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濮惠菊:不足为外人道的苦与乐_濮惠菊-技艺-油画-苏绣

编辑:王明亮 来源:雅昌网 
 
濮惠菊,苏绣·仿真绣第四代门人,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泼墨绣创始人、研究员级工艺师,江苏工艺美术

TedG2zE6RcmCd8TUbTz3Ln1tyVNoSdI7iytwZCyO.JPG

濮惠菊,苏绣·仿真绣第四代门人,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主任、泼墨绣创始人、研究员级工艺师,江苏工艺美术名人,国礼指定艺术家。同时,濮惠菊也是九三学社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基层委员会社员。2019年4月12日,“承续与拓展——濮惠菊刺绣作品展”在苏州第一工园C19开幕。在展览中,我们通过濮惠菊的创作,很好地见证了刺绣作为一门技艺与美感并存的手工艺,在不同历史阶段中的演变与创新。

CpusNQWFEiSrsMJajKcrxwOdguNWdLnB7XPb2kv4.JPG

j4vVNXgCD0eCcd0MQTES5LHSIJGAOynqB3fsaPdK.JPG

此次展览由九三学社苏州市委委员会、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主办,九三学社苏州市高新区虎丘区基层委员会承办,共分“致敬”、“承续”与“拓展”三个板块。“致敬”部分展出濮惠菊复制致敬前辈沈寿、金静芬的六幅作品;“承续”部分聚焦濮惠菊的第一幅乱真绣人像及其创作;“拓展”部分则展出以摄影作品《水中影》系列为代表的创新题材。展览一方面勾勒出濮惠菊女士追寻刺绣技艺的过程,另一方面也通过聚焦濮惠菊的刺绣创作,探讨了刺绣艺术的发展问题。

sShGxAlMN2QmulRcnl8O0LIPfWnlcNEG7aPfas67.JPG

IHiOvJ5ENCfDkMjBGpNav9iivHyCYIYmcOfG5hfS.JPG

1966年7月,濮惠菊出生在镇湖的一座私塾宅院里。苏州太湖之畔的镇湖素有苏绣艺术之乡的美誉。这里家家刺绣,户户有绣娘。千百年来,镇湖刺绣也以其精、细、雅、洁、奇的特点在苏州刺绣中独领风骚。于是,身处这样的环境下,濮惠菊7岁便对刺绣着迷,后因不满足于仅绣一些桌布、被面的日常小物,濮惠菊进入沈寿第三代传人牟志红先生门下。濮惠菊告诉我们,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她之所以拜牟先生为师,完全是出于对师父技艺的钦佩,而非冲着沈寿一脉的第三代传人的名号。

在濮惠菊眼中,牟志红先生尤为擅长细绣人物、花鸟、山水,并且其作品充分体现了苏绣“平、齐、细、密、光、和、顺、匀”的独特品质。在牟先生的细心教导下,濮惠菊很快掌握了传统刺绣表现人物的技巧,以及沈寿开创的以西方油画为底稿的人物肖像仿真绣的表现手法。清朝末年,沈寿从西方油画中获得灵感,提出“面光者明,背光者阴,阳者明,阴者暗”的光色理论,为苏绣艺术引入了新的生命。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由其创作的《耶稣像》荣获一等奖,被外国博物馆争相收藏。

6fKBdUe6rhEkVMR5P75dyOcEoWL1rP5aISUQQE4K.JPG

2NLemN675Vym08XZBj1xsx9XVtaWb7QMzIybbYxc.JPG

展览现场

展览第二部分中《君士坦丁堡女郎》就是濮惠菊入师以后的第一幅独立创作的油画仿真刺绣。谈起这件作品,濮惠菊回忆满满:“当初创作这幅作品的过程真的是太难太难了。其中,最困难的就是女郎脸部的刻画。首先,能不能准确勾画出女郎脸部线条就是一个难关,其次能否寻找到对应的配色进行刺绣也是一个难关。我记得,当时我在绣女郎眼镜和鼻子的时候,就总找不到合适的丝线配色,去凸显油画对人物脸部明暗立体的描摹。最后,还是大自然给了我启发,我从秋天树叶由绿转黄变红的过程,联想到可以拼接不同颜色的丝线,从而模拟出西方绘画经过调和的色彩感。”

