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雕塑天真与真实:第二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展开幕_雕塑-青少年-吕品昌-刘礼宾-中国雕塑博物馆--他们的

编辑:陈耀杰 来源:雅昌网
 
开幕式现场​“我特别希望全国的小朋友来看看这个展览,也希望全国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能够来看看。”第二届

TsCFEmUI5aDZ2gg0c61fFlOXzfsAzWHGGOCXLHtO.jpg

开幕式现场

​“我特别希望全国的小朋友来看看这个展览,也希望全国的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能够来看看。”第二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展策展刘礼宾讲到。

qTG2YM96bKJzhsocXpNGPi7hFMN5F5mpd54UJ9ud.jpg

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傅中望致辞

z94wgfArOvLLt6qZuPBCKN3ZZJXoLSnhnqA8azMK.jpg

策展人刘礼宾致辞

DYHcLWSYNKAlsEEbGgSFUHFR8nHBmH6mjDYrhUAz.jpg

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宣布获奖名单

这是刘礼宾第一次策划青少年的展览,他想要激活小朋友们的创作,呈现他们的创作成果,通过这样一种展览模式,将雕塑这样一种创作形式提出来“因为我们知道像书画这样的艺术形式很容日被小朋友们接受,当下的各种展览活动也很多,以雕塑为主体的全国性青少年展览,这是独一份,具有特别的意义。”

雕塑天真 雕塑真实

2019年8月11日,第二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在大同中国雕塑博物馆开幕。此次参展作品分为U12-少儿组、U15-初中组和U18-高中组三龄组。包括传统的架上雕塑以及各种空间、环境、材料作品,装置性作品、数码3D造型作品等。评委们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数轮投票和学术讨论,按照U12、U15、U18三个组分别评审,从参展作品中选出了60件提名作品, 并在提名作品中评选出最佳制作奖、最佳造型奖、最佳创意奖共36件。

SZoaavbS6Gjj3ZSYVoKAmAmh2folhibTmK12ii0N.jpg

l22zOI8z8saQtfMoaVi2C941c5EWK3CyIChXSmVc.jpg

颁奖现场

“第二届青少年雕塑大展自征集以来,受到了广大青少年朋友的热情响应,收到来自国内外100多个城市3378位作者的7269件/组报名作品,经过初评遴选出454位作者的516件/组作品入围参展。” 中国雕塑博物馆馆长张伟莉讲到。

B0l4p7bXKUZa6Eggi9jGHlQmBjftrct7oFQcm1Yh.jpg

Jb9ttNRgCYjxOGer2c2AQLC8Pm23DR7rxUoLZV9s.jpg

L8tCv2PJTWSS6kI3zfJZ7tMQOIR8RAbdxoXkgA4I.jpg

观展现场

在张伟莉看来,本届展览作品的质量,相比更用心,小朋友们的创作手法和想法都特别的天真,比如对会问题的关注、环境保护、保护动物等等,还有提倡社会精神文明,可以看出他们的眼光非常的敏锐。

刘礼宾也有同样的感受,他表示,展览分了12岁以下,15岁以下,18岁以下三个年龄段,明显感觉12岁组小朋友们的创作非常活跃,他们的课余时间相对比较丰富,世界也是丰富多元的,从作品可以看出,他们的材质是比较随性的,对于个人处境、情绪以及一些社会问题的表现非常的真实,对于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创作或者研究的同学或者老师来说,很有触动,此外研究儿童创作本身也是很有意思的现象。

Pgv2x7gGXuNkU2ePdcKzLGupGkN61mQ94PyHJWGs.jpg

展览现场

ycUYaq7rJRnA60qq7MbBib6EiGAGqCw7WlRJ9Ueq.jpg

展览现场

GUcX2gkQAFclK5c90u5TSIYotrO18dfS6loWTm0Z.jpg

展览现场

“对于高校教书来说也会有冲击,比如在博物馆二楼展示的就是历年曾竹韶雕塑奖被收藏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可以明显的感受到学院教育的背景,我们不能做这样简单的对比,但是能够发现之间的不同,15岁组合18岁组,专业训练就多了起来,但是可以明显感受到人数降了下来,也可能是学业压力比较重,但还是可以感受到他们还是相对的比较自由。”

