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开幕式现场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简称“全国美展”,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参与范围最广、作品种类最多、最具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国家级综合性美术大展。始创于1949年,一般每五年举行一次,至今已走过70年历程,之前共成功举办了十二届,展出的作品代表了国家美术创作的最高水平。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主办单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这次展览是对新时代全国美术事业发展成就的全面检阅和整体展示,集中反映了五年来全国美术界的创作成果。
四川美术馆外部
2019年9月23日上午,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省美术家协会承办的国家级最高水平版画作品展“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在四川美术馆开幕,一大波优秀版画作品及馆藏精选作品随之揭开面纱。
版画是历届美展的四大画种之一,四川也是美术大省与中国现代版画创作的传统强省。本届全国美展四川展区展出了340件版画作品,其中获奖提名作品9件,进京作品31件,入选作品300件。四川版画在本次展览中共有29件作品入展,其中获奖提名作品1件,进京作品5件,入选作品23件。除四楼藏画厅之外,四川美术馆其余5个展厅全部用于展出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主持
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致辞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致辞
冯远主席、甘霖部长、迪安主席上台在大屏幕上按下手印,共同为展览启幕
开幕式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副书记、一级巡视员陶勤主持,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组委会主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相继致辞,随后冯远主席、甘霖部长、迪安主席上台在大屏幕上按下手印,共同为展览启幕。
“全国美术作品展览是对新中国各阶段美术事业发展成果的集中展示,是见证中国历史变迁、走向复兴进程的图像记录,是展示优秀作品、推出美术人才的重要平台,对普及美育、推动中国美术事业繁荣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开幕式上致辞时表示。
在他看来,参展作品题材丰富,版种语言丰富多彩,展览面貌蔚为大观,堪称对五年来中国版画艺术的整体检阅。“这批作品鲜明地展现出广大版画家的时代意识、文化自信和创新精神,致力于重大历史主题和现实题材创作,多视角表现劳动生产和家园建设,同时极大地拓展了版画形式语言,从刀笔刻画到运用综合手法,从融合科技到创新传播形式,都彰显出新时代中国版画在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上长足发展,具有世界性的水平。”
展览现场
340件版画作品生动传神、精彩纷呈
共和国70年的韶华成为了此届全国美展版画作品共同聚焦的一种审美视点,表现当下现实的创作无形之中都具有历史的记忆。初艳淼《守夜人——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傅洁《共和国之星》、周蕴智《铁马冰河伴青春》和王连敏《顶光》等作品,以凝重的深色和铜版、水印木刻细微的语言,将人们带进从新文化运动传播马克思主义而开始的中华民族觉醒与奋斗的历史。
获奖提名作品 《守夜人——纪念新文化运动100周年》 初艳淼 水印木刻
进京作品 《共和国之星》 傅洁 黑白木刻
进京作品 《铁马冰河伴青春》 周蕴智 铜版
进京作品 《顶光·1921》 王连敏 铜版
获奖提名作品 《金秋时代》 沙永汇 套色木刻
进京作品 《窥里观外组画》 王宇 铜版
进京作品 《听见草原——聚焦》 胡日查 套色木刻
沙永汇《金色年代》引发评委们广泛共鸣时,他们从此作中解读到的是老北大荒的开垦者再度回到北大荒时,是通过年轻一代的新北大荒人操作的无人飞行器在手机屏幕上看到的智能化管理的新北大荒。王宇《窥里观外组画》、胡日查《听见草原——聚焦》、安静波《可见性状态》、胡志敏《时间的形状》、王恒战《记忆标签——时空对话》等,都从现实的某个瞬间切入到历史场景或画面外让人想象的历史时空。
获奖提名作品 《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 曹丹 铜版
获奖提名作品 《向光注视组画》 张辉 石版
获奖提名作品 《时间·时间》 罗贵荣 套色木刻
获奖提名作品 《钢骨铁筋》 马力平 石旭 丝网版
版画语言的细微、精巧与厚重,使其在直接描写现实生活上具有独特的优势。曹丹《阳光下的大桥浇筑工》以铜版蚀刻形成的斑驳厚实的肌理,使这组大桥浇筑工的形象塑造显得坚实有力。而另一组人物张辉《向光注视组画》,则以石版画细腻柔和的语言刻画了都市白领的精神状态。罗贵荣《时间·时间》描写了高架桥上铺轨作业、在最后紧张合轨的情形。描绘建设者形象的马力平、石旭《钢骨铁筋》,则借用丝网对图像的真实转用以及近景与远景色层的极度差别,表达了作为钢骨铁筋的建设者所具有的“民族脊梁”的社会学意涵。
