再循环。

作者简介

李艾虹,女,1970年出生于浙江富阳,中国美术学院染织与服装设计系讲师。1997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2005年获硕士学位。2009年获巴黎高级时装工会学校(ECSCP)高级女装设计师专业证书。

wwy9Nw1TsBmawLKMw1gLqpCmcy70TYwxr0cm78Yn.jpg

王国彬、王珑 《“千荷泻露”北关大道跨北运河桥梁设计》建筑设计 

王国彬:五河交汇之处的桥梁设计

哲学家海德格尔曾经说过:“桥让大地聚集为河流四周的风景”!桥梁是“力”与“美”的综合体,好的桥梁设计更是城市肌理中最亮眼的明珠。“千荷泻露”大桥位于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核心区,中国京杭大运河北端起点的标志性位置,全长360余米,2018年底基本完工。随着副中心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预计近期通车。本项目的设计难点在于如何将中国京杭大运河及古通州的传统文化特征与新时代北京城市副中心的现代化都市特色有机结合在一起,体现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并能够与周边高塔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国传统建筑以及五河交汇的环境特征共生为一个有机的环境共同体。

桥梁创意的艺术灵感来源于现场踏勘时看到荷塘中露珠从荷叶边上滴落的景致,故诗意的命名为“千荷泻露”。大桥多曲面的艺术造型犹如片片荷叶,行人犹如漫步于古桥的曲线之上,展现了在“交通性”的刚性之桥上,诗意地栖居着“艺术性”的柔性之桥。本设计的理论创新之处是通过导入“友好型”环境艺术设计策略,将当下城市路桥设计的重点由“车”转换为“人”,以一“桥”激活整个区域环境。行人可以自由进入三层步道,凭栏远眺,将五河交汇的生态胜景尽收眼底,桥梁也从“路过”转化为“终点”,充分体现了新时代“城桥友好”的“城景”,“河桥友好”的“河景”以及“人桥友好”的“桥景”三景合一的“三友好”中国特色环境艺术设计思想。桥梁造型运用了参数化设计,桥梁的面材采用了“FRP”材料与3D打印成型技术,大大提高了设计效果的还原度,实现了完整大气的自由曲面造型,将千荷泻露的动人瞬间锚固在北运河之上!

世界著名城市如威尼斯、阿姆斯特丹、圣彼得堡等都因拥有众多特色桥梁而闻名于世。桥梁既是城市界面的转换点、城市交通的节点,又是城市的重要地标,是“城市感知”的重要意象元素,更是富于浪漫气息的城市生活空间。本设计突出了“人”作为桥梁设计出发点的重要意义。力求从建造“一座桥梁”走向“国际城市桥梁艺术群落”的建设,从而实现从构建“友好型”桥梁到构建“友好型”环境的探索,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动态平衡的“友好型”社会的过渡。因此,“千荷泻露”桥梁设计充分体现了中国美术家的艺术创作始终坚持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会科学工作提出“四个坚持”的要求。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应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增砖添瓦——中国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我们中国人自己解决!

作者简介

王国彬,北京工业大学硕士生导师,教授,主题环境设计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室内设计分会理事,光华龙腾设计创新奖评委,世界绿色设计组织会员。

eZSuFh0sKzWIFaL8dVL2LI5WCAH5xYh9AvkLABoc.jpeg

李保峰 《青龙山国家地质公园  恐龙蛋博物馆》环境设计

李保峰:一座博物馆 为7000万年前下蛋的恐龙所建

建筑在时空中存留,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中持续地影响着社会和环境,因此建筑师肩负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建筑既具有使用功能,也具有文化属性,在文化层面建筑与艺术是相通的,环境育人,建筑的艺术性当然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们是一个学校建筑师团队,我带领我的学生们持续20多年尝试一系列设计方法,这些方法在这个获奖项目中都有所体现。

我们尝试了现象学的设计方法。我们以恐龙蛋群分布为设计的基本前提,在蛋群间设置木栈道和观察平台。蛋群、栈道及平台的外包络便形成了本博物馆的基本型态, 我们的工作只是在此基础上,基于美学原则对体量及细节略加调整。从某种意义来说,这个博物馆的基本造型是由7000万年前下蛋的恐龙、多年前从事挖掘的地质学家和当时受邀设计的我们共同决定的。

我们尝试有特色的遗址博物馆展示方式。经典建筑学理论强调建筑的空间,但我们认为,存在于挖掘现场的恐龙蛋群是展示的最高价值所在,黑暗的环境最有助于创造具有久远历史之遗址的神秘氛围。因此我们消隐了空间,在黑暗的室内环境中用微弱的LED灯提示栈道区域,用经由光筒折射进入室内的北侧天光集中照亮蛋群,游人经黑色金属甬道进入后,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地面上的团团光束,前行中每组恐龙蛋则会逐渐清晰地呈现。

我们尝试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西方建筑往往以与自然分离的柏拉图体来降调人的主体性,而中国传统则强调建筑与自然的和谐。本案基地地形起伏甚大,面对不规则的地形,我们按地形坡度变化规律将建筑分成若干段,彼此之间以不规则的侧窗相连,建筑空间对地形的嵌合使得博物馆体现了在地性。湖北盛产竹子,我们选择竹跳板作为现浇混凝土外墙模板,竹跳板的粗糙肌理创造了遗址建筑的沧桑感。

建筑设计不是一个孤军奋战的行为,本项目的建筑设计团队包括我的博士研究生曾忠忠、硕士研究生郭凡和屈天鸣,规划师丁建民,景观设计师徐昌顺,结构工程师陈海忠,电器工程师甘文霞以及给排水工程师申安付,感谢他们对本设计的贡献。

作者简介

李保峰,华中科技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武汉华中科大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w2ugaWqDZfeiLPhZVUpOtOSTAsL6gDXHWU86kVR6.jpeg

石韵媛 《66段书写》平面设计

石韵媛:与城墙、与拆城事件相关的口述故事

北京城对于我而言,是一本永远也读不完的大书。

北京是“城”,又是“京城”,它拥有连续800多年的“京城首都史”和一个近乎完美的封建帝都城市格局。初次来到北京时,我惊讶于这里的“门”之多,尽管这些门大多已经“徒有虚名”(被拆掉了),它满载着的物质与精神的厚重又使其永垂不朽。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被梁思成称作“一串光彩耀目的缨络”的北京城墙作为一种封建象征被历史抹去。这些古老的城墙和城门,虽然度过了800多个风霜雪雨,但最终还是成为了“现代城市”规划的牺牲品。“五十年后,历史将证明你是错误的,我是对的。”梁思成上世纪50年代初的一句话一语成谶。几十年过去了,如今巨大的北京城变得拥堵不堪,却又“摊大饼”似的不断层层扩张。当所有人都认为这样的北京才是发展的北京,才是现代化的北京时,便无形地将一座拥有无限可能性的城市置于一种两难的境地中。在资源环境压力的空前逼迫下,2015年7月,政府决定在通州建立北京行政副中心。

在《66段书写》的创作中,我试图理解和判断文化的符号性、话语立场、权利动态以及集体回忆对于一种文明发展的持续性影响。对历史的“重写”,也使其在当下生成了新的“历史文本”。这件作品中,文字被还原为一种最朴素的叙事载体,我在现场的书写,拓展了它在地面、空间和场域中的表现力。

整套作品分为三个系列——《墙|类砖书》《1-16/2016原稿》《砖》。作品创作的媒介手段为两种书写方式——地面水书写和纸面铅笔书写。作品中,“砖”的概念被延伸放大。墙面水墨作品的单元尺寸以及类砖书的尺寸均与实际城砖尺寸相仿。