Fyhc1KceEIoenXQGyl095dH2YtuZEGz37KZ66W6l.jpg

N6lLUw3FzCj9yNKPCYRRm63rkNKWShR6Q6ihR9QZ.jpg

作为评委,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吕品昌也感觉到本届展览的作品更有深度,在评选上,他们更加关注作品的思想性:“此次展览中很多小朋友的作品有自己的想法,具有天真烂漫、海阔天空般的思考,对社会、环境以及自身的生存状况提出了很多问题。参展作品的整体质量上,制作更加精良,在评选时,我们更多看重的是艺术创作的独特性和思考,尤其是一些特别有针对性思考的作品,获得了评委的一致高度评价。”

ZLJexs4EjFV4pkp4VNaSUE3Fk6UZAopyHvLViUCY.jpg

kKkqDhwPVTj3ErTilr12vs0czfAzNpFPtscZgCO3.jpg

比如展览中有件作品叫做《囚学》,让人们隐形深刻,一个小孩坐在书中间,眼睛是高度近视的,被书海包围,作品很形象的反映出了孩子面临的困境,可以看做是孩子内心的呐喊,通过他的表述,让大人们反思,孩子不是学习机器,需要自由的空间;还有一件作品呈现的是在公共汽车上,有爱心专座,但坐的都是年轻人,老年人、小孩、孕妇都站着,通过孩子的视野,可以看到他们在思考社会问题。比如还有一件作品叫《呐喊的闹钟》,小朋友把闹钟进行拟人化表现,闹钟头顶伸出一个喇叭,上面有小纸条,写的都是几点钟上课,几点钟起床,几点钟吃饭,几点钟上课外班等等,他觉得自己的人生是被闹钟打扰的,他害怕闹钟,所以对闹钟有恐惧感,这都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面临的烦恼和困扰,展览让他们将自己内心的困扰和天真无邪释放出来,这也是展览有意义的地方。

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

“我们希望提高青少年的审美素质,这是举办展览最初的初衷和宗旨。我们希望通过雕塑这种形式,通过空间的营造来提升中国青少年的审美能力,雕塑这种艺术形式特别具有这种功能,比如动手能力、表现形式、思想表现等等方面,都可以很好的培养和展示他们的美学修养和思考。” 吕品昌讲到。

在刘礼宾看来,雕塑带给小朋友们最重要的东西是对于空间的理解,雕塑是一门空间的艺术,它的自由度非常大,可行性也非常的大,比如砖头、废弃物、橡皮泥等等,都可以用来创作,他们虽然没有成熟雕塑家们的那些条件,反而能够用日常生活中的素材进行创作,很有意思。还有就是小朋友们的作品,放大之后也都是非常好的公共性雕塑。

ZuK7E1Db2ETs7mGYsuyueZVz1y66XMsgDRZWTM2h.jpg

GEsdF57k38WUb6kmFq7mCp93nf0FnITvhZukwFIG.jpg

“孩子们的创作非常的真实,这是艺术最重要的特质。”刘礼宾讲到。

张伟莉馆长期望第三届中国青少年雕塑大展能够越办越好。希望小朋友们通过参加这样一个国家级专业的雕塑展览,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开拓思维,用艺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之美。

著名雕塑家刘开渠曾讲到:“我愿以我走过的全部道路证明一句话,人生是可以雕塑的。”这是策展人刘礼宾对展览的期望,同时也是送给所有小艺术家们的话。


关键字: 内容标签:中央美术学院,雕塑,青少年,吕品昌,刘礼宾,中国雕塑博物馆,,他们的中央美术学院 雕塑 青少年 吕品昌 刘礼宾 中国雕塑博物馆 他们的
下一篇:蒋建军:绘画是情绪的表达_彩虹-成都麓山美术馆-蒋建军--艺术网-画面-展览||上一篇:何桂彦:为何讨论墙面&_重提现代主义_四川美术学院-威狮国际艺术中心-当代艺术--墙面-现代主义-布面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