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区复评工作在河北廊坊举行。参加评选的有:复评评审委员会主任范迪安、徐里,副主任马锋辉、谭平,委员(按姓氏笔画排序)王春辰、冯峰、吕胜中、祁海峰、邱志杰、张子康、殷双喜;复评监审委员会委员张苗苗、刘勍、冯令刚、裴琳琳、于清。复评工作由《美术家通讯》、中央数字电视台书画频道、艺术网记者全程拍摄报道。
复评工作会现场
实验艺术展区复评参评作品数量为111件,经过严格评选,实验艺术展区共遴选出81件入选作品,其中,进京作品5件。
评审现场
复评开始前,首先召开了“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作品展复评工作会。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主任范迪安出席工作会并致辞;中国美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委会副主任徐里宣读“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复评评审委员会名单、监审委员会名单并对评选提出要求;会上由中国美协工作人员宣读了《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展区评审细则》《监审委员会工作条例》《评委守则及评选现场规定》《保密工作条例》和《评委承诺书》,介绍了评选办法和评选设备的使用方法。评委们签署了评委承诺书。会议由中国美协秘书长、第十三届全国美展组织委员会秘书长马锋辉主持。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评选期间,评委们接受记者的采访,分别就本次实验艺术展区复评作品谈了自己的评价。
范迪安主席认为,相比往届,此次实验艺术展区从网上征稿、艺术家投稿到组织初评、复评,整个流程更加严谨、规范,实验艺术展区既面向全国美术家们开放,又突出实验艺术在中国美术发展整体图景中的特色。根据实验艺术的独特性,他着重强调两点:一是此次入选作品在运用多种媒体、媒介材料,采取新的形式手段的同时,更加注重在主题立意上与社会生活现实产生关联。在许多作品中能够看到艺术家关切现实、关注生活,在自己的体验和艺术感受中,思考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家园建设、自然生态修复,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现状等等。二是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断发展,中国的实验艺术在艺术方法论上有了更多的自我建构。从此次参展作品来看,很多艺术家注重到从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中寻找支持,在传统艺术的思想观念、材料媒介方面作深度的研究,这些作品主题上具有时代性,同时在媒介材料上体现出传统的当代转换,体现了实验艺术在中国当代美术的健康发展。总体来说,实验艺术展区设立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这样巨大的美术馆展厅里,能够充分地实现艺术家的表达意图,同时在视觉感受和景象上呈现出立体、丰富的效果,以崭新的面貌吸引观众。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徐里书记表示,5年前,第十二届全国美展新设立了实验艺术展区,5年后,值此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我们迎来了实验艺术作品的第二次展览和献礼。实验艺术具有实验性,包括装置、影像、动画、行为,以及观念性的绘画等等。过去几十年来,中国的实验艺术总是受到欧美当代艺术的影响,由此引发了很多思考,新时代我们应该拿出怎样的作品代表中国?此次实验艺术展区许多作品很好地呈现了中华美学的立场,具有中国元素、中国精神、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就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如何表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如何建立中国人的价值体系,如何表达中国观念的作品,变得丰富多样,较之上届有了很大的进步,同时也摆脱了40年来人们对中国实验艺术的固有观念,体现了当代艺术家坚定的文化自信。通过实物以及灯光、音效等多种现代手法所呈现出来的作品,观众能够从中感受到中国文化以及中国当代实验艺术的视觉冲击力。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实验艺委会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展览评委会副主任谭平谈到,此次实验艺术展区作品经过严格评选,整体水平非常高,能够呈现出多样化的效果,特别是很多艺术家运用各种各样的媒介来表达自身的观念和想法,同时展示空间面积之大,能够使作者通过多媒体等多种形式呈现作品。谭平表示实验艺术表达方式丰富多样,除了影像作品等多媒体的形式之外,还有很多交互体验、超大影像类的作品形式,让人印象深刻。在这次全国美展当中,实验艺术展区作品十分丰富,相信能够吸引广大观众前来观看。
评审现场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副主任、中央美院教授吕胜中表示,总体来看,本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展区的复评作品有两大特点:首先是普遍性,此次是个人自愿报名方式送展,整体来说入选作品能够代表当前中国当代艺术的水平,能够代表年轻艺术家们的水平。第二是实验艺术的特别之处在于不是为了制作一件艺术品而做,而是为了做一件事情,通过自己的个人体验,围绕个人的愿望、行为,把事情做得恰如其分,创作过程更多地体现了精神性,而不仅仅是物质化的形式。所以这类作品并不炫耀,在视觉感受上往往没有那么惊人,那么惊心动魄,相反它是不动声色的,越看越有内涵,越看越有质量,这是其特点所在。总之,相信此次实验艺术展区的作品能够给国家、给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发挥它的独特作用。
评审现场
中国美协美术理论委员会原委员、中央美院教授殷双喜谈到,中国美协实验艺术委员会成立时间较晚,上届全国美展让人们知道了这一艺术类别,但是普遍参与度不够。这五年来中国的实验艺术教学和创作有了很大的发展,整体上来说,作为艺术发展探索和前沿的方式,实验艺术已经展示出非常好的前景,在当下能够看到非常良好的发展趋势。实验艺术不仅蕴含审美意味,更强调对人生的感悟和认知的智慧。过去传统艺术是以手工和人文为主体来表达,现在能够通过科学和工业模式来表现人文和历史,使得我们的艺术跟科学技术相结合,充满时代感。从这次入选的作品来看,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实验艺术视野开阔,触角伸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艺术家们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历史文化传统,还有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个人真切的生活感受,通过影像、照相、装置、综合材料等方式表达出来。因此这次实验艺术展区,展现了中国当代实验艺术比较全面的、真实的水平,相信此次展览的开幕,会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审美感受,使他们对艺术的认识大大拓展,让中国的观众越来越热爱艺术,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实验艺术,了解实验艺术,甚至是参与实验艺术创作。
据悉,“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展”将于10月10日在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关键字: 内容标签:实验艺术,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展区,作品,美展实验艺术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展区 作品 美展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