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24日下午,文化传承·丹青力量——中国艺术研究院中青年艺术家系列展:陆明君、蔡葵双个展在中国美术馆正式开幕。两人分别从不同角度提出并阐释了自己对艺术的探索和观点。其中,陆明君的展览主题是“搦翰明均”,皋翱的展览主题则是“安之若素”,充分体现了两人艺术的特色。
书法家陆明君
陆明君,1962年生于山东昌邑,历史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西泠印社社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委员,多所高校客座教授。
“陆明君个展——搦翰明均”展览现场
本次展览“搦翰明均”呈现了陆明军近年来的书法创作,囊括了行、草、篆、隶、楷等多种书体,十分全面。陆明君告诉艺术网,展览主题“搦翰明均”代表了他历来在书法创作当中所追求的境界。
“陆明君个展——搦翰明均”展览现场
陆明君认为书法书法创作首先是感性的。其感性充盈在书家的个体生命中,并要通过作品传递出来,让欣赏者(当然这是需要以识书慧眼为前提的)感受到其生命的跳动与情感的洋溢,感受到笔画挥运中振动若生的鲜活气息与气韵流荡的人格境界。
而另一方面书法创作同时又是理性的。一是源于书法的哲学意蕴。书法之单纯的工具材料,高度抽象的艺术形式,却具有无比广阔的表现空间,集中体现着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
“陆明君个展——搦翰明均”展览现场
陆明君《文心雕龙•神思篇》句
中国国家画院书法篆刻院篆刻研究所所长、著名书法家曾翔表示:“古人论画谓“气韵非师”,好的学者书法也是如此,以文气为高,由积学而臻妙,非可与雕虫弄技者道。陆明君是书法家中的学者,学者中的书法家,他的书法是学养情怀的自然流露,兼碑帖之长而自成一种清雅、简古、萧散的个人面目,于当代中青年书家中,足称一时之选。”
陆明君《临汉寿成室鼎铭文并跋》纸本 93×66cm 2019年作
陆明君 《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纸本 69x69cm 2019年作
陆明君《王勃-滕王阁诗》纸本 244×70cm 2019
中国文联艺术创作中心主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刘恒则谈到:“ 陆明君的书法史研究且有扎实的功底,近年来,他又把精力集中在对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的专题研究上,在赵之谦、罗振玉的基础上将这一课题推向更加细致和深入。尤其是超越了具体应用现象,从文字学和文化背景上进行分析阐述,使这一问题更具有学术价值。陆明君用自己的治学方法和路子证明,沉潜和坚持是一个从事学术研究者必备的素质和心理准备。”
艺术家蔡葵
蔡葵,1963年生于安徽安庆市,自小随父习画,1989年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中国画专业,1990年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现任职于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画院专职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
“蔡葵个展——安之若素”现场
此次个展“安之若素”主要呈现了他在工笔人物画,尤其是女性人物中的造诣,展出近作近20幅。蔡葵在女性人物的把握上,总结了传统女性的美德和现代女性的气质,很精确的将格调定位于隽永、优雅、品味,一切都是高级的、正气的、鲜活的、朝气的。无论是哪类女性,都表现了向上的精神状态。其次是讲究,这个“讲究”不仅是形式,更多的是中国画的内质严谨。比如他对线条的要求,不仅是勾划出人物造型的基本要求,更要强调对不同人物、不同风格运用不同线条,这个线条不是单一的线,而是变化的、有风格的、特别有内涵的,是按中国传统画凝练出的有生命的线。
“蔡葵个展——安之若素”现场
而与其他工笔人物画家不同的是,因为笔墨功底好,蔡葵没有拘于“写生状态”,没有那种连环画式的叙述性,没有丢失中国人物画所特有的诗情画意和笔墨趣味。他像黄胄那样根据对象的特征探索创造新的画法,又吸收克里莫特、得加、莫奈等人的光影结构造型,在不影响生动描绘的同时保持笔墨的独立韵味。笔法更多,风格更趋精致。更突出水墨情致,透显出其清隽、秀逸的气质,作品的精神是开拓性的,画面完整唯美,气息清澈。
蔡葵 《静香》纸本设色 200×124cm 2015年作
蔡葵 《冷月》 纸本设色 200×125cm 2012年作
蔡葵《太湖莲香》纸本设色 136×68cm 2015年作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5月5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蔡葵,陆明君,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美术馆,,设色,现场,艺术蔡葵 陆明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 中国美术馆 设色 现场 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