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欢迎回家!_796件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在国博展出_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回流-展览--意大利-流失-两国

编辑:杨晓萌 来源:雅昌网
 
4月24日,有关文物的热搜词是“欢迎回家”!历经12年回归之路,796件从意大利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终

kyW1OHsNb6N62BVDH1m94Qzprsfnuc016QC38ir0.jpg

4月24日,有关文物的热搜词是“欢迎回家”!

历经12年回归之路,796件从意大利返还的中国流失文物终于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

d3oW1hjZuOom78mByT3crRcwYHnPKzxNx1Y48IWz.jpg

信公众号,网友们纷纷留言“欢迎回家!”

一个展厅里的700件文物 一个浓缩的“古代中国”

“按布展经验,这个类型的国博展厅通常会展出100件左右的展品,而此次展品有大概700余件之多,时间又如此紧张,这在以前是没有过的。所以我们采取了一个完全创新的展示形式,即参考传统须弥座的意匠做了一个5层展台,加上四层二级展托,共形成了9个层级;外面是通透的廊架式展柜,让展品成为绝对的主角。玻璃的自身的反射原本是展陈设计上的弱点,但我们通过光线的处理,让玻璃的反射结合阵列的文物,反而使整个空间显得更加宽敞和震撼。”展览形式设计师赵囡囡说到。

uhqYgVp5cDGkEIg2rAMD5gSI1Jkwi3gGwi1xNM3X.JPG

展览现场

这样的设计也有助于大人和小孩都可以较好地欣赏到这些展品,因为“一些宋代瓷碗和装饰多集中在中上部的新石器彩陶,都是适合俯视而不是仰视观看。”

“这批文物历史跨度长,上至新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民国时期,相当于一个浓缩的‘古代中国’,所以我们按照时间线索来摆放文物,观众进入展厅后可以顺时针游览观看。”

TVo1v9HmGYBFQqaFESc9uPiBv3YsWCfY6y2IvqW2.JPG

njjO68zBvXnBiLawxM3GtnGzkPnywI5KFwV1dfQZ.JPG

进入展厅,穿过中意两国的非物质文物遗产展墙,首先看到的是一件《四大圈纹双耳彩陶壶》,这是件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文物,距今约有5000多年的历史。“马家窑文化主要分布于今天的甘肃、青海一带,与中国早期的仰韶文化有所不同,尤其是它的彩陶文化,图案精美、内涵丰富、数量众多,达到了世界的巅峰。纹饰上,马家窑的彩陶多采用同心圆纹、弦纹和平行线等抽象纹饰,和早期比较具像的纹饰有所不同。”中国国家博物馆展览部副研究馆员赵永说到。

zIjJkqWDfKOnHR5avdVtJGChwNhRPwloDAssUWCT.jpg

新石器时期的圆圈纹双耳彩陶罐

这件器物十分精美,此时期的陶器广泛采用泥条盘筑法成型,经过精细的修刮和打磨,烧焙工艺高超,质量普遍较好。

s6jOoBitVYKaiRwYvH7mHS4mO6b43lnihirS9pYn.JPG

C87rjo1mWCmMwva95a2xuiNhZmqsBUcF60EfKf9J.JPG

茧型陶罐

“这批文物中还有大量战国时期的茧型陶罐,约20多件,品相完整,纹饰颜色清晰可见,极具研究价值。”

茧型陶罐最早由战国时期秦国所产,后盛行于西汉,壶腹常常彩绘流云、几何图案。作用上,这类陶罐在当时既可用作盛放食品的容器,又可在战争中埋入地下,口沿露出地面,士兵爬在茧型罐口沿上,倾听远方敌方骑兵马蹄声和听步兵脚步声,防止敌人偷袭,古代又称“地听”。“之所以做成茧形,可能与当时的丝织业发达有关。” 赵永解释到。

a7Y2rMnKqKHuWWgYnPCne5RMZnxSDa4e6eHZvx5d.JPG

西汉彩绘陶俑

getmtv3uRmrmeUNhk2ADl2obF7LNfhE7PYlAzI22.jpg

“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展出文物(摄影师:中国国家博物馆 范立)

