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著名艺术家梅墨生逝世_享年60岁_戏曲人物-书画--艺术家

编辑:段维佳 来源:雅昌网
 
()2019年6月14日下午,著名艺术家、学者梅墨生因病辞世,享年60岁。艺术网从其生前好友处确认此

()2019年6月14日下午,著名艺术家、学者梅墨生因病辞世,享年60岁。艺术网从其生前好友处确认此消息。

梅墨生,1960年生于河北,号觉公,斋号为一如堂,画家、书法家、诗人、学者、太极拳家。曾师事宣道平、李天马、李可染等先生。文化部国家艺术科研课题项目评审专家,中国画学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民盟中央文化委员会委员。

Qi2k4KLellSmEQR0KB0nr47fYjwBqrStbPgEnHJD.jpg

社会对梅墨生的评价是一位从事中国画、书法艺术创作和近现代艺术研究与评论的“三栖型”人物。梅先生的书法以行草书见长,结体夸张、变体,却是古法盎然,一派刚柔并蓄、清丽平和之境。人们能从他的作品中看到不离传统和常变常新,感受到一种传统与时代紧密结合的艺术思想。

e7dIEgQrtv1JwaQExFBPf8fG7W76VRl6hZn2Am2Z.jpg

梅墨生 美猴王

7qehX5FUyOYg8uVRlQ78vazSWUA2a8lwkXz69kj7.jpg

梅墨生 托塔天王

YVOhRqcj7B5lW4Diu7lDQNGPKgN0WAIWtjDgjjzE.jpg

梅墨生 关云长读春秋

对于中国画的表现他曾谈到:用笔决定了线。因此,笔性的差别决定了笔味的差别。所谓笔性,习惯上指称为画者对笔的自然感受与把握习性,它很本质,本质到可以窥见画者的心理素质与综合技术训练程度。中国画很看重笔性笔味,是如同生活中的人品人性之重要一样。所以说,通过欣赏把玩笔性笔味,可以进一步深度理解画者的“人文”,中国画是非常强调人文品质的。

艺术家自述

我小时候兴趣广泛,也算好学,又碰到有关老师指点,从没中断过。通过对每一领域阶段性的投入、深入,慢慢发现它们之间又相通,它们追求的美学境界不一样,但它们都在中国哲学文化历史的背景里。我的性格是对一件事情一旦喜欢,就要弄到一定的程度,绝不半途而废,比较执着。无论书法还是绘画,都是我内在自然流露出来的,我从来不勉强自己,不想写字、画画时,就不去写、画。我是一个兴趣论者,是内在精神的需求左右着我。

Ni3wsvilt9rfB3ry6A1ANof7KRlQjrKFPwsYB8Gi.jpg

梅墨生 俺老孙来也  

艺术家如果没有真诚地对待自己艺术的追求,是搞不了艺术的,我从内心敬佩黄宾虹、齐白石、李可染这样的人,可是现在许多名家就不是那回事儿了。我发现也有不少理论家是“风派”,他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之时,说艺术要现代化;等到九十年代传统热,又掉头说艺术要回归传统,这也代表了他的人格。一个人的艺术观点可能会有变化,但不能是180度大转弯,何以前倨而后恭,前后相差这么多?我是一个旁观者,看的很清楚,有些艺术家很盲目,被理论家或市场左右着,虽然其中一些很成功,但这些人经不住历史的检验。

oeiADd8KUxA0OHQTyI1Ustoqpgge6C0v3bdXhypl.jpg

梅墨生   古书盛事七言联

不同的人对传统的理解不同,也有层次上的差别。早期张大千的山水画,摹古很有功力,但艺术性和创造力不高,这只是在形式上回归传统。传统是一种精神,对于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提炼,黄宾虹提出“浑厚华滋”,潘天寿提出“高华奇崛”,正因为这一点,他们的艺术才能达到相应的高度,这与他们的修养和认识有关。虽然黄宾虹重复类似的作品不少,但他精彩的作品是千年难见的,他与谁都不同,不同于董源、范宽、董其昌……就是他自己。这就是他的创造,是他对传统的挖掘。

hd37mJEWAlHO84g8PAkbUv9zNbyDXRmx3yGwu69b.jpg

梅墨生 自作诗

有人说中国画穷途末路,这只是一种理论假设。一种艺术是否穷途末路,那要由艺术的实践者们来决定,如果你是一个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会永远有所发现和表现,怎么会走向末路?因袭是不行的,上个世纪初,陈独秀、徐悲鸿、林风眠、康有为等人对因袭、模仿的艺术进行直接的批判。传统是个宝藏,博大精深,任哪个人都不能穷尽,有待不同的人从不同的角度去发现、发掘。


关键字: 内容标签:梅墨生,戏曲人物,书画,,艺术家梅墨生 戏曲人物 书画 艺术家
下一篇:董韬:在“另一种叙述”中构建自己_董韬-另一种叙述-六公里美术馆--叙述-绘画-创作||上一篇:上海这场“双重奏”_谭平用35年谱写而成_余德耀-谭平-巫鸿-版画-油画-当代艺术--艺术家-布面-思考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