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毕加索大展观展手册_油画-尤伦斯-立体主义--斯坦-超现实主义-艺术

编辑:樊玮 来源:雅昌网
 
本周五,备受瞩目的毕加索大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展。和之前的大卫

本周五,备受瞩目的毕加索大展,“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正式开展。和之前的大卫·霍克尼和草间弥生的火热相比,毕加索在普通大众中的知名度更高,称得上是一个“最熟悉的陌生人”。但是,对于他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你又是否真的了解呢?在排队看展览前,先来看一下这场讲座,也许你对毕加索会有一个不一样的认识。

▲讲座视频为中央美术学院教授邵亦杨于2018年6月30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所做讲座《世界现当代艺术史第2讲:野兽派、立体派》

“天才少年”的毕加索

uDZXfpjvize73wXjST1RxJwkS6lJj7QzTQNWrn5x.jpg

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1881-1973)

1881年,毕加索出生于西班牙安达鲁西亚自治区的马拉加市,全名Pablo Diego José Francisco de Paula Juan Nepomuceno María de los Remedios Cipriano de la Santísima Trinidad Ruiz y Picasso,当然,这个包含了家里几乎所有亲戚姓名的名字长度过于惊人,最终被人们所熟知的还是Pablo Ruiz Picasso(巴勃罗·鲁伊斯·毕加索)。

IC3UHuATzG0WXKdrqrZn0FEWexF3iND1ktA9a3FC.png

毕加索《第一次圣餐》1985-1986年

毕加索少年时期已经展示出了他在绘画上所拥有的才华。他受过非常好的传统学院派的训练,并且造型能力非常强。当然不是每个现代艺术家都受过传统学院派的训练,也不是每个艺术家的造型能力都非常强。从他少年时期的作品中已经可以看出一个学院派艺术家的影子。

cEmn3iEO0WcESl1aZ6fjozbDN2wcAmh2YUjsz56G.png

毕加索《自画像》1901年

在这个过程中,他并不满足于这样的一些学院派创作,他要探索一种新的语言和风格。于是他开始把目光聚焦到了当时的艺术中心,巴黎。

“蓝色忧郁”的毕加索

1900年,毕加索开始了他的“巴漂”生涯。这个时期是他比较保守的时期,他还是学巴黎的象征主义传统。而且这时候的画面大多数都是蓝色的,比较冷,比较阴郁,因为这时期的他没有那么快乐,表现的是一种抑郁的情绪。

thCiH68760x78LMFaSecCoWePkR8uQJupPDnetM4.png

毕加索《生活》1903年

因为毕加索那时刚到巴黎,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还是一个不为人知的艺术家。他住在巴黎非常贫穷的地区,生活窘迫,每天面对的也是贫困、绝望和孤寂的人们。加上与他从小一起长大的好友卡萨赫马斯因情伤跟人决斗死了,所以毕加索的情绪一度是悲哀和绝望。所以你能从这时期作品中读到青春的脆弱和死亡的阴影。

YHVZfZaAulrnesaQPJ9pWEYxzGQvUFYVUCzCkgvb.png

毕加索《悲伤》1903年

毕加索这时期的绘画都是表现性很强的象征主义的作品。虽然毕加索表现性非常强,在当时也算很有创新,但是跟他后来的艺术比就相差甚远了。

“玫瑰粉红”的毕加索

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蒙马尔特区永久地定居下来,他的作品开始得到一些画商的关注,并遇到了菲尔南德·奥里威尔,在生活的改善和爱情的滋润下,他的蓝色风格时期也宣告结束,柔和的粉红色调开始渗透到他的画布上。

VMOo1BKHz5GMqEOdR5XkvdPS4KtXLPjB0MlNx7g4.png

毕加索《玻璃杯(母子)》1905年

毕加索这一时期的绘画作品中,青春和爱情活生生地出现在画面上,人物形象往往是一些富有青春美或是魁梧的人。

BHhjlPyQkF0V3VcsncPVuH3yUpY5elYAj131aire.png

毕加索《梳妆》1906年

毕加索24岁的时候,与格特鲁德·斯坦因相识,她现在被大家熟知的身份是著名文学家,可同时,她还是现代艺术的一个重要赞助者、收藏家,她出生于美国一个富有家庭,受过良好的艺术训练。她到了巴黎以后特别喜欢现代艺术,身边围绕了一群当时最重要的人物,勃拉克、菲茨杰拉德、海明威,当然还有毕加索。她非常看好毕加索,说他是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USqK0cTwms7eg2hsTXalS6hlRDqLdUshtpJViB9r.png

毕加索《格特鲁德·斯坦的画像》1906年

毕加索为斯坦因画了一幅肖像,这幅作品和他之前的人物肖像画风格完全不同,画中斯坦因的面部就像非洲面具一样,几乎看不出是一个女人。这幅画当时并不为斯坦因所接受,但却成为她后来最满意的肖像作品。因为毕加索表现出来的并不是她的外貌,而是神韵。