文物中还有一批西汉时期的彩陶俑,与西安杨家湾出土的陶俑非常相似,既有步兵俑、骑兵俑,又有反映日常生活的人像俑,生动有趣,极富生活气息。

4wkzEIcvCbJ9Dr2WVQn7ZDZfwGyr5uTRj8sEkXJ9.JPG

汉代陶猪俑

例如汉代陶猪俑,具有当时川猪早熟易肥的典型特点。汉代政府积极督劝农民养猪“蓄猪以致富”已成为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

SXEx6XWwIKLYlumvcX8Hm5Kxf8scplhYdxz1OsgF.JPG

南北朝时期的陶俑中有多件风帽俑,这是这一时期一种很独特的俑,不仅时代特征明显,而且有着鲜明的异域风格。北朝的马俑比较肥壮,也非常有特色。

这批文物中,唐朝时期的陶俑种类繁多,造型也多种多样,其中包括武士俑、文官俑、仕女俑等。

n8NV52Ti5tQ9dNJ4uvlPP4SYLEVphj2LDdWqOeNz.JPG

其中骆驼俑也非常有特色,骆驼分单、双峰两种,其中双峰骆驼多产于中亚,这批文物多为双峰骆驼俑,由此可见当时中外文化交流非常频繁。同时,这些骆驼神态生动,工艺技术高超,十分珍贵。

YpCEPFj7e7ZVBA8j1Tx17ian7Ighgo10CoYjTUrd.JPG

OThdZP3d3B3Dd5JS0e04kpaOYOK106CXkv7kQLMb.JPG

黑釉茶盏

文物中还有多件唐代的黑釉茶盏,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茶具。唐、宋时代的喝茶法叫点茶,和我们今天的直接冲泡不一样,它是先把茶叶研成末放入茶盏,再放入少许沸水,调成膏状,然后再注入沸水,形成粥面。一般情况下,茶粥上方会形成白沫,与黑釉茶盏极为相配,所以这一时期黑釉茶盏分外流行。

h259aPm7EemfpPWIhuuiH3ljncaus1kszsYCOmrB.JPG

这是一批清末民国的特殊器物,将茶杯盖废物利用,结合银盒,制作成装饰性的器物。

8IY1Y3hTI3lmTSEm5iaXtFTdzeUyxI9cyqMhbbCr.JPG

清晚期彩绘开光花卉纹紫砂壶

彩绘紫砂壶是曾经十分辉煌的器型。这种工艺使其看上去更加雍容华贵,艳丽多姿。

经专家鉴定,这些文物的发源地为中国多个省市,其主要来自甘肃、青海、山西和四川。其历史跨度长,器物种类多,保存状况良好,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

其中,丰富多样的新石器彩陶,为研究史前社会风貌提供直接的物质资料,反映了数千年前西北地区的陶器制作工艺与生活场景;数量众多的汉代陶器,是汉代辉煌灿烂文明的缩影;具有代表性的唐代骆驼俑、马俑、人物俑,承载着砋代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历史信息。

曲折坎坷的归途

谈及这批文物的价值,还要从此次返还事件说起:

从米兰到北京,8000多公里,在今天,这个距离只需要11个小时的星夜飞行,但对于流失海外的文物来说,它们的归途并不容易。仅此次回归祖国的这批文物,它们的回归之路就走了12个年头。

BhzKba2N8dGnYiY3r0tHqBR3doBA8o48ZDQi5GKk.jpg

意大利保护文化遗产宪兵部队,是世界上第一个专职打击文物犯罪的警察队伍,这支队伍里的宪兵既是职业警察,也是受过艺术史和文物鉴定培训的专业人才。成立近30年来,意大利文物宪兵队已追回16万件被盗艺术品和33万件非法盗掘的文物。

2007年,意大利文物宪兵在本国文物市场巡查时,发现大量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次年向中国驻意大利使馆通报了这一情况,并作出暂扣决定。

中国国家文物局得知相关信息后,立即启动文物进出境记录核查、组织开展文物鉴定研究,认定这批文物艺术品大部分为中国出土文物,其所有权属于中国,且均未获得合法出境许可,因此依据相关国际公约向意方正式提出文物返还要求,同时提供了详细的文物鉴定意见和法律依据报告。

之后,案件进入长达十余年的司法审判过程。2014年,意大利米兰法院通过刑事审判,确认中国政府拥有该批文物艺术品的所有权,后因持有人上诉,文物返还程序中止,案件转入民事审判程序。