在这一系列作品中,我以一种“纪念性”行为在旧城墙遗址(今北京二环)的16个城楼节点处书写了与城墙、与拆城事件相关的口述故事。书写内容为自1950年北京城墙拆除以来,66年内不同陈述者对于该事件的回应。通过走访梁思成故居、北京明城墙遗址、北京市档案馆、国家图书馆、北京市规划展览馆,我获取了相对详细和有效的史料信息。我选取了每一年度的一段代表性口述,陈述者涉及学者、建筑师、政府官员、记者、作家、老城居民、商贩……城墙的存废关涉市民生活和社会各阶层民众的文化记忆与情感,因此,在这场争论中的意见和倾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我尽可能去还原和再现真实的过程、真实的历史。我用地面水写的方式在黑砖上书写出这些或尖锐、或平和、或感性、或理性的口述文字,水迹会因蒸发而渐渐消失,字迹的消失如同城墙的消逝,人们的争论和回应也随时间渐渐远去。现场的书写行为过程充满了许多不确定性,期间偶然地遇到了许多形形色色、不同身份的人并产生了不同态度的有趣的对话,我把原本带有争议的历史话题引入现代市民的生活语境,遗憾的是,他们当中很少有人能够关注到书写文字背后的指向——历史、城墙。

该系列是在计划性地走完北京二环16个城门遗址点后创作出来的。老北京旧城共有“内九外七”16座城门,它们各自有不同的名字、用途和特征。《原稿》书写的内容吻合每一个城门的史料记载和与其相关的历史记忆,并以它来作为“重构城墙”的信息。残存的城墙经过自然侵蚀与后期的修护,由上到下呈现出不同的颜色与肌理。密密麻麻堆砌起的文字宛如这厚重的城墙,文字在这里成为了一种视觉符号,其阅读性不再成为主体目的和功能,而是意在通过书写的情怀来复原意象的城墙建筑形态。

这一系列展示了两块砖。一块是真正的老城砖,另一块是我用艺术创作手段融铸的一块城墙砖。这块纸砖里承载的所有研究资料、草图、文献、照片等都用以表达我对城墙和这段历史的怀念,以及复原它的愿望。城砖是构建城墙的最基本的元素,我把研究思考等所有行为凝聚一块纸城墙砖中,某种意义上,我认为它比原材料的真砖还要沉重、有价值。

当我每日拎着毛笔往返于东南角楼、护城河、过街天桥和无数个十字路口时,当我看到永定城楼下学轮滑和放风筝的孩子们的笑脸时,周恩来总理那句“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该是多么遗憾的美。我希望通过《66段书写》重新勾勒这段厚重历史,并致敬那些为中华文明添砖加瓦的每一代劳动人民。

作者简介

石韵媛,生于河南郑州。2016年取得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学士学位。现就读于中央美院设计学院国家形象视觉研究方向,同时攻读美国芝加哥艺术学院艺术治疗与咨询硕士学位。

7yCUiw0IiBx55H40i9mRcINQkmLjWdbFbxgZRyRb.jpg

《尖峰食刻》 陈治 武欣 230cm×160cm 中国画

陈治、武欣:在无形的压力下创作一幅好作品

2019年,我们以合作的形式第三次参加全国美展。前两届我们取得了一银一金的成绩,很多朋友都觉得我们应该就此打住,不必再费劲搞大创作了,见好就收。全国美展是全国主流绘画最大的展示平台,但我们从来没有把这个神圣的地方当成是名利场,能够在一种无形的压力下创作出一幅好作品,才是我们继续参加美展的初衷。

关于《尖峰食刻》的最初想法,可以追溯到第十二届全国美展结束后,《零点》和《儿女情长》画的都是家庭题材,都是从我们个人家庭生活的感受出发,是个人经验的叙述和表达。画完《儿女情长》后我们已经跳出个人的情感经验,将眼光投向了社会生活。虽然我们关注的依然是最普通、平凡的人,但也恰恰引领我们从自我来到了人民中间。

《尖峰食刻》是我们合作以来画的最为艰难的一张画。它是我们想打破个人绘画经验壁垒的一个试金石。现实主义绘画如何加强艺术化处理,使其更具有绘画性,人物造型如何能把握到那个既生动又概括的恰到好处的度,是这几年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尽管我们就后厨这个题材到朋友的饭店拍了上千张照片素材,但我们并没有依赖照片,而是通过观察、捕捉、体会、联想把所有的人物造型通过速写的归纳来确定,在速写的基础上处理造型,甚至有些造型脱离了照片和速写,完全根据对“形”的理解和需要来把握完成,大大增加了对自然形的主观处理。人物造型加入了传统绘画的造型意识和现代绘画的分割构成意识以及抽象性因素的考虑,这样的造型与我们以往的作品相比更具有意象性。打破习惯性的创作思维,需要不断提醒、克服自己,摆脱固有的思维定式,甚至很多时候是疑惑的和不确定的。这个过程虽然并不顺利,但我们始终是坚定的,因为这个寻求变化的方向是对的。

在《零点》和《儿女情长》中,我们都采用了满构图的方式,使画面饱满丰富,对待画中每一个细节都极尽所能去刻画描绘,力求让每一个细节都完美到位。但是在《尖峰食刻》中我们有意的放弃了一些东西,或者说是放松了一些东西。我们觉得画面里要有松有紧、有张有弛,面面俱到可以做到,但有时也许并不需要,应该有取舍,而且应该敢于取舍。但是“舍”的部分,却仍要精心对待。怎样舍、舍到什么程度,都要认真考虑。这与我们以往擅长的、习惯的创作模式是有改变和突破的。

艰难的创作过程还来自于选择。对于如何画蔬菜,我们陷入了一种矛盾的境地,对物象的把握,是要对色彩做主观的处理,不受真实色彩的影响,还是保留真实感受,画出菜的生气、生机。在这样一种矛盾中,我们挣扎徘徊了很久,难以抉择。心中有朦胧的画面,但是又本能地觉得,作为植物的蔬菜,生命力不可忽视,如果过分的主观,可能失去对物象天然生机的表现。翻阅宋人画册,看过大量的宋画后,我们选择画出生气,而不强调主观性,或许这也是一种舍。要让人们感受到厨房里的活力和生机,不仅人尽其职,菜也要尽鲜尽美。

画面的色彩历来是我们极为看重的,这张画我们追求既单纯又丰富的效果。单纯是因为只运用了绿色和黑白灰最简的色彩;丰富是指在同色系之中运用色阶和冷暖的变化。色彩是画面节奏关系的有效组成,白、绿、黑的抽象构成,黑、白、灰点与面的节奏变化,绿色系不同色阶的冷暖变化,加上线的穿插,从而达到抽象与具象的融合。

《尖峰食刻》是我们求变的尝试,有很多想法在追寻的过程中总是摇摆不定,心中的画面如海市蜃楼,时而清晰时而模糊,最终完成时一如理想丰满、现实骨感,总和最想达到的效果有些差距。但是可喜的是,很多老师和同道们对我们的变化给予肯定,感谢大家的鼓励,这也坚定了我们的想法,对艺术的求索之路没有终点,我们还会继续努力,不负时代。

作者简介

陈治,1978年生于天津,1997年考入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2年考取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工笔人物专业研究生,师从著名人物画家何家英,2005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副教授,何家英工笔人物画艺术研究所副所长,天津美术学院艺术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工笔画学会常务理事,天津市宣传系统“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才。

武欣,1978年生于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200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学士学位,2004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国画系获硕士学位,师从何家英教授。

现为天津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天津市政协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美术家协会理事。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才。天津市委宣传部“五个一批”人才。天津市第十一届文艺新星。荣获天津市三八红旗手称号。

vsEjc6PSLnUyTXmnJ0QFki8sNao9c1gA5orCTDkO.jpeg

《吉祥祖国》 李善阳 240cm×195cm 油画

李善阳;大学时埋下的西藏梦

我在大学时就研读过许多前辈的藏区题材作品,从此心中便埋下了西藏梦。那种古朴劲健、色彩浓郁、诗韵淋漓、精神朗然的画风激起了我对西藏浓烈的冲动。自2010年暑假第一次采风藏区开始,已整整十年。2014年创作完成《喜马拉雅》后,总觉得藏区人民那种喜马拉雅山一样雄伟、纯净、高阔的胸怀,雅鲁藏布江一样激荡的热情,圣洁的心灵和感恩的眼睛——这些真正打动我的东西并没有完全表现出来,这次创作《吉祥祖国》我试着努力去表达,但还是有许多不尽人意。我也确实花了一些精力和时间去解决诸如朴实、自然、真诚等方面的问题,但太难了,几乎没有多大进展,近五年的努力最多也只是在画面的经营或是在技术、技巧层面有些许进展。比如放射性骨架与喜悦感主题相匹配的结构设计,压缩画面层次结构,将三个人物集中到一个长方形与背景单纯的灰色天空这两个层次关系,同时将方形内以中心人物拱起的双手为中心,形成三个同心圆,再依次向上展开,直至冲击画面,又将中心人物的头部与下部形成三层三角形,这些都隐藏得比较自然,也起到了构成画面张力的作用。另外,我还注意让笔触放松了一些,不计较每一笔的精准,一遍达不到效果,就再来一遍,画中中心人物的上衣至少画了六七遍。遗憾的是到了展厅才看出来,还是画薄了,底层预埋得不够,冲击力受到了一些损失。