进京 《孔雀屏》 冷光冕 套色木刻
进京作品 《乡村舞蹈》 毕海强 套色木刻
京作品 《香格里拉印象收蔓菁 毛祥彦 套色木刻
进京作品 《截面之十六·广度》 朱健翔 黑白木刻
在现代乡村题材表现上,此届全国美展中的版画作品同样是丰富多彩的。这里既有冷光冕《孔雀屏》那绚丽多姿的山村色彩,也有毕海强《乡村舞蹈》那淳朴依然的民族风俗;这里既有毛祥彦《香格里拉印象·收蔓青》以极为写实的细微刻画展现了收割蔓青的现代耕作场景,也有朱健翔《截面之十六》对稠密的现代赶墟场景众多人物面孔的刻画。版画家的这些作品体现了他们对当代社会各阶层人物与各种生活现场的熟稔,他们深入其中并带着深厚的情感描绘他们的生活、塑造他们的形象,与他们感同身受地体察中国社会的巨大变迁。
获奖提名作品 《天眼》 周吉荣 杨山河 王霖 铜版
获奖提名作品 《上善若水——丝路文明》 徐娜 木口木刻
获奖提名作品 《瘦马 No.1》 侯炜国 版角料
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复评评委张敏杰谈到,自人类历史之初艺术就具有叙事性的功能,也只有叙事才能展现时代的新貌。“作为五年一届的全国美展在评选时有着更高的标准,作品应该有思想、有高度、有原创、有难度,并且有挑战。展厅的作品中可以看到艺术家们用版画这一特殊艺术语言对时代进行表达,这届版画的数量超过了往届,制作难度和思想语言表达上有了很大的拓展和提升。在版画的凹版、凸版、平版和丝网版这几个版种的制作精度上都达到了一定高度,并赋予作品思想深度。”
展览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林观看展览后观展体验、作品感受和今后版画的发展空间等方面表达了看法。“首先在展陈上可以看到四川美术馆所作出的努力,布展比较讲究。版画比较平面,观看需要靠近来仔细观看。展厅的灯光给了公众很好的观看方式。”在他看来,这件版画展总体而言作品在题材和内容上相对多元化,稍显平和。“题材上既有对于历史的描绘,也有对当下现实问题的刻画。版画历来有介入现实,反映现实,揭示真实的力量,在今天依然有着它的生命力。不同地域的特点形成了版画不同创作个性和风格的坚实基础。艺术作品作为艺术家个人创造力的呈现,与其所生活的环境、条件、时代有着密切的关联,在地性的表达是尤为突出和重要的,希望之后能够看到更多来自各个地区不同风格特点的版画的呈现。此外,在今天版画还是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恢复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表达当代人的生存体验和状态,才能够把版画推向民众百姓和市场收藏当中。”
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代大权作为本届版画展区复评评委表示,经过了主题、技术、画面审美构成等标准的考量后,展厅中的340件作品比较真实的反映了中国版画发展的现状。其中40件(进京作品31件,获奖提名作品9件)作品也集中代表了当代版画发展趋向,具有典范性。“每一届美展都是一次很好的学习、比较的机会,只有在更多元的比较下才能真实的看到存在和不足,从比较的结果上来认识不足,提高前行的信心,也是全国美展重要的意义。这届版画总体的发展比较平衡,发展进步的幅度和存在的问题同样明显,作品的精神品质和人物塑造能力以及内在张力略显不足。”
“作品的历史观念和正在发生巨变的时代不应该脱节,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是不可取的,应该更深入的强化作品的历史内涵。此外,强调当代构成的画面缺乏张力和语言自身的生动性,不能突出的表达主题和语境之间的关系。艺术家过于重视技巧和对画面的控制,必定会淡化对主题的深刻领悟和揭示,脸谱化也会让作品缺乏对人的个性的深刻塑造和领悟。”对于版画可以发展的空间和深入研究的方向时,代大权如是谈到。
在今天,与共和国相行的全国美展,尤其是版画展区众多版画作品,以一种记忆与现实相交错的叠合方式,让人们抚今追昔、展望未来。它们伴随着新中国诞生、成长与繁荣,始终以其丰富多彩的造型艺术见证着共和国发展、富强的峥嵘岁月。
“展中展”+论坛、讲座,多维度增强美展学术性
四川是版画创作大省,展览在成都的举办,对于推动四川版画的发展和全国版画家的交流,对于广大四川人民欣赏优秀艺术作品,激发创新创造热情,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文化意义。
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美术的发展,以“中国黑白木刻”著称的四川版画群体,继承革命时期的“新兴木刻”精神,在李少言、牛文、林军等解放区版画先驱的带领下,形成了以李焕民、宋广训、吴凡、徐匡、吴强年、阿鸽、其加达瓦为代表的创作梯队,从1949年至今成为影响中国现代版画乃至新中国美术发展的重要创作群体。他们创建的神州版画博物馆,是我国第一个专门从事版画收藏、研究、展览的博物馆,历史性担当起了中华版画发展史中重要作品的抢救和整理工作。目前,馆藏的国内外版画作品已达9000多件,是全亚洲收藏版画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与历史同行——神州丶版画博物馆馆藏精品展》现场