经过中意双方多个部门的合作,2018年11月,米兰法院做出将796件文物艺术品返还中国的最终判决,中意两国文化遗产主管部门随即启动返还文物的确认接收工作。

YOgM9ncoemDPC87H0HjtWuvhbn6SNCuBA1h9BpM1.jpg

2019年3月,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与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签署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

2019年3月23日,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意大利总理朱塞佩·孔特的见证下,中国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意大利文化遗产和活动部部长阿尔贝托·博尼索利分别代表中意两国政府,在意大利罗马签署、交换796件中国流失文物艺术品返还证书。

4月10日,这批流失海外多年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抵达北京,重回祖国怀抱。

796件文物的价值在哪里?

这一批返还文物有三个特点:

一、数量大,多达796件文物。

二、器物种类多样,保存情况较好,总体价值很高。

三、跨度长,上至5000年前马家窑文化时期,下至明清民国时期。

对于这批回归文物,我们也给予了高规格的展示。“中国国家博物馆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主席重要指示精神,安排最精干的展策团队和最有经验的制作高手,精心设计、创新展陈,全力向观众展示了这批万里归乡的珍贵文物。” 王春法馆长在接受采访时说到。

4月24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主办,中国国家博物馆承办的“归来——意大利返还中国流失文物展”在中国国家博物馆第4展厅亮相。

中国文物艺术品追索现状:“急不得的技术活儿”

今年2月底,美国就向中国归还了361件流失文物,这是自2009年以来,美方第三次向中国返还流失文物。

2018年11月,流失海外百余年的西周青铜“虎鎣”归国,并于今年1月亮相国博。

……

据统计,近年来我国通过外交斡旋、执法合作、司法诉讼、谈判协商等多种手段,以双边合作为主要突破点和着力点,成功促成了30多批次5000余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并形成了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模式。

但相较于国外数量众多的流失文物,这个数字可谓九牛一毛。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我国有超过1000万件文物流失海外,现藏于47个国家至少200家博物馆中的就有167万多件。其中相当多是珍品甚至孤品。

由此可见,我们追索文物回流的路途任重道远。 “这是个急不得的技术活。”对中国海外流失文物的收藏情况颇有研究的学者周文翰认为,此次意大利返还中国796件文物,“这应该是文物局国际合作部门的日常管理事项之一,在有限期限内、有确凿证据的非法贩卖是可以追回的,但是要经历漫长的司法过程、协商等。”

1970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这使得1970年之后流出的文物相对好办,因为有了国际公约。但“1970年之前流出去的文物,就很难追索了。现在国外的大博物馆非常小心,如果要买一件中国文物,必须证明这件文物是1970年以前就已流出中国的。虽然中国政府的政策是对所有非法的、即使是一两百年以前流出的文物也保留追索的权利,但是这个国际官司很难打。”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管汪涛说到。

有报道称,目前流失文物的回流,有90%是靠回购,即个人或者机构参与国际市场上的商业拍卖,将文物买回来。“欧美除了博物馆保存的那部分,在民间保存的有点价值的中国文物中大约四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在过去十几年都回流到中国拍卖、交易了,有几十万件。这种经济因素的作用是巨大的。”

相对来说,公共博物馆的资金因为有限,无法和数百个数千个全球顶级私人收藏家竞争,“在文物回流中,博物馆其实是边缘、被动的角色,有些是国家文物局等部门通过国际合作追回非法出境的文物后安排到某个博物馆展出,极少数是公立博物馆自己竞买下来后收藏和展出,也有些是私人买下后捐给公立博物馆然后展出。相对文物回流的总量,能在博物馆展出或收藏是极少数。”周文翰说到。

iwBAfS5694em0nCGbzh2RyCMSlB8XMY48ubw1i7z.jpg

展览现场(摄影师:中国国家博物馆 余冠辰)