整体来说这些通过时间积累、不懈努力和刻意训练都能有所提高,但还都只是处在技术、技巧层面,是有天花板的,对于解决绘画中诸如朴实、真诚等方面的问题作用不大,他们根本不在一个维度。所以创作完成《吉祥祖国》后我思考最多的就是这几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困扰着许多美术家,看来真想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向艺术创作的源头追索,不在构图,甚至也不在构思,应该是在这些之前。比如我们经常惊叹、不理解梵高早期的一些作品,画得那么质朴、浑厚且真诚,总共画了十年就创造出那么多杰作,学习那么短时间就能画得那么好,真是让我们费解。梵高没有接受过正规学院训练,技术很简单、粗糙,开始画画的时候都已经二十七岁了,条件又很差,颜料、画布都要依靠弟弟提奥帮助提供,那他怎么就能做到呢?其实我们反过来想,恰恰是因为他那强烈的情感和想要表达的东西远大于他的技术技巧,这个时候的作品保证真诚、保证自然、保证质朴,因为他不会修饰,他没有修饰的技术和训练。真诚质朴的语言来自于他那纯洁近乎圣洁的心灵、一意孤行的痴傻、几近一无所有的生活。

我相信加西亚·洛佩兹说的:“……每当我抓的越准确越可能把那些没能明确认识的神秘,那种非物质的真实多少给表达出一些”。我将继续努力去抓准、去表达。

作者简介

李善阳,1965年4月出生于山东牟平,山东艺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kyelDetINUT0NUGMeSjNLgDOvBjR6rCxTSKI05hk.jpeg

《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 杨世斌 180cm×180cm 油画

杨世斌:“花样年华”与“身不由己”

自从我成家有了孩子以后,对生活和事业有了新的认识和体验。以前画画过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情感诉求,掺杂了很多理想化的东西,但是过于注重个人感受和认识,存在着得到虚假视象的可能,而画面展现的力量则只能来自“真实”,现在现实生活给了我这种“真实”。我开始冷静而又理性地去观察、描绘周边的日常生活,但又不想仅仅只是呈现现实,因此我在画面中力求展示因不断深入对象而产生的某种特别的内在可能。形式上我用传统写实的艺术手法表达有深度的思考,以画面上客观的物质真实表现形而上的、非物质的真实,以此来讨论时间与记忆、瞬间与永恒的主题。

在绘画的过程中,我试图在作品中去掉过多的情绪,不断地回归与内省,我喜欢用安静单薄的笔触反复叠加,画面质感越来越显得粗粝斑驳,色彩表现也更加细微,创作的过程也越来越缓慢。我想使这种质朴的绘画语言与单纯的精神形成视觉上的关联,希望从这种物质表达的贫瘠中寻求一种精神的崇高,传达一种安静的力量。

因此我以家庭为单位描绘身边的朋友们,他们(她们)在各自的生活轨迹中所呈现出的复杂关系与特定状态。《家庭系列之花样年华》是我以“家庭”为主题创作的系列作品之一,创作的背景是以我一个画家朋友的一家人为对象,试图通过一个画家的视角,展现在现实生活中如何平衡“事业”与“家庭”之间关系的思考。因此我采用了双联画的形式,但两个画面并不完全对称,左联尺寸偏小,画家所处的是一个相对狭窄和封闭的室内空间,那是他的工作室,背后的橱柜里摆满了他收藏的各类古玩。右联尺寸偏大,画的是他的妻子和孩子,处于一个相对宽敞和开放的室外空间,坐在阳台向外望去,可以看到一片城镇风光。一个向内(画家的自我空间)、一个向外(家庭生活的开放空间),这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空间,也是画家不可分割的现实生活,所以我把两个画面用一种灰色调统一起来。画中的提线木偶是孩子的玩具,暗示着我们面对家庭责任与个人事业追求而产生的现实焦虑,从而带来的某种“身不由己”。背景中隐藏的气球呈现出一种不可名状的压力和紧张,寓意人生的短暂,与作品的标题“花样年华”暗相呼应。即便如此,面对生活,画家那坚毅的目光仍投射出一份自信与担当,犹如画面中郁郁葱葱的绿植,那是一份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作者简介

杨世斌,1979生于四川。2004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油画专业,现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

ym4W0k6VvUTDXqC9Yyy4PoPaQzDuaGRhNjqmXI6E.JPG

《钱江潮涌》 展出现场

NDRCM17jgRIKxMSFdXOJgHJ4hygsqgzNBDXCIMbN.jpg 

《钱江潮涌》 翟小实 180×2800cm 2014年 铝、不锈钢

翟小实:15000根八面铝棍铸成的涛涛水浪

《钱江潮涌》这件作品现于杭州地铁四号线的江锦路站内,紧附钱塘,画面高288厘米,长1850厘米(不含外框),壁画以中国传统青绿山水为基,以泼墨的形式渲染画面,15000多根刚劲的八面铝棍铸成涛涛水浪,宛如钱潮。12种色彩交相呼应,展现出大潮奔腾不息的力量和气魄,随着观者或走动、或驻足,高低错落的铝棒折射面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宛如千丝涌动、百川奔流,传统的语言、现代的表现方式,真切地塑造了那前赴后继、波涛汹涌的时代大潮!

我将继续努力创作,从继承、吸取、创新中求发展,为社会、为大众创造更多更好的作品,不忘初心,不留遗憾。

作者简介

翟小实,1968年8月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9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雕塑系,1997年参加俄罗斯苏里柯夫美术学院贝斯特洛夫教授主办的教师进修班,2001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班。现执教于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雕塑系。

omLrQqHKGqLmXEuq6VDpeEKL0XCqDxniPeANLNae.jpg

《红星颂》 叶武林、史跃军 600×3000cm 2015年 大理石

获奖评语:

《红星颂》是一幅天然石材镶嵌壁画,陈列在福建三明市宁化县红军广场,反映了福建宁化地区的红军在土地革命时期的活动场景。宁化是革命老区,地处闽粤赣三省交汇处,独特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了红军土地革命时期的大后方,无论是革命宣传、后方医疗保障、土地革命、扩大红军、支前还是红军生产自救都表现突出,宁化也是红军长征的出发地之一,主要由宁化籍客家青少年组建的34师在师长陈树湘的带领下为红军主力断后,战至最后几乎全军覆没。《红星颂》使用数十种颜色的天然大理石,用传统的镶嵌工艺完成。大理石质地坚硬,历经万年而成,由大理石镶嵌而成的画面不易损坏,具有恒久性。作品长30米、高6米,共刻画了约160多个人物。大理石材料的天然质朴以及手工拼镶形成的拼缝美感,让作品增添了一种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厚重质感。(中国美协壁画艺委会)

叶武林  史跃军: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中央红军的长征出发地福建宁化县政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要在新落成的客家博物馆广场修建一组纪念工程,特聘请叶武林先生担纲设计,其中马塞克壁画《红星颂》是叶先生整个雕塑壁画群项目——《红星颂》中的主体壁画部分。