为增强此次版画作品展的学术性,四川美术馆充分利用神州版画博物馆丰富的馆藏资源,从万余幅馆藏作品中精选出30余幅有代表性的作品,在美术馆四楼藏画厅同期举办《与历史同行——神州丶版画博物馆馆藏精品展》。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现场
当天下午,“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版画作品展”学术研讨会和《家国视角与时代图像——全国美展语境下看中国现当代主题性美术创作》学术讲座也同期展开。
现场嘉宾合影
出席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美协名誉主席、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冯远,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中共四川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甘霖,四川省政府副秘书长刘全胜,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书记、厅长戴允康,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高中伟,四川省文联主席郑晓幸,四川省文联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平志英。四川省文联党组副书记刘建刚,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厅一级巡视员窦唯平,四川省文化与旅游厅艺术处处长徐红,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处长董竟成,中国文联美术艺术中心展览处康蕾,云南省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缪开和,云南省美协驻会副秘书长王凯骥,吉林省美协副秘书长高岭,清华大学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代大权,中国美院教授、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副主任张敏杰,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主任、《美术》杂志社社长尚辉,中国美协版画艺委会委员、重庆市美协顾问、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戴政生,四川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美术学院中国抗战美术研究中心主任、重庆现当代美术研究所所长凌承玮,四川美术学院硕士生导师,西安美术学院博士生导师,著名批评家、策展人王林,四川大学教授,上海美术学院教授,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院研究员林木,版画理论家、关山月美术馆学术策展部主任:张新英,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研究部主任、国家主题性美术创作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青年艺术发展促进会会长于洋,四川省诗书画院名誉院长戴卫,中国国家画院版画院副院长、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阿鸽,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名誉院长高小华,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主席梁时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杨梁相,四川美术馆馆长罗雪村,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原副秘书长、神州版画博物馆原副馆长王明月 ,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马晓峰、邝明惠、李树、李青稞、张跃进、姚叶红,四川美术馆副馆长刘克萍、龚仁军,四川省美术家协会顾问刘正兴、秦天柱、武海成、邓乐,成都画院院长张德才,成都师范学院美术学院院长邹艳红。还有来自中国文联、中国美协、兄弟省文联,四川省委宣传部、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等单位有关负责同志,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四川美术学院、成都师范学院等高校的艺术家、理论家和参展艺术家代表等。
据悉,本次为期一个月,将持续至10月22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版画,四川美术馆,中国美术家协会,第十三届全国美展,,中国,进京,展览版画 四川美术馆 中国美术家协会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中国 进京 展览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