文物追索和归还的典范

除了796件文物,展览分三部分,“共同礼敬历史文明”“共创文物追索典范”“共聚文明互鉴之光”,回顾了中意两个文明古国间源远流长的文化交流,展示了祖国联合意大利追索文物的丰硕成果,展望了两个文化遗产强国合作的广阔前景。

nyx8fcLygQapEDlwpCvFcL66QjcbgJcD1AkfGcRw.JPG

EjFF26is04FXSMfHJ6wElQ9L520TsMPlQZ7srbxs.JPG

中意两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和意大利是东西方文明的杰出代表,其中,中华文明是人类历史上唯一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而意大利曾孕育出灿烂的古罗马文明,诞生了文艺复兴,可称为欧洲文化的摇篮。

“中意两国均为文化遗产大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文化遗产数量上,两国分别占据第一、第二的位置。我们两国的合作建立在这样的共识之上,都非常重视文化遗产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在意大利驻华大使谢国谊看来,“今天796件文物的归还,正是中意两国成功合作成果的展示,同时也说明我们的合作确实是用心的,全心全意的。”

文化和旅游部部长雒树刚认为:“796件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回归,根源于中意两国人民对人类文化遗产始终不渝的热爱,书写了丝绸之路文明交流互鉴浓墨重彩的华章。”

Akj3k8dHaAb3LbTL52P0RLnZyDpQ0xuAkKr8goZh.JPG

展厅展示了中意两国间从西安到罗马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西交流已经非常频繁,从目前已出土的文物中,中国有与罗马有关的玻璃器、鎏金银盘、金币等文物,意大利也出土了两千多年前来自东方的丝织物。两大文明交相辉映,相互交融,共同推动人类文明的进程。

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看来:“这是近20年来最大规模的中国文物艺术品返还,开创了中意两国文化遗产合作的新里程,更为国际合作开展流失文物追索返还树立了新的范例。”

“我们可以从此次成功范例中总结经验,建立一个打击非法文物走私和文物流失的标准。”谢国谊建议到。

7IXmJT6dnFJ10dLdQ5puFTZYlMa5kd9NrEWBpixe.jpg

2019年4月,国家文物局工作组赴意开展返还文物艺术品点交回运工作

pwBMiVzt3FHCdSHLYvCMpo9IjWyoGJ6nFuZth8Yy.jpg

2019年4月10日,相关文物抵达北京首都国际机场

Ycsk9fF0g9wiLYAYSkfnzblmBARiw8ZgcVmchuHo.JPG

为了更好地记录此次事件,国家文物局委托中央电视台拍摄的文物回国流程,包括在中国国家博物馆进行初步鉴定的过程,片子第一次向公众展示。

“要从海外追讨文物主要看国际法和中外双边协议,如1970 年《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的方法的公约》和 1995 年《国际统一私法协会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两个公约的签约国之间的司法合作,以及诸如2009年中国和美国签署的关于美国限制进口中国考古类材料的双边协议等这种双边协议,这些一般都是在公约、协约通过后才有效,不会溯及既往,而且追索需要在有效期内提供过硬的证据,中国政府靠这些协议已经追回了不少文物了。现在做任何事首先要看法律,别光抒情和空谈。”周文翰建议到。

雒树刚认为,我们可以“以此次文物返还为新的起点,搭建一带一路更为广阔的国际合作平台,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开展全方位、多维度的合作。”

ebKsgcoeSzDZn8Xro49PKutIhPewNUUo2ReakgBX.jpg

秉持相关国际公约精神,进一步扩大中意双方在打击文物犯罪、促进文物返还方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

uCohbsA6kauyOFRQd6kn9y62Rr9y0XK3DHcpJMy5.jpg

组织中意两国博物馆加强文物展览交流

m41OwLrUdGuPzgBb5qMS9hvVuhfecCfnfSORsoRX.jpg

建立中意两国文物、博物馆机构的专业人才联合培养机制

丝绸之路是交融互鉴之路,合作共赢之路,民心相通之路,希望归来的文物艺术品成为贯通丝绸之路上的一张金色名片,承载历史,记录今天,寄予未来。

(注:文章部分图片来源于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物返还,中国国家博物馆,文物回流,展览,,意大利,流失,两国文物返还 中国国家博物馆 文物回流 展览 意大利 流失 两国
下一篇:2019宣言:中国摄影美术馆时代来临(附百图)_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摄影--馆藏-现场-成立||上一篇:雅行:“停云”展的三个关键词_深入_突破_激发_3D打印-隋建国-合艺术中心-雅行--艺术家-当代-对话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