2014年底,我刚从意大利回国就收到了叶武林先生的邀请,让我用所学的马塞克镶嵌技法来完成这幅壁画。刚刚毕业,就被委以重任,心中非常激动,莫名的机缘感好像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说实在话,我当时心里还真没有底。梵蒂冈圣彼得大教堂花了三百年的时间才将教堂里的各种壁画全部替换成马赛克镶嵌壁画,时间之久、困难之大,我们是无法想象的。而宁化政府要求在有限时间内完成长30米、高6米的巨幅马赛克镶嵌壁画,对我来说无疑是一个挑战。然而叶先生对年轻人的栽培之心以及信任与支持,给了我极大的动力来接受这个挑战;此外,我出自军人家庭,从小在部队大院长大,因此对军人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和崇敬感,这也是我创作《红星颂》能全情投入的动力源泉。

在创作过程中,首先要吃透叶先生的创作意图。他是用老照片影像简化模糊的视觉效果,将观众带入特定的历史记忆中,用拼接的手法将生动的人物和真实的环境镶嵌进革命的概念叙述上,画面简洁肃穆、形象鲜明概括、令人过目不忘。我要在材料转换时努力体现这种风格;其次,马赛克镶嵌技术属于舶来品,在我国运用较少,配套尚不成熟,我也是第一次在国内使用这种技术制作如此大型的壁画;最后,这件作品经过我们多次推敲,决定选用质地坚硬、经久耐蚀、永不褪色的纯天然大理石,但是要达到画面黑白灰色调的自然过渡,则需要从黑到白至少十个色阶变化的大理石。为了寻找可用之材,我曾在广东云浮和福建水头实地考察一个多月,期间提取了石材数百种,反复的筛选和对比之后,最终寻找到满意的材料。从初稿制定到制作完成耗时一年,这期间我们始终坚持亲力亲为、精益求精,希望用最好的作品回馈社会,让后辈铭记这段历史。

作者简历

叶武林,1944年生,籍贯河北吴桥。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原壁画艺委会委员,原中国壁画学会理事。曾任职于中国电影集团艺术创作中心。

史跃军,1978年生,籍贯河南新郑。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2001年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同年7月进入河南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2003年至2006年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高级研修班研习壁画,2009年赴意大利罗马美术学院攻读硕士,同时在意大利拉文纳美术学院研修马赛克镶嵌壁画艺术,2014年年底回国任教。

oHOZH7fS9rcOqf1dDtHvDTcwPIIVjJ43GwyfbwT4.jpeg

《艺舟扬四海》 尚荣 220cm×40cm×50cm 雕塑

雕塑《艺舟扬四海》获奖评语:

《艺舟扬四海》是本届全国美展雕塑作品展中“写意”雕塑的代表作品之一。这类作品反映了近年来我国雕塑家在寻求当代雕塑民族化发展道路中所进行的探索,它是一种基于全球化视野下民族自觉的文化诉求,也是探寻具有民族文化内涵当代雕塑语言的诉求。

作者用写意雕塑的手法塑造了一组求真求法的修行者、传播者的形象,将中国传统写意绘画中不求工细、注重传神写照的笔墨语言融入到雕塑的造型中,吸收中国传统园林中的山石造型和水韵肌理,塑造了一个个穿越遥远时空的高古形象,在起伏错落的人物关系中蕴含着高山流水的音乐感,具有一派山林之气、意象之风。作者创造性的以一叶扁舟的造型意象作为远古高士的象征载体,不仅承载了中国传统哲学与美学的思想内核,同时契合了作品标题“艺舟扬四海”的文化理想与当代价值取向。

作者用抽象的形体提炼出具有东方韵味和哲学高度的民族样式,是一种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的诗意表达,在雕塑的形式语言和精神高度中完成了民族化的蜕变,具有民族的风骨与个性。(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吕品昌)

尚荣: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一叶扁舟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包容开放。古往今来,中外文明的交流、融渗与传播从未停止。从历史上的鉴真东渡扶桑、郑和七下西洋等都可以看出中国传统文化对其他文化的兼容并蓄以及泽被四方的巨大魅力。

本雕塑作品以象征寓意的形式和写意传神的手法刻画了一组求真求法的修行者、传播者形象,一叶扁舟,八位高士,或抱琴独立、或倚石坐卧、或对弈观棋、或阅卷览画,他们沉着坚毅、智慧灵明、高古超拔、勇猛精进、神情飞扬、姿态各异,整个场景设计暗合“琴棋书画”的中国传统文化表征。人物间以太湖石勾连,空灵通透、聚散错落、别有韵致,借鉴了传统中国彩塑“山水塑壁”的手法,与人物造型相得益彰。

这一叶扁舟,承载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乘风破浪时,扬帆济沧海,于今日之新时代将中国故事、中国文化传播远人,让中国走向世界的舞台中心。

作者简介

尚荣,1978年生,哲学博士,南京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江苏省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江苏省雕塑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江苏省青年艺术家协会副主席,南京市青年美术家协会主席,南京大学国家双创基地文创平台美术产研中心负责人。

YcdgdoGxi8reXq4gytRRRUrpHqXaVvkpJzQyia5f.jpeg

《八女投江》 李烜峰 180cm×50cm×88cm 雕塑

雕塑《八女投江》获奖评语

《八女投江》融入了人文主义关怀打破了主题性创作的旧有范式,取而代之的是摄人心魄的悲剧性表达,雕塑中的人物或悲痛、或愤恨、或恐惧、或坚毅……一切人在绝境之中的反应都自然流露,观者感同身受,继而追问生命的意义。中国当代美术创作丰富多元,新生代雕塑创作者求新求变,对于雕塑本体内核的研究显得乏力,新时代要求雕塑人具有历史担当精神,继而实现守正创新,为时代造像,为人民英雄立传,弘扬民族精神。《八女投江》无疑是个中典范。中国文化传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融会贯通是《八女投江》的又一亮点,雕塑中人物运动指向中心,这种构成内在的吸力达成了对时间的表现,隐喻着即将发生的投江行为。这正是对刘勰“隐秀”思想的善用。形象的表现也在“蒙养”和“生活”中化生,作者将人、物、硝烟、江水、风等等都迹化为笔触墨迹式的肌理。一切不确定性形质在观者的眼中和意识中渐渐形象起来,生动起来,这抑或正是中国写意的精髓。文以载道是学人的理想,新时代需要有担当的学人。希望青年艺术家们在历史担当与文化自信的胸怀和姿态中砥砺前行,继续观照传统,观照当下。(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殷晓峰)

李烜峰:生命在悲壮中灿烂定格

“八女投江”是发生在中国东北大地上的真实事件。1938年10月,八位抗联女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的战略转移,成功吸引了日本关东军大部队的追击,在打完最后一颗子弹后,巾帼英雄们手挽着手,转身投入了波涛汹涌的乌斯浑河,谱写了中国抗日历史上的伟大篇章。她们的英雄事迹可歌可泣,她们的名字应该被人们世代永记,这是史诗般的悲剧,也是造型艺术永恒的主题。弱小与强大、正义与邪恶,在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绝境中,八位女英雄选择了舍生而取义,将青春的生命永远定格在那一刻。无畏牺牲、慷慨赴死,此乃大丈夫之气节也!前事不忘、后事之师,铭记历史不是要增加民族仇恨,而是不让屈辱的历史重演。谨以此组雕塑凝铸烈士英魂,升华浩然正气,弘扬凛然大义,讴歌中华民族英雄,赞颂大无畏的革命牺牲精神。

具象写实与写意相结合,追求表达方式的合理性

现实主义题材决定了雕塑的主要表现方式必然是以具象写实为主,为了强调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创作风格,在塑造过程中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寻求似与不似之间的平衡关系,物象的显现程度是根据雕塑整体需要而自然呈现的,不把实实在在的形象和体积作为主要创作目标,而是在像与意之间寻求一种恰到好处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既非客观也非主观的自在生成的过程。另外,写意雕塑手法的运用能更好地发挥泥塑的特性,能让泥巴鲜活起来,在塑造时更加自由。

抽象构成关系的融入,强调雕塑的结构性

八个人的组合,如何经营位置、安排构图是首要环节,这组雕塑的头、手等形体可视作抽象构成中的“点”,四肢等可以视作“线”,身体以及大面积的体块可视作“面”。

点、线、面之间的构成和布局是按照一定的节奏和韵律来安排的,聚散分合、抑扬顿挫相得益彰。将这种抽象构成关系带入到具体形象的塑造中,人的五官也生发出了生命的律动和节奏,进而和写意的表达贴切结合。

