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栋
8月23日凌晨1时许,原北京市美术公司画师王国栋在北京第六医院去世,享年88岁。他是天安门毛主席画像曾经的画师,也是当今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版本的奠定者。该版本首次采用了主席正面像并一直沿用至今。
王国栋1931年6月25日生于北京,他是中华老字号砂锅居饭庄的“少掌柜”。国家公私合营后,他将自己名下的17套房产作为党费交给了组织。1978年至1981年,王国栋曾任第五届全国政协委员,也获得过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92年起获得国务院津贴。
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共挂过8种版本。第一、二版毛泽东画像都是在建国前的庆祝集会上临时悬挂,主笔是董希文。第三版悬挂于开国大典时,由国立艺专的教师周令钊绘制。现在悬挂的是1967年10月1日延续至今的版本。在王国栋之前,毛主席像通常由画家带着助手共同完成,自他开始,天安门主席像全程由一位画师绘制完成。
新中国成立50周年时,王国栋在接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访时透露:由于当时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位专门按时、按点完成此项绘画任务,以至于出现领袖画像调色不均匀、质量不稳定的情况。时任天安门管理委员会处长的姜承达上报北京市委,经市委书记彭真批准,从1964年开始,指定由北京市美术公司的王国栋专门负责绘制天安门这张毛泽东画像。
由王国栋主笔的毛泽东主席画像
1967年10月1日,由王国栋主笔的第八版毛泽东画像挂上天安门城楼。在绘制巨像时,王国栋以毛泽东半侧面、双眼平视的照片为摹本,在准确掌握人物轮廊的同时,还以中国老百姓可接受的方式着色。他画的毛泽东主席像虽然是油画像,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这是1949年以来画家们从事毛泽东主席像创作的一个关节点。在多位画家工作的基础上,王国栋通过中西结合的方法使毛泽东主席巨像愈益显示出领袖的风度和神采,并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接受。从这以后,天安门城楼的毛主席像确定为高6.4米、宽5米的固定尺寸。包括后来印刷的彩色毛泽东像、周恩来像等,也都是王国栋绘制的。
1976年毛泽东主席逝世,王国栋怀着悲痛的心情绘制毛主席像,这也是他最后一次画主席巨幅画像。他把颜色调得很淡,把无限哀思凝聚于画布了。在举国追悼的日子里,天安门城楼换上了新华社制作的毛主席巨幅黑白照片,追悼会后仍悬挂王国栋画的画像。
1992年初,王国栋退休。他早在1971年就开始培养接班人,从1977年开始,大徒弟葛小光接过了师父的画笔,成为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新一代主笔,一画就是30年。从2014年起,中央美院的艺术家们接手了这一绘制任务。
2011年,王国栋80岁生日前,与徒弟石京生合影。
学生展示王国栋的人物肖像作品
王国栋一生专职于绘制领袖像的绘画工作,他对学生邢秋成说:“我这一辈子就做了这么一件事。”邢秋成一直铭记在心。王国栋一生淡泊名利,生活简朴。直到去世几年,王国栋因骑自行车不慎摔倒落下病根,身体逐渐转差。
关键字: 内容标签:天安门,毛主席画像,画师,,绘制,毛主席,主笔天安门 毛主席画像 画师 绘制 毛主席 主笔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