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邢罡个展“元生命研究”在台湾开幕_邢罡-艺术家-书简-作品

编辑:裴刚 来源:雅昌网
 
  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荣幸地宣布,中国大陆的着名当代艺术家邢罡先生在台湾的首次个展,于2019年9月

9cKattnfV4MEonMurDJUa3ubGtqeILhCbSWy54O6.JPG

  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荣幸地宣布,中国大陆的着名当代艺术家邢罡先生在台湾的首次个展,于2019年9月21日在台南开幕,展览将持续到10月12日。本次展览的主题「邢罡:元生命研究」是邢罡先生参加57届威尼斯双年展的主题《元生命研究:地球书简》的延续。作品以地球早期生命为目标,以艺术的方式梳理了元始生命的进化歷程、以及对宇宙空间维的追问,生命、空间、存在、维度、唿吸、道场、母体、人类、文脉⋯

  本次展览的主办方是台南甘乐阿舍美术馆、协办方是澐极当代艺术档案文献馆,同时得到:Force&Polaris艺术与建筑设计联合事务所、法国CONSON、韩国济州岛国际艺术中心、亚洲艺术研究院、北京儒石文化,福建厦门百江集团吴光淼先生、台湾大亿企业集团吴俊郎先生、台湾收藏家蔡有仁先生的鼎力支持和热情接待。

LedUFgw4kY5IFdsbXjC2l2oi8ClVJ3UiWqj7Fyb7.jpg

《元·残余物2013-2015》700x70cm,宣纸&特製墨,2013-2015

  张子康先生在2015年、2017年的两篇学术文章「邢罡个案研究」中详细阐释了艺术家的探索歷程以及对于当代艺术发展的贡献。《被人类文明忽略的“元生命”史书——地球石简邢罡“地球书简文本”的个案研究(第二阶段2015—2017)》提到(节选):艺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明显呈现出多种层面的阶梯状;艺术创作中多元的成长需要,让当代艺术家历练成为一专多能的特殊工作者。邢罡把“地球书简”的艺术专案,逐步构建了一个“元生命”的艺术研究体系;把专案整体作为一件作品来看,是对艺术创作的重新定义。这些年,从他的“冰山”“宇宙剧场”到“元:残余物”,从“地球书简”再到“元生命研究”,几个系列的递进发展,练就了一个艺术家的敏锐洞察力和哲性思辨力。

z7yLVD0AAGCbYDlHbgdcB65dril8mUHGNVW9eZFl.jpg

《宇宙剧场·澐格》200x200cm,羊毛毡&特製墨,2013

  邢罡用了二十年完成的叁部曲,是由量到质的提升;但那个时期仍然属于收藏石头的爱好,与艺术无关。2012年5月的一次偶然,切入了艺术本体与当下文明关係的思维契合,亿万年前的生命演化与今天社会作用力下的节奏变革,邢罡把“收藏”转变为“艺术专案”开始实施;让藏在地表之下的“元生命”及残余的“地球身体”本身,与当下社会生命的既成因素发生“能量”的互感。近两年艺术家又大胆尝试创造了“地球石简”系列文本,让天然的规则岩石(天然具有规则平行线的等宽等厚度叠层岩)的天然美感,以简牍特有的东方编修方式呈现。

gTTwm5lzYVfymJ0BDtBKO84HdC3eCcvcepvk9Cpv.jpg

《皮上绘本·天圆》56x30cm,鹿皮&墨,2016

  “简”是中国古代文明记载文字的载体,造纸术发明之前作为主要的文献形式在中国使用长达千余年。关于“石简”,它却是邢罡以艺术的方式对话研究元生命的产物,是最早“生命进化”与岩石形成的共存体。艺术家创作编制的“石简”可翻阅、可舒展、可折叠的东方所特有的书籍形式,用二十多亿年前的塬生态古生物化石标本,未经雕琢修饰,被串联成简册,重新把生命的真正起源呈现。

mu3AgYyDGOPRAI8IlT2MPKbcjXBh8INoqEKgJSx6.jpg

 《自由体》37x45x5cm,不锈钢铸造,2006

  非常稀少的“元生命”标本与艺术家的思考、梳理编册行为、呈现方式以及无数世人的探奇、翻看、折叠、读阅,在无隔阂的碰触中发生了特殊的文本经歷;“元生命”的低等蓝藻、真菌与高等繁衍动物的对话、研究、兴趣、收藏、梳理......这应该可以称为最古老的具有真正“地球生命”意义的书籍,也恰恰是被人类文明忽略的精彩。