雕塑强调整体性表现

人物的组合雕塑是我惯用的雕塑方式之一,整体团块蕴含一种不可名状的势力,在《八女投江》的雕塑创作中或将雕塑的空间关系和绘画的平面关系统一考虑,将正空间、负空间以及平面空间运用到创作中。雕塑的整体性就犹如石涛所讲的“蒙养”,它包含一切所要表达的事物,它们又在不断变化中,并不十分确定,这时便需要“生活”的细节作为点睛之笔,来激活整体的雕塑,这些细节的塑造也将是写意的。

阐释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时代立传、为英雄立传,弘扬民族精神是文艺工作者的使命。八女投江时,最大的冷云和安顺福23岁,最小的王惠民13岁,平均年龄还不到20岁,正是现在的孩子小学六年级到大学刚毕业的阶段。青春正好、生如鲜花,却在战火中凋零,湮没于乌斯浑河滔滔水波!然而她们的生命在悲壮中灿烂定格,她们年轻美丽的面容永远铭记在历史中,她们不屈的身姿铸成了永远的丰碑!雕塑《八女投江》不仅仅是为了纪念这八位英雄,更是以八位英雄为形象,纪念整个中华民族抗日英烈,为民族精神造像。

作者简介:

李烜峰,200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雕塑系获学士学位,2008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学雕塑创作方向获博士学位。现为中国雕塑院青年雕塑创作中心副主任,东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副教授,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理事。

Sfjowhuug6v8GLnktWsFhfCIo77e5yiG3J9Pjb8Z.jpeg

《为新中国雕塑》 李震 200cm×115cm×120cm 雕塑

雕塑《为新中国雕塑》获奖评语

《为新中国雕塑》这件作品,用浮雕和圆雕相结合的方式为观众还原了新中国成立初期参与纪念碑浮雕创作的雕塑前辈们共同探讨讨论方案的场景,把经典的瞬间定格为新中国雕塑奠基者永恒的纪念。

作者题材选择的切入点十分巧妙,而且在表现形式和雕塑语言上进行了探索和尝试。作者充分发挥了具象写实雕塑语言在主题性美术创作中的优势,坚持用雕塑本体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的信念,用精湛且朴实的技艺向经典致敬,向老一辈雕塑家致敬,同时也反映了新时代青年雕塑家在主题性创作中新的历史思考和使命担当,实现了个体生命体验与民族国家历史的审美结合,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中国美协雕塑艺委会副主任吕品昌)

李震:以雕塑  塑造雕塑场景

这件作品表现了老一辈雕塑家创作人民英雄纪念碑浮雕时的场景,人物从左至右分别是张松鹤、萧传玖、王临乙、滑田友、刘开渠、王丙召、曾竹韶。背景浮雕为《八一南昌起义》。形式采用浮雕与圆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并用焦点构图的方式进行创作。场景中的道具有梯凳、木箱、椅子等,还有能够表现时代特点的东西,如长褂工作服、白衬衣、老三条皮凉鞋、手表、图纸、钢笔、千层底等。通过作品细微的表达,希望能够让观众了解那一段历史并感同身受。

1949年全国政协第一届会议决定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1952年开始动工,1956年纪念碑浮雕开始制作,1958年建成。老一辈雕塑家与纪念碑在这一时期的故事和情缘是那么曲折和震撼,不由得让我对老先生们和浮雕都更充满敬意。回想当时,为了新中国他们义无反顾地回到了祖国,为新中国雕塑,为了祖国的教育事业,又在三尺讲台上奋斗一生。今天我踏着他们铺好的路,一路走来,作为一名青年教师,我真切感受到,今天中国雕塑艺术的蓬勃发展来之不易。吃水不忘挖井人,当年他们为新中国雕塑,今天我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雕塑。我在想,何不把他们联系起来?当年他们为在新中国成立中付出鲜血的英雄们而雕塑,今天为纪念他们为新中国雕塑而雕塑,于是就有了现在这个题目“为新中国雕塑”。想法是有了,但实现这一作品却困难重重,面临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将前辈雕塑家影像资料中的形像还原成1956年他们制作纪念碑时的年纪,这是我面临最大挑战,除了相貌之外,还包括他们的身高、性格特点等。我怕形象做不好,但更怕性格做不对。第二个困难是作品几乎涵盖了写实雕塑中所有门类——浮雕、圆雕、群雕,以及肖像研究、衣纹研究、场景雕塑。这是我做雕塑以来遇到的最大挑战。第三个困难是作品的翻制和组装。由于翻制手段的局限性,作品不得不拆分和切割翻制,这就面临一个问题,如何在翻制出来后,将它们原样拼接回来。这两个问题真是让我既看到希望,又感到绝望,始终在崩溃边缘徘徊,还好最后所有的问题都得到完美解决。当作品最终完成时,我心里五味杂陈,历史与今天交融、困难与惊喜同行,这件作品对我来说,已经不只是一件作品了,它是我的故友。我对它是如此了解和熟悉,我希望它能够提醒人们记住为新中国作出贡献的雕塑界先辈,并铭记他们所雕塑的那些英雄人物和历史故事。

作者简介

李震,201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第二工作室,获学士学位,201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获硕士学位,2015年至今任教于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9USnuIbPoUk8Bs6qUKTZKrxtJTq49Hjy2rP5ZFVB.jpeg

《折山入梦》 李小军 200cm×160cm 漆画

漆画《折山入梦》获奖评语:

广东漆画作者李小军所创作的《折山入梦》(200×160cm),大尺度的作品对于漆画绘制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幅作品在色彩上果断地舍弃了以往漆画追求复杂视觉表达,在这幅作品中画面运用了大面积黑漆及暖金的背景颜色产生了鲜明的对比,作者运用漆灰刮涂通过厚薄凹凸的块面产生节奏变化,自然天成,达到完美的融合,扩大了视觉的冲击力。作品不同的凹凸块面通过光线的折射产生了丰富的绘画效果,突显了漆媒材的语言特点。这件作品充分的体现了作者对作品的整体把握对和画面的驾驭能力。作者通过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体悟、有效的将自然进行艺术的转换,利用了单纯的结构性的平面表达加强了画面的现代感。这幅作品独特魅力在于强化了漆画的综合表现手段,结合了材料的厚重的肌理及质感,突显漆画艺术语言纯正表达,探索着当前现代漆画创作的方向,它是作者多年来在漆画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民族性、意象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作品造型汲取了秦汉石刻雄浑质朴的气象,融合了传统图形元素和现代构成图式,明暗色调表达层次丰富,技法材料应用简约精微,画面凝练出崇高静穆的气息,传统文化的内涵,充盈饱满的艺术形式及创新精神在这件作品中得到充分发挥,是近几年全国性大展中难得的优秀作品。特别是对于传统漆画,以往获奖作品题材形式都过于保守。这幅抽象题材的作品获奖,代表着全国美展在漆画艺术学术探讨的开放性以及漆画艺术形式多元的包容性。(中国美协漆画艺委会程向君)

李小军:以漆书写艺术篇章

漆画作为一门既年轻又古老的绘画品类,经历了一个与众不同的成长过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之后,创作理念逐步从保守走向开放,通过大胆吸收、借鉴其它画种的优点与长处,更加具有时代精神、民族气派、地域特色。如今,漆画艺术创作题材日渐丰富,已呈现出具象、意象与抽象等多种艺术形态,全方位地表现出漆画作为一门纯艺术绘画形式所应有的状态,并彰显出时代性、民族性、本土性等特色,融入了现代人的精神情感和审美风尚,成为一门现代艺术的标志,为新时代美术事业的繁荣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漆画《折山入梦》在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获得铜奖,它是我多年来在漆画创作中关注时代性、民族性、意象性的一个阶段性成果。作品以山和折线为创作题材,采用纪念碑式的构图,以平视、层叠、剪影的传统造型手法,把山型概括为简约粗犷、雄浑有力的图式,把折线根据山势塑造得简洁有力,使二者有机融为一体。在材料技法和色调上,采用了大漆、箔料、蛋壳、堆灰、平涂、皱漆等。首先利用大面积反复髹涂、推光揩清后的黑色作为画面的基调,凝练出静穆的气息,和山形的粗粝漆灰造型、银箔罩染后的一抹亮色形成强烈的对比,通过明暗色块的反复层递加强了空间的表达,丰富了画面的细节,同时也彰显出漆画特有的气质。总之,《折山入梦》以自然为表现对象,汲取了秦汉石刻雄浑大气的艺术基因,以现代的造型手法和意象表现,礼赞人类开天辟地、气壮山河的勇气和创造与梦想的永恒主题。