在这个时期,毕加索已经接触到了一些非洲艺术,并开始吸收它的艺术精华到自己的作品中。

“立体主义”的毕加索

1Aerh5rqogC7dY5TOrXNuYsx5ngM1vBcWGHcUE7v.png

毕加索《亚威农的少女》1907年

1907年,毕加索的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作品诞生,这件作品是他的经验总结,并且标志着他未来的活动朝现代派方向发展的开端。这部作品就是《亚威农的少女》。这件作品本身的价值并不在于让大家欣赏它的美丑,而是在于它的颠覆性意义,它是破坏性的,这种破坏是把当时西方的观看传统彻底给中断了。从这幅作品开始,毕加索进入了“立体主义时期”。

jad3Yb7N0SyGrqnct9auiUVKuWa4owUoIE5a79k4.png

毕加索《丹尼尔·亨利·卡恩维勒肖像》1910年

1908年,毕加索进入了“分析立体主义”时期。他仔细研习过塞尚的晚期作品,并在其对体积与空间的抽象处理中找到了基础单元,并从中生发出多面形体。这一时期的绘画中通常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东西,小提琴、桌子上摆的静物等等,但是画面中引入了时间的维度。某种意义上,画面中的物品是毕加索脑海中它在不同时间上全部的呈现。

RbEPFKHa2MV6CLTCV5LU1bEzNqZcZuakeE8BOwcG.png

毕加索《有藤椅的静物》1912年

1912年,毕加索开始进入“综合立体主义”时期。当时很多人认为如果把形体无限地切分细碎化以后,它就慢慢变的像一个装饰画了,而且它跟现实世界离得太远了。所以这个时候毕加索有意识地开始把一些现成物品拿到了作品里面,让它跟生活保持着一定的联系,也就是在作品中综合了很多现实中的因素。色彩鲜明和拼贴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特点。

毕加索为后来的艺术打开了很多种思路,包括波普艺术用现成物创作,抽象艺术家画的非常表现性的抽象画,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新古典风”的毕加索

0YX2TwoThCXdo81qkKjMPZh6MNpENPB4qiC4Hi5X.png

毕加索《情侣》1923年

1917年,36岁的毕加索应邀为俄国芭蕾舞团的新剧担任舞美和服装设计。在去意大利公演期间,他爱上比他小十岁的偏爱古典艺术的芭蕾舞女演员奥尔加·科克洛娃,并开始创作新古典主义风格的作品。当时流行的思潮“回到秩序”在很多艺术家的作品中有体现,这种源于战争的对“反传统”的反思,让艺术回归到追寻“古典”美的秩序中,而毕加索在这个时期更多地是受拉斐尔和安格尔影响。

R4HTEm6zFIH9qol3LogTWkhEEG5n5I38w4oTLbGR.png

毕加索《扮丑角的保罗》1924年

这个时期毕加索的绘画也开始回到比较老实的写实风格。但是他的“新古典主义”绝不是我们所熟知的原来意义上的新古典主义,而是他从安格尔对线的使用和人物唯美情绪的表情处理方法所延续过来的某种古典风格,结合他自己的造型特点,在古典中创新。

但是不久后,毕加索就开始厌倦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和创作,开始了艺术的下一个探索。

“超越现实”的毕加索

1925年,超现实主义的“教皇”安德烈·布雷东在他的文章《超现实主义与绘画》中宣布,毕加索是“我们中的一员”。也就是从这一年开始,毕加索步入了他生命中最神秘的“超现实主义”的探索。

IliT12foSMJsR8aFCE5MSngZfqCH0NjdHJGGgFyO.png

毕加索《梦》1932年

其实毕加索的作品本身对超现实主义也有影响,反过来他同时也受超现实主义的影响。这个时期毕加索创作的作品都带有极强的想象力。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可以说是这个时期超现实主义的一种风格。这一时期,有以情人玛丽·泰莱斯为模特创作《梦》,有以相恋8年的多拉·玛尔为模特创作的《多拉·玛尔肖像》,还有以追逐了3年的年轻女画家弗朗索瓦兹·吉洛为模特创作的《女人与花》。

YJfHkrDFu1cFH8Ks2ufJwBphvSxlztk1FWtU2iVm.png

毕加索《格尔尼卡》1937年

如果毕加索只是画这种风格的作品,也许他最后只能是一个“在风格上有所变化”的艺术家。而毕加索之所以能成为毕加索,是因为1937年创作的这幅超现实主义时期的巅峰之作《格尔尼卡》。这幅作品让他真正成为了一个在美术史上有分量的人物。

1n9IWVNbcnSNdcXkt7cqtmxXfH7zoUY0jXAbkulS.jpg

毕加索《牛头》1942年

除了绘画以外,毕加索还创作了一系列的雕塑和装置作品,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他对形式的敏感。

OpGde1lrXy13cxcTBQml3XqoMpH0urOH5rXIcQfB.png

毕加索《自画像》1972年

毕加索的一生都在探索,探索着不同的艺术表现形式,探索着新的艺术语言。这件作品是毕加索在1972年,也就是他临死前一年创作的自画像,画面中他的眼睛很大,眼里充满了恐惧,他恐惧的是什么?也许是死亡的来临,但是比死亡的来临更让他恐惧的是创造力的消失。所以创造力是一个艺术家抵抗死亡的方式,是他存在的一个重要依据,也是人类进步的一个重要动力。


关键字: 内容标签:毕加索,油画,尤伦斯,立体主义,,斯坦,超现实主义,艺术毕加索 油画 尤伦斯 立体主义 斯坦 超现实主义 艺术
下一篇:辣眼睛的城市雕塑!_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眼睛_新雕塑-城市雕塑-雕塑--硬化-啦啦||上一篇:月度(2019年5月)画廊影响力榜单_麦勒画廊-索卡艺术中心-当代唐人艺术中心-艺·凯旋画廊--维度-北京-作品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