  岩之间的生命痕迹,以及这些岩石自然的直线构成的美感。逐步进入自然科学体系寻找线索,对那些细胞核、蓝藻、真菌的元生意义有了兴趣;在整个地球生命繁衍过程中它们属于低等生物,繁衍时间以数十亿计年且缓慢不显着。

kcq1FGQKGerm45AQg873p6Ptlwyd6eSS0G10ioMZ.jpg

《自由体》46x45x5.5cm,不锈钢铸造,2006

  “隐生宙”的生命存在具有神秘的色彩,肉眼视觉只能看到其演化过程中影响岩石成长的走向,以及生命残余后留下的残迹;即便如此,也能强烈地感知这不仅是一种能量,而是整个地球生命的鼻祖。邢罡通过绘画、装置、影像图片、行动传播、让世人参与对话的专案计画,以行动艺术的方式暗示和警醒人类对于生命基因的重视。生命延续到当下,基因传递、生命繁衍、杂交、克隆、转基因与非转基因,甚至奇异生物体的出现等,看似庞密飞速发展的步伐,其实在面对恒久稳定的“元生命”对话中,略显仓促。

  二十五亿年以来的生命繁衍脉络,蕴含着巨大的能量体,一直被忽略;艺术家意识到了它的重要性,对它们的兴趣不仅仅是作为存在岩层中的生命,与它们共生的是地球青春期发育的岩石,艺术家以比拟的眼光和哲性的思维方式,以艺术梳理的手段,让我们得以重新重视“元生命”的价值。

ayryCoWueAqbrqLDvKKHHqjPzadbE110bZaEvFEL.jpg

《地球书简·玉书》13.5x13x0.3cm,碧玉,2018

  实施“地球书简”计画的邢罡以“元生命”为地球生命的起点,“地球书简”与大自然、人类文明遗迹、文明进程中的代表性事件和建筑残迹、人类信仰的精神体以及当下社会分裂出的习性、崇拜、生存、战争、繁衍、基因、科学等多元事物的对话与互感。艺术家自身的行动轨迹,完成了推演“元生命”与这些时间、空间、地域、物质与非物质的直接间接转递关係。冰河封冻,是地球冰冷自我拯救;生命休眠几亿年而后的復苏,数个轮回的逝去,新的种群不断进化;大爆炸事件,生命种群的又可以绝迹;反反復复,周而復始,其实生命一直都没有消亡。

  两年间,邢罡以仪式般的对话与互动方式,带着“地球书简”走遍中国大部分的重要歷史文脉遗迹,与之发生接触式对话关係,且分别与当地对其感兴趣的学者、博物馆长、考古学家、地质学家、艺术工作者、收藏家、教师、居民、公务员、媒体乃至停下脚步的路人,分享阅读地球书简、交换艺术感受、分别探讨生命传序的生存环境及警醒人类言行的有效艺术行动。共鸣者开始认识“元生命”,开始关注生存环境,对自己的人生重新认识,以奉献的精神面对世界⋯

  艺术家踏遍全国各地、世界各国有可以追溯研究元生命的地域,这些足迹与艺术事件的发生有关,时间、空间、人群、事件、宗教信仰、基因传序等,更重要的是加入了社会学意义的对话和互位感知,是一个当代艺术专案的实施过程。在感受传承与残余的过程中生命和万物均各自转向了不同的发展方向,具有多元意义的生命细胞、基因物质无限且有序演化的路径中,看到了对未来生命体延续的希望和对有效繁衍及生存环境的警示与期许。

  古代帝王祭天封禅时所用的文书简札,有以玉为材,属于具有通天通神意义的简牍。邢罡2014年参加“新疆国际双年展”期间,深受玉文化的感染;近两年尝试以“玉”为媒介做了一些作品,比拟为“元生命”标本的玉简穿连在一起,以“元系列”作品及宣纸附着、穿孔系绳方式编纂的《玉札》。其内部物质偶发的象,外部影像文本及书写,记录和诉说存在当下的片段与价值评判,共同构成了玉在作品中迸发出的新价值。《地球书简:玉札》系列也暗喻了今天审美视觉疲倦下的人类,在极致美学和大众价值评判标準的多重条件下,各自追求的普世价值在“分裂与共性”的矛盾体系里内心纠结与挣扎,最终以“宏观读史”伴随“微观看世界”的价值统一来平復。