漆路漫漫,我将继续砥砺前行,以漆书写我们伟大时代的艺术篇章。

作者简介

李小军,男,1974年生,广东丰顺人,1997年广州美术学院教育系装饰艺术专业本科毕业,2007年广州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硕士研究生毕业,2011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画艺术创作语言研究访问学者结业,2016广州美术学院中国写意油画高级研修班结业。现任肇庆学院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教授、副院长、学术带头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广东省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委员,广东省青年美术家协会漆画艺委会主任,肇庆市第十二届西江拔尖人才。

Wt6bCMjFRsazG2W2RgTXoKLCqMLeOz7lAJj3I2Qf.jpeg

王杰 《暧昧》 陶艺  80cm×70cm×50cm浙江

陶艺《暧昧》获奖评语:

王杰的作品《暧昧》使用陶艺最古老的泥条盘筑技术,并将陶泥材料改为瓷泥创作,型制硕大,整件作品将盘筑的语言用到极致,高超的技艺形成单一而又富有魅力的质感肌理,视觉新颖而“传统”。作品没有作简单的容器性处理,而是在容器的底部中心出人意料的生长出一个“喷泉”状的形态与外围器口形成呼应,使作品的内外空间具有巧妙的视觉互移,也使作品在容器与抽象雕塑中进行了转换,独特的侧陈方式丰富了作品的光影,也强化了泥条编织语言的“文学性”。此件作品在激活陶瓷古老技术并融入个人新的审美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体现了材料与技术与人的相互自律又自由的多重表达。(中国美协陶瓷艺委会)

王杰:《暧昧》的创作过程是我对自身的磨练

2017年秋,雅克·考夫曼教授来中国美院开展大地艺术课程,促使就读陶瓷艺术专业的我开始思考工艺、技术以外的东西。在自然环境中,材料、人与空间的关系构成了作品,作品的形式与材料承载着精神力量,特定的空间环境与作品关联,并共同形成能量场域。视野在广阔空间中探索,身心在体会环境所带来的能量,至此,手之所动则不局限于材料及材料所限的工艺技巧之中。物质,或许有其精神性层面,尤其是生命能量,并在空间中释放、展现,这是我想探索的方向。

我希望通过更加纯粹、感性的创作方式,利用陶瓷本有的特性来传达出我与作品的精神能量。陶瓷艺术的创作,即是手的创造力的体现,而手随心而动。泥料与手最坦诚的接触过程中,手的任何触动与变化均在泥料上留下痕迹,因此我使用陶瓷成型手段中最为古老的成型手法——泥条盘筑,作为创作手法。这是陶瓷泥料独有的成型方式,以此来体现陶瓷物质特性,同时,泥条盘筑是手与泥最直接触碰的创作方式,在盘筑的过程中,通过手的盘捏,点与线逐渐构建出作品的空间体量,这是形成我作品的基本方式。

我思考过严密的细胞结构对生命体形成的意义,无论是扭曲、散乱的树木杂草,还是形态各异的昆虫动物,都是由大量紧密细胞结构以及其精细的连接关系来支撑构建。可是,生命能量总是会使人处于一种感性的、动容的,令人内心情绪翻涌的状态,从而叫人常常忽视了理性的力量,将强烈的、激荡的情感迫不及待地透过材料与工艺肆意泼洒,而并没有通过合理、适当的方式和脉络去输出情感,为满腔的思绪打开恰当的出口。基于此,我尝试模拟类似僧人念珠式的忘我创作状态,又如同3D打印机一般的机械性工作原理,通过大量重复性的、机械性的盘筑与点拓动作,在盘筑作品造型的同时,形成点线层层叠加的肌理效果,如同鳞甲,相互支撑。我以此方式,在耗时耗力的前提下试图冲淡我对物质本体的关注程度,包括材料与我个体,同时,作为生命体的我并不能如同机械程序一般量化每个动作的力度、角度、位置等,所以我的手对每个点的控制必然产生不可控的细微误差,这些细微的误差在作品体量生长扩大的过程中被逐渐放大并形成作品独有的不可预料的自然形态,伴随着形态的生长与空间的构成,我个体的手的精神性在作品身上得到释放,与作品共同产生独特的精神能量,而这能量也随着作品的扩大态势而向外释放,与外部空间形成对话。

创作《暧昧》的过程是我对自身的磨练。由于该作品的创作方式与体量所产生的高强度工作量,迫使我通过沉浸式的创作状态,竭尽全力地让身体疲劳,在身体疲劳麻木过程中,手在逐渐以身体本能而运作,于是属于我个人生命体的精神能量不再只是扮演着创作主导、支配的角色,而是与材料共同协作、生长并相互感受。在这个过程中,我甚至不需要大量地主观控制造型与体量的变化,而是配合其扩张态势,辅助其生长成型。

这是一个暧昧的过程,是我与作品默契形成的过程,我不需要运用过多技术、工艺与工具、器械来迫使她改变增长的态势,是单纯的我与作品交流对话的过程,是我与陶瓷材料相互配合的过程,这也是我想继续探索的方向。

作者简介

王杰,1993年出生,浙江温州人,2016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设计专业,获学士学位。2019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陶瓷艺术方向,获设计学硕士学位。

s2nc83GCpmP2HZMog08CAtAtPPSaAWjQyXsBB4IE.jpeg

史国娟 段劼 贾昆 史爽 曹大力 褚黎明 郝一璐 梁雪蓉 林美淇 张蕾 苏大伟 高凌波 董玉波 李姝 赵冰瑶 《生生不息》 动画

获奖评语

水墨动画片《生生不息》以松鼠一家为线索,刻画了东北地区四季分明的大自然中生命间和谐与共生的图景。松鼠作为大森林中美丽的精灵成为片中的主角,通过他们的灵动活泼的习性展现出生命和爱的价值传递。主题鲜明深邃,把生生不息的精神转化成了人之爱、国之爱和民族之爱。作品以中国传统的水墨写意画为表现形式讲述颇具传统文化内涵的故事,表达了人们积极向上的奋斗精神,彰现了中国生生不息的民族原力。这部动画片每一个场景都是一幅出色的水墨画,笔法虚实相生。长白山的巍峨庄严和林海雪原的苍茫辽阔,浓郁的地域特色,天地与立、神化攸同的劲健精神,带给观众以雄放而壮阔的寓美语感。作品将水墨创作实践经验应用于动画片创作中,使片中的形象呈现出浓郁生动的传统国画特征。音乐、背景声效与画面结合,栩栩如生,充满激情和艺术表现力。作品以小见大,寓意含蓄,化繁就简,充分体现了中国水墨画艺术和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中国美协动漫艺委会)

史国娟:松鼠一家的动画故事

一、坚持地域特色。我从事中国画创作多年,尤其在花鸟画的创作中有较深感受,一方面,不断向古人学习,探究中国传统文人绘画的精髓;另一方面,不断向自然学习,以自然为师,和自然对话。在题材上我一直根植北方文化,围绕东北长白山文化地带探索多年,对长白山地区的人文历史、自然景观、生态样貌有了大量的创作心得,歌颂家乡的风土人情成为我一直以来的夙愿。在花鸟画创作中一直侧重长白山特有的雪景、松树、松鼠题材。松鼠在我的作品中不仅仅是长白山特有的动物,更是森林中的精神和灵魂,在画面中形成别致的形神气韵。“以笔墨之自然合乎天地之自然”,多年的创作实践让我从传统的笔墨语言中寻找到了新时代艺术语言。地域文化养育了我,给予了艺术的力量。以中国水墨的形式创作具有东北地域特色的动画作品,用现代动漫技术转换中国传统文化的内容一直是我的研究方向。