NnH8IKA9nmX7PvXkeRQMaJ6U1Lei1qQBxeuE4f4O.JPG

Oapw6ojKCjhOoSagOO9jgsthqYhrndroh7tILjRE.JPG

从针法技艺上来说,诸如《天使》、《君士坦丁堡女郎》等油画仿真刺绣作品,由于偏重依靠色彩来搭建和组织画面,因而更适合发挥乱针绣以色带面的优势。与之相比,取材于中国传统绘画的《姑苏繁华图》、《捣练图》、《百骏图》等,则更宜综合使用平针、套针、滚针、虚实针等传统绣法,从而凸显出笔墨丹青的线条之美。但不论那类刺绣创作,想要达到神形兼备的效果都需要极高的耐心与专注度。

“在刺绣的过程中,我使用到的最细的线,大约为一根普通丝线的六十分之一” 濮惠菊比着手势对我们说,“这意味着,我每绣一下都几乎是屏息凝神的,否则丝线就会随着沉重的呼吸飘走”。如此严格的控制让刺绣创作近乎于一场对人心的修炼。继油画仿真绣之后,濮惠菊又尝试用刺绣这一载体表现雕塑。由她创作的《大克鼎》,因对青铜器色彩的完美复刻,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效果,而她用乱针技法创作的两幅敦煌佛像,更超越拟真的范畴,通过层层铺叠的丝线,捕捉并营造出了佛教沉静、肃穆的气氛。这从一个侧面也充分反应出创作者心境对绣品表现力的影响。

濮惠菊告诉我们,其实她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安安静静坐在绣架前潜心创作。“只要你亲眼见过,就能分辨出哪些是人工绣出来的作品,哪些是机械生产出来的产品。但随着时代变迁,能熬得住这份寂寞来学习这门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说到这儿,濮惠菊多少有点失落。而为了传承这门技艺,上世纪九十年代,濮惠菊与她的先生共同开创吴门绣苑,聚拢了一批对刺绣有兴趣的年轻人,后为进一步发扬沈寿一脉的刺绣技艺,她又在家人朋友的帮助下开创沈寿刺绣艺术研究中心。

这几年,除了带领团队努力抢救与重现沈寿绣品,濮惠菊干得最多的事情就是琢磨如何革新刺绣技法,使传统民间工艺能够顺利地与现代美学嫁接。在一系列以摄影花卉为蓝本的创作中,我们就看到了濮惠菊所做的最新尝试。她转换思路,巧妙地以染色打底替代原本用丝线去铺陈背景的做法,在提高创作效率的同时,使针线所绣的影像作品更灵动,也更具光影之间的张力。接下去,她还将利用丝线正反面光泽不同的原理,绣出新的具有哑光质地的作品。

现场有许多人问濮惠菊:“你这样投入,眼睛和身体吃得消吗?” 濮惠菊笑着回答:“每天绣就不要紧,哪一天停下来,大概才真的要不好了。”或许,对她而言,这份探寻刺绣艺术的苦与乐,常人无法理解,也不足为外人道。

nvElnYqUei6d57TS4j3rYvmn3CRb2d8okURMviwb.JPG

QD9X3r2c4JcPo1217H1PZUJxuVlprE5avFN0ITAD.JPG

4DBPMXoshAQUtISMefmxUP8XEtZvROWjQNjlCBoD.JPG

LyLadTOPsTnuTyQ98PSmeaJnwuIgrGPWtk2AcqbZ.JPG

X6dBTOkAwVeGmiWWd9EQrVHtumeDskAxq06O54eu.JPG

开幕式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rDC2cx9OSFXSy1CcGhDP5NQ50PdZsl8mDtnCzh0D.JPG

rLrx9EszQACoBia3ddlpzZuTgGUsY0JklMcwvb7l.JPG

8dV9d0pv1P33UTSbh27NCHcQi5kSlK5nO6Pg7Wrv.JPG

60CjiYbuebsWjOOwTktZx2OzT5T1zkiff6euCbmG.JPG

ikZpFLaIB6HVDgdmxglEbc2FrnxT2a82gTBuLDPs.JPG

ZIMib4BRE8zSTdHO7EVIAN1K95lGOoOxrBShAUR3.JPG


关键字: 内容标签:技艺,油画,苏绣,苏绣,濮惠菊,技艺 油画 苏绣 苏绣 濮惠菊
下一篇:虹桥之上·我的艺术“家”——世界手工艺产业博览园“大师国博园”_大师国博园-世界-中国-产业||上一篇:2019加拿大伊丽莎白·格林希尔茨基金会大奖授予吴建楠_吴建楠-伊丽莎白·格林希尔茨基金会-伊丽莎白-基金会-雕塑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