  邢罡作品《地球书简:天圆地方》是一组以表达对于“天问”的“方圆”对话,作品“天”部分是把昆仑玉串联,呈现一个圆形,以叁百六十度射线悬置于天井中;“地”部分为散落状、蕴含“元生命”的“隐生宙”标本方阵,形成一个神秘东方辩证哲学构成式的装置作品。天地间的能量变化有着密切的关係,天为阳,地为阴。两者相互感应,生成了天地万物,人的身体也是灵魂与物质共生的,是天地的精华所构成,被视为天地万物之灵,能够感通万物,所以古人讲“天人合一”。

  “天圆地方”是阴阳学的核心和精髓,是古代先哲们认识世界具有辩证法色彩的思维方式,“天圆”产生运动变化,“地方”收敛静止;从河图洛书中得以佐证。看了邢罡的装置作品《地球书简:天圆地方》便可一目了然;以当下具有多元维度思辨的生命体“对话”“元生命”,“天问”的东方哲学“对话”天际,其实也是对话人类内心的心域格局。艺术家以古今宇宙观的辩证统一、认识世界法则的思绪与践行,融会贯通。

  “元”是超越物质的,蕴含多维度空间的能量法则。石简自身就是生命的本体,属于宇宙家族中的地球身体。“元生命”“附着”或可说“共生”在石简的身体中,是宇宙意识中生命延续繁衍的萌芽阶段,一个阶段被残余、被消逝,新的运动、新的身体和新的生命蓬勃生髮,这即是演化的歷程。艺术家的宇宙意识观、普世价值观、生命本体论,感知到了这个层面的存在,对于“元生命”的艺术研究是有意义和价值的;这不仅是对艺术史的贡献,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让人类重新认识到了地球文明的元点。

lqZtCBROk9xiIL5eLUpFUL5sjq44SiYB3Ay8gAYp.jpg

GpANQj679ChkspGxP5P27lNYOFdzHS2UqoMgs543.jpg

Fl7DBigmxmzYo9w9kjz2wu7lBLoUT3MSc0MbNA6J.jpg

rRMBNG6mmhLjVogWBFKp3Ucmnipms5C7Ne12wQcA.jpg

展览现场

  张子康先生2015年9月19日的文章《由“元”残余物,看地球书籍》邢罡“地球书简文本”的个案研究(第一阶段2012~2015)提到:邢罡的艺术探索是具有哲学性的理性表达。

  纵观邢罡的探索轨迹,很清晰地看出作品之间的内在联繫和心歷演化过程,是在心灵的深处挖掘和穿梭。他的作品是有很明显的逻辑发生过程,“冰山剧场”时期、表达力量的“澐”时期,到关于“虚空”及“残余物”为主体探究的“元”时期,是一种意境现实与生活现实的剧场,逐步发展成一种宇宙意识。这就与当下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有了更抽象的“对话”。邢罡的创作其实就是一种修行,是在对自己不断寻求自我极致感官的苦修,向内不断的深,向外不断的广。

  从艺术家整体的语言呈现上,给人一种强烈的感受和意境表达,当代艺术需要这种衝击力。邢罡的作品中有细节;我从细节上能看到很多表像之下的东西,中国文化裡面很讲究这个。一件作品,呈现从微观到宏观的一个关係,从微观的处理然后扩展形成一个理念,形成一个整体性,我觉得他做得不错。一个心境、一种视觉,然后还加上他自己对整个中国文明体系的理解,在作品裡体现出来了。

  “元·残余物”,这种关乎东方“灵”的思考是从自艺术家的肉身直觉出发的,是现实中的人感知的灵。透过艺术家无意识的肌肉记忆所产生的物理变化、宇宙观变化、灵性感知变化,在精神层面的直觉中获得。这系列作品是作用力于宣纸,在上万小时的无意识地擦拓,和凭借肌肉记忆执行的“精神分析无限纬度”的捕捉。所呈现的是邢罡对于物本存在、现实的多维度及虚空能量的探究,也与东方意境有关。