二、主题鲜明深邃。“生生不息”是我带领项目团队成员一起完成的科研创作项目。老子《道德经》中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思想揭示了天地万物的流动、运化、生生不息的人与自然的共生规律,这里面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源远流长,这是中国哲学关于本源问题的论述。而在现实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中,这种天地运化、生生不息的精神被逐步转化成了人之爱、国之爱、民族之爱。基于这样的创作理念,确立了《生生不息》这部作品以国画水墨写意为主要表现形式,以吉林长白山地域中丰富的自然生活为表现题材,通过充满寓意的抒情创作手法,表现自然界中生生不息的博大生命之道,以传统艺术形式来颂扬中华民族博大仁爱的民族精神的尝试,也表达了对美好时代的尽情讴歌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三、把握美术、音乐、剧本原创。在短片创作中注重三个方面的表达:其一,对环境的把握。片中重点表现了长白山的巍峨庄严和林海雪原的苍茫辽阔,那种荒荒油云、寥寥长风的雄浑气魄,那种天地与立、神化攸同的劲健精神带给观者以雄放而壮阔的视觉感受;其二,以松鼠一家为线索,刻画了在四季分明的自然界中,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生存状态。松鼠作为森林中最美的精灵成为片中的主角,通过它们灵动活泼的习性反映出生命的价值和对爱的传递;其三,坚持多个原创点的有效结合,从美术原创中获得动画原型是这部片子的关键。在这部作品中我将水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应用到动画创作中,赋予对象更加准确的个人绘画风格的呈现。在音乐方面,强调用音乐的变化表现长白山四季和故事情节。削弱音乐特效,强调在自然界收集的多种声效的艺术表现力。注重声画对位,背景音乐、声音及声效与画面完美结合。除此之外剧本原创也保证了作品以小见大、寓意含蓄、化繁就简、朴素自然的基本创作理念,这种创作理念正好符合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彰显了中华传统文化在动画中的呈现与传播。

四、传统绘画与新传播形式相结合,讲好中国故事。今天是富媒体时代、全媒体时代、微传播时代,这个时代的媒体具有便捷、交互和实时的特点。《生生不息》运用传统中国水墨语言形式来表达故事,既体现其语言的多样性,又显现了文化多元表达,起到对中华文明的传播作用。当然,作为一个多元审美环境下的动画片,观众的审美要求不断提高,多学科交叉、跨学科通力合作就显得尤为重要。《生生不息》从语言形式到传播形式,都是在用中国式的语言讲述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就是用中国语言形式,阐释中国积极向上的精神,表达中国审美价值,展现中国生生不息的力量。

作者简介

史国娟,吉林艺术学院动漫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曾为长春电影制片厂美术片厂导演。1985年创作长影第一部剪纸动画片《脱险记》。

bQV2LY0UVWphvETWSwhOMYA1Qtqwmwi93n3C55az.jpeg

李非 《我的姐姐》 连环画

连环画《我的姐姐》获奖评语:

李非的《姐姐》取材自她自己的家庭生活。她的姐姐是一名唐氏综合征患者,虽年逾四十,但生活依然不能自理,智力也只相当于3岁孩童。李非这套作品,表现手法极为朴实,但却不乏感动人心的温暖力量。她选取的是她最熟悉的姐姐的日常生活。在表现姐姐与父母的互动时,人物的肢体动作并不复杂,但是在细节处理上非常到位。家里常见的摆设,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甚至有些破旧的家具,都极具生活气息。画中人物的状态也非常自然亲切,躺在床上读报的父亲有些干枯瘦弱,但并不让人感觉焦虑,彷佛就是邻家的老人。忙碌的母亲也是神情泰然,看不出任何对生活的抱怨。画中还有作者自己,就像普通家庭的女儿,一切的负担都是自然而然,算不上命运的馈赠,也不是天将降大任。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平静地接受了生活的安排。患上唐氏综合症的姐姐一派天真烂漫,无忧无虑。作者在其中一幅的背景中还画了儿童画,用近似旁白的形式展现了唐氏综合症病人的内心世界。作品取材独特,表现手法上个人特点十分鲜明。在非传统的构图中,留白运用得十分巧妙,画面节奏张弛有度,是难得的优秀作品。(中国美协连环画艺委会)

李非:连环画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

我的姐姐长我四岁,是一名二十一三体综合征(俗称唐氏综合征)患者。百度对其的定义如下:“又称先天愚型或Down综合征,是由染色体异常(多了一条21号染色体)而导致的疾病。60%患儿在胎内早期即流产,存活者有明显的智能落后、特殊面容、生长发育障碍和多发畸形。”

从小到大,眼看着我的姐姐从姐姐的角色变成同龄人,又变成妹妹、小妹妹,最后变成宝宝、小宝宝。她的喜怒哀乐、她的成长老病我都参与其中。我一直有一个强烈的愿望——想把姐姐的故事分享给大家,希望更多人了解这个人群,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给他们更多的关注和关爱。

终于,第五届全国架上连环画给我了这次机会,而且是一个以绘画为主,结合文字的更直观、更有感染力的表达方式,这就是我的圆梦时刻。

进行《我的姐姐》这套连环画创作时,我喜忧参半。喜是有这个好机会,而姐姐就真真切切的在我的生活中,我能更好的体会其中蕴含的感情,更容易把控全局;忧则是因为姐姐受到疾病的影响,无论是她的面部表情,还是肢体动作,都比较单调呆板,加之活动场所受限,素材选取就比较困难。终于,克服了困难,历经了大半年的时间,最终成型了这8张构图的初稿。

我希望用黑白灰的色调展示出一个斑斓的世界。这套作品不仅可以展示出父母、姐姐的日常生活,也可以表达出姐姐的内心世界、她对生活的憧憬和渴望。希望评委老师和各位观众在观看我的这套作品时,不仅仅是评价它的艺术价值,也可以暂时走入姐姐的生活,成为她的一位来访者,与她的日常生活拉近距离,更直观地了解她真实的生活状态,了解这个群体的生活状态。

连环画是一种贴近生活的艺术形式,是陪伴很多人成长、人们喜闻乐见的绘画形式。回顾这几年连环画的创作,紧迫和充实是最大的感受。紧迫既是精神上的,也是时间上的。而充实却让我的心境在这个浮躁的社会中获得平和、安静。我何其幸运,找到了学习上的良师,找到了想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就像茫茫黑夜中出现了一束指引我前行的光,我现在依然在绘画这条道路上踯躅前行,但我知道这是我会永远坚持走下去的路。

作者简介

李非, 1978年出生于辽宁沈阳。毕业于沈阳师范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研究生在读,中国美协会员。

UooI2i6aAUu90rCy0dOQoWQmjIA9duiZTidLWxTR.jpeg

徐小鼎 董雪凌  《阿弥陀经》 书籍装帧

获奖评语:

这是为一部为佛经而设计的装帧作品,它采取了一种极简的表现方式,充满了禅意,给人庄严清净的感受。佛经里的文字和图像得到了有机的结合,这种结合并不是插图与文字的关系,而是体现文本内在概念和设计的整体内涵上。

作品充分利用了书籍的内部空间,使这本书在翻阅初始并不是一目了然的,具有一种神秘感。而翻阅的过程成为寻求答案和理解的过程,并以此构成了作品的基本特色。作品既是一本书籍,也是一件具有独立构想的艺术作品。它需要具备书的基本概念和特征,需要有成书篇幅和翻阅的手感。又不同于一般的出版物,它是设计者以书籍装帧一般原则为基点,通过艺术的想象力和创新性,通过设计构想的不断完善而手工制作完成的。

整件作品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韵味,这不仅仅体现在装帧工艺、字体、绘画等具体形式上,更主要体现在作品内在气质和精神内涵上。该作品属于专业的青年书籍装帧设计者以创新思维构想的成功的实验性作品。(中国美协插图装帧艺委会丁品)

徐小鼎 董雪凌创作谈:一次匠心的修行

《阿弥陀经》是一本全手工制作的艺术家手制书,其灵感来源于中国书籍装帧艺术和传统佛教石窟中的造像与壁画。作品运用手工装帧、雕刻和绘画相结合的方式,力图在书籍不大的方寸空间内展现出具有历史感和叙事性的宏大场面,并将文本和图像在书籍作品特有的翻阅过程中进行有效的融合。

作品的封面材质采用手工染色的麻布,内页选择专用版画纸,佛像运用天然矿物质颜料进行绘制并用中国传统的锁线装进行装帧。作品文本来源于佛教典籍《阿弥陀经》,经文讲述释迦摩尼佛为座下弟子描绘阿弥陀佛所在的西方极乐世界种种美景的故事。整本艺术家手制书正文共计100页,除第一页外的每一页皆有一尊手绘佛像,共计99尊。《阿弥陀经》的文字内容依次印制在每一内页靠近书脊的位置。作品运用雕刻的方式将手工绘制佛像置于一个个宛如菩提树下的“洞窟”之中,其图示语言来源于克孜尔石窟特有的菱形构图布局。由于书籍本身的结构和空间,第一页可以看到所有99尊佛像,而这些佛像居于深度不同的99个“洞窟”中。这一页再现释迦摩尼佛讲经授法的道场,佛祖居于正中,也是“洞窟”雕凿最深处(第100页),其余众弟子们深处不同的“洞窟”中(不同的页数),环绕其旁听法。在书籍翻阅的过程中,随着页数的增加,内页中所能见的佛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一页佛祖本尊水落石出。这一页表现释迦摩尼佛传法完毕后的场景,听法结束,弟子们纷纷离去,而传道完后的佛祖则依旧在此思考与冥想,正所谓“闻佛所说,欢喜信受,作礼而去”。

此次创作过程是一次匠心的修行,让我们体会到了“工匠精神”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性,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不断探索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代艺术设计相结合的道路。在作品中我们力图将传统的工艺、绘画方式和装帧手段以新的艺术语言进行呈现,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强大的生命力和丰富的可能性。书籍装帧艺术和佛教壁画艺术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同时,两者也都是不同文化交流与融合的见证。书籍搭建起文化传播的桥梁,而如敦煌、克孜尔以及云冈这样的佛教石窟则是民族融合、文化交流的见证。在新时期,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与时代发展相结合,进行有创新性的转化,是伟大时代赋予每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也是中华民族文脉传承、生生不息的象征。

作者简介

徐小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助理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5年毕业于中国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6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获博士学位。

董雪凌,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研究生。200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获硕士学位。2017至今为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博士研究生。

nEcY91SO2oN1vTyfQCHoVIujuzmoLxmegtQ2LtZj.jpeg

常瑞红、李晓梅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 工艺美术

艺术设计《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获奖评语

中华饮食文化最重要的特色是“礼”。渗透在中华饮食文化中的礼貌、仪节、伦常之礼,都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以外的精神内涵,影响和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作品《合礼之器》站在对现代生活方式反思的角度,运用“藏礼于器”的传统造物智慧,倡导食具设计体现中国式家庭分餐礼仪和伦理观念。

中国式家庭分餐制,能有效地规避现代合餐生活中“礼”的缺失、饮食的无度、食物资源的浪费、饮食卫生的隐患等弊端,传达一种科学的用餐理念,提倡环保、节俭、卫生以及营养合理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该作品以中国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基础,针对老人、成人与儿童需求开发功能各异的六个套系、共计106件器物,从漆器的实用性出发,使漆器重新服务于社会生活。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以木为胎,运用天然大漆材料,采用木胎裱布及晕染的传统漆艺技法进行制作,造型、色彩简洁明快。作品以中国传统经典器型为基础进行当代设计转换,使其在形态与色彩等方面更加符合当代审美特征。作品无论在器物形态设计上,还是在饮食文化的挖掘表现上,都体现出藏礼于器、道器并重等传统造物观回归当代生活视野的独特价值和艺术魅力。(中国美协工艺美术艺委会秘书长孙磊)

常瑞红  李晓梅:漆器 倡导现代的生活方式

一、创作思路

饮食乃是礼之本源。《礼记·礼运篇》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汗尊而杯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礼”有多重含义:礼貌之礼、仪节之礼、伦常之礼,无不是协调、沟通和规范人与人的伦理关系,这种观念对饮食行为的渗透和主导,使得有限的口腹之欲寓有超乎具体物质享受的精神内涵,拓展了饮食活动的社会价值和功能,由此衍生出多姿多彩的内容是中华饮食文化与世界各国相区别的最重要特色。创作者对于现代生活方式进行反思,倡导中国传统家庭用餐礼仪和伦理观念。

中国传统就餐方式有分餐制与合餐制。就餐方式的变化不仅是生活方式的简单移易,而且与社会发展、生活习惯等有着密切关系。传统合餐制在现代生活中的弊端已日益显著,“礼”的缺失、饮食的无度、食物资源的浪费、饮食卫生的隐患等。通过“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设计提倡分餐制,这样能够相对有效的规避上述的弊端。通过作品传达一种科学的用餐理念,提倡环保、节俭、卫生以及营养合理搭配的良好饮食习惯。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秉承设计服务生活的创作理念,专门为中国家庭而设计。作品以现代家庭结构和饮食习惯为基础,包括老人、成人与儿童等和而不同的6个套系,共计106件器物组成,每个器皿的造型依据其功能而设定。

二、作品创新点

漆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8000多年的悠久历史。秦汉时期漆器曾一度取代了青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广泛应用于衣食住行等方面。时至今日,漆艺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漆艺更倾向于艺术表现和装饰趣味,但作者认为实用性仍然是漆器的本质属性。“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立足现代生活需求,从漆器的实用性出发,使漆器重新服务于社会生活。

饮食器具是审美需求和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大漆材料具有抗菌、防腐、耐热、轻便、质地温润、工艺精致等优良品质,是制作饮食器具的天然良材。“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以木为胎,运用传统大漆工艺进行制作,造型与色彩简洁明快。作品在器型的设计上以中国传统的经典器型为基础进行当代转换,使其在形态与色彩等方面符合当代审美特征。作品的设计与制作运用天然大漆材料,采用木胎裱布及晕染的传统漆艺技法,引领传统文化在当代社会生活中的回归。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属于日用品设计,它更加适应于现代生活方式,贴近现实生活,并且在制作方式上可以进行小规模量化生产,具有普及的可能性。

三、创作历程

“合礼之器”大漆饮食具作品的创作从构思、设计定位到制作完成历时6个月,是师生共同努力及多方配合的结果。其具体过程包括器型的设计、绘图、木胎订制、木胎固封、补木地、裱布、修边、木胎找平、洒粗灰、通刮细灰、下涂、中涂、上涂、髹饰(晕染)、打磨、抛光、揩清等工艺步骤。

大漆材料的品质至关重要,选取、调制品质好的漆材是作品成功的保障。此作品的创作过程中,所有的色漆都是经过我们亲自研磨调制而成。制漆的过程需要不断调试才能最终使色漆达到细腻温润的效果。此外,每个工艺环节需紧密衔接才能保证作品的顺利完成。木胎的制作是本次创作中的难点之一,如果有好的木工师傅制作底胎则事半功倍,反之则事倍功半。

通过本作品的创作充分感受到工艺环境的重要性,做漆不仅仅是其工艺本身的问题,还包括大漆的生产与销售、相关材料与工具的研发、木工艺的跟进等环节的配合,工艺链条上的各个相关环节协调发展才是一项工艺发展成熟的基础。

作者简介

常瑞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副教授。2001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漆艺专业,获学士学位,200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材质语言研究,获硕士学位。

李晓梅,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讲师。2004年毕业于西安美院,获学士学位,2011年毕业于景德镇陶瓷大学,获硕士学位。


关键字: 内容标签:,雕塑,画面,艺术雕塑 画面 艺术
下一篇:巫鸿:“星星1979”一个关于展览的展览_星星美展--美展-艺术-中国||上一篇:松美术馆赵赵个展“绿色”_从传统到当代的“无界”穿行_当代艺术-松美术馆-赵赵--美术馆-作品-唐人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