  作品与精神主旨的关係,它仅是阶段的残余物,它是不断发生、不断演化历经岁月后,由厚变薄、由薄变残、由残变尘、由尘入空、虚空能量的无限探寻。当作品逐步消解图形本身的“象”时候,其实是进入了另一个“场”,即这种靠意识感知和思维触动的另一个层面。艺术家通过“残余物”,这个当代艺术史中从未有人触及的“残余物”在捕捉和探寻这种充满宇宙间或可见或不可见的虚空能量。残余物是一个阶段的果,却又可以是正在发生的因,回归元的轮迴。邢罡自悟:“万象歷久而入空,终归为元。”这裡的“空”即是成为的残余物,却充斥了不可见的虚空能量,最终归为元初。

  修行者的修,是遁入“空”的遵循建构;艺术家的修,是践入“空”的自我建构。

  邢罡作品中的“境”,即是自我建构的产物;在这个过程中,与其有关的一切即成为了参与者,在无意识状态下构成了“空(虚空)”。在展览中观众看到他的作品,在他看来不是作品,而是“修”的残余物。残余价值的存在是“物”被“精神”分解的过程。

  “元古宙”,即生命初始的代名词。从这个时期,地球才开始变成一个生命存在体。作为一个生命体,它日常的新陈代谢即是火山运动和不同程度的爆炸,沈积后的残余物在艺术家的创作裡被有序地呈现,这是整个球体的阶段“日记”。元古宙被称之为“最早的元生命期”。

  在邢罡的《残余物:元古宙》系列作品中,出现了这种典型的页岩叠层石——“地球书籍”,真实纪录了歷史发生的一切变迁与沧海桑田。它由火山灰亿万年来的逐层沈积而后经歷石化过程,成为岩页,而后又逐步被时间、板块碰撞、地质成矿、冰河期、解冻期、海水浸泡、微生物入侵、自然风化等,无数次地、无休止地分解着,最终又成为了元初的尘埃。

  在《元古宙》的作品中,叠层石标本是地球形成的“残余物”。地球的成长过程中这些“残余物”也在经歷着亿万年的洗礼和性状的转变,这不仅仅是亿万年前的残余,而且是持续发生变化的残余过程。多年来,邢罡收集整理了大量的标本,超过1700块“元古宙”时期的地球早期标本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体量。并把它作为一个时间的痕迹来参与当下,这些标本又与艺术家发生了碰触关係,渗入了艺术家无意识的思维作用力,形成了它的残余价值。被艺术家收集的部分与置于自然中被风化的部分,会有“残余”进行方向上的不同或路径的转折。

  邢罡把这些叠层状的地球标本按塬有的形成状匯编成了“石简”,既可以打开、又可摺叠的“地球书简”。其实是剥开了这几片岩层临近几万年地球运动规律和板块形成的时间表,是把地球成长早期的生命标本,与当今探求生命存在的价值和形成意义的无意识梳理,意外地呈现了微观的“隐生宙”地球身体的魅力。艺术家对石头的兴趣导致其有意识的收集,与他无意识的梳理,呈现了“残余物”作为“地球书籍”的美感;这个从有到无的“意识转变”,与从地质表面到展示空间“维度转换”之间,耐人寻味。

QDLO8PwH85tFNKjRvPXY7bwFFPV4HYRoBIDwr8KA.jpg

KiROI3D6L4KhFwEer7yoD60RDjCQ3lqBPiyKMrvC.jpg

CCEsePQO4GbhFXA2au0P41vGZXpZe5lWYCtD7Ih7.jpg

zzG2l0SFQpnrYqvOtBckTPTsMCmmYgVeeM3U62YI.jpg

展览现场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家,书简,作品,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邢罡,艺术家 书简 作品 台湾甘乐阿舍美术馆 邢罡
下一篇:金山意库“9×9|原生:重庆建筑工作室邀请展”开幕_原生:重庆建筑工作室邀请展-建筑工作室-重庆金山意库创意重庆大学-城市-口重||上一篇:瓷言众生_泥塑百相:颜松柳陶瓷艺术作品展在京闭幕_雕塑-颜松柳-作品-东西-艺术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