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拍之下的黄桷坪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时间之镜”开幕式在此举行
2019年3月23日下午5点半,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时间之镜”于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名为“时间之镜”的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是由四川美术学院、重庆市摄影家协会、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全国第一个以实验影像为主要展览内容的艺术双年展,分为A、B两个展览计划。
A计划由四川美院新媒体系作为主要承办者已于2018年11月13日-25日在四川美术学院美术馆(大学城)展出。A计划以摄影、影像与影像装置为载体,邀请约50位艺术家参展,着眼社会与历史时代关系,以影像案例的方式一窥当代中国的时间之旅。展览十个主题单元为:老厂拾零、生死之间、投影自然、个人叙事、教学1+2、翻阅互动、日常生活、神鬼超验、播放空间、影像反思。
A计划作为一次实验性的影像艺术探索,是一个在美术馆白盒子空间下的展览,受到肯定的同时还有不少局限性,尤其在话语方式上,仍是受学院话语体系主导,更注重艺术本体语言探索。这样的方式与今天的社会现场存有距离,无法真切地直面当代的社会现实,真诚地反应和反省问题。有鉴于此,在王林、李川、曾途三位策展人的组织策划下,开启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的B计划,期望以“在地的全球化,在场的当代性”的思路,借助影像媒介联系起艺术与社区、重庆与世界的相互关系。
媒体见面会现场
【直播回看】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时间之镜”媒体见面会
策展人王林发言
策展人李川发言
策展人曾途发言
本次双年展共分为“主展场单元”、“特别计划单元”、“平行计划单元”三个展览部分。
一、“主展场单元”
“主展场单元”是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的轴心部分,作为双年展对外展示作品的主要窗口,是展览策展意图的集中体现。由王林、李川、曾途三位国内知名策展人策划,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50组艺术家参展,中西交流,相互促进,选择摄影、录像、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出,从媒材形式到内容观念都作出了实验性的探索。
“主展场单元”是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的轴心部分,作为双年展对外展示作品的主要窗口,是展览策展意图的集中体现。主展场邀请来自10个国家的50组艺术家参展,中西交流,相互促进,选择摄影、录像、影像装置等多种艺术形式展出,从媒材形式到内容观念都作出了实验性的探索。
主展场共分为三个展区:
第一展区·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1、2号展厅
第一展区·孙可卿工作室展厅
第一展区·感觉艺术空间展厅
主展区·T空间展区现场
一展区: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1、2号展厅、孙可卿工作室展厅《记忆-孙可综合摄影作品展》、感觉艺术空间展厅《关照-傅文俊数给摄影作品展》、T空间展厅《废墟-贺兴友超写实摄影作品展)
二展区
二展区:四川美术学院黄桷坪校区,公共艺术学院,室内外展示场地
三展区
三展区: 501艺术基地大印文化展厅,黄桷坪街道社区展点《“中国经验”历史文献展》黄桷坪街道社区展点(梯坎豆花、咖啡煮艺。有情小面、馋嘴面、美宜佳超市、山东水饺、吃度米线、五金文具百货、白雪美术用品)
二、“特别计划单元”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工作人员合影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交通茶馆现场
1、《重构现场——对时间、记忆与现实关系地再造》
分策展人:唐勇
参展艺术家:陈琪、何春怡、胡晓林、马俊、申通、王苡沫、吴雨桐、严一棚、张翔
展出时间:3.23 - 4.07
此项目以交通茶馆作为艺术实践的现场,从年轻艺术家的视觉与思维出发,利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在新的语境中重构时间、记忆与日常现实的关系,并在新的关系中让身体获得超越现实的感知体验。进而使我们以另外的逻辑去思考、定义历史之于现在和未来的价值与意义。
项目的核心,是强调身体对日常现实的介入,强化新技术、新材料基础上所具有的新方法和新思维。对现场的打破不是对原有空间场域和物质形态的重建,而是在不改变原有状态的基础上,由新技术而引发身体对日常经验的超越。
此项目将在拥有三十多年历史,但风貌保存原始、完整的黄桷坪网红打卡地“交通茶馆”内部创作并展出,呈现来自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九位青年艺术家的五组作品。
《可穿戴的展览》
《可穿戴的展览》
《可穿戴的展览》服装部分
《可穿戴的展览》服装部分
《可穿戴的展览》服装部分
《可穿戴的展览》服装部分
2.《可穿戴的展览》
分策展人:王远凌
执行分策展人:徐筱婷
展出时间:3.23-自然消失
地点:黄桷坪街道
参展艺术家:三代一生艺术小组
本次展览植根于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 。故而关于影像的实验,应有更加大胆与新颖的尝试。
在黄桷坪丰富的生态下去构建一个实验性的艺术展览,怎么去突破重庆在地性展览与当地的融合,怎么突破正在消逝的和正在发生的现场融合,“新”与“旧”的碰撞,都是本次展览在思考和尝试的。
黄桷坪因着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产生着交集。故我们选择“衣”作为媒介,用经典的影像作品和服装的做法,将文字与图像等文献资料设计到服装上面,衣服就是移动的展览内容载体,跟着穿着的人在空间中流动,在不同时间出没的人中,在时间上流动,此特别展部分让展览内容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起来,在流动中呈现你在当下看到的黄桷坪的有可知亦未可知的一部分。
注意,展览期间,或许,那个与你擦身而过的黄桷坪大叔身上,就带着你前来观看的展览内容。
《重演》展览现场
《重演》展览现场
《重演》展览现场
军哥书屋
3.《重演》
展览时间和展出内容:
3月23日: 14: 00- -17:00
军哥书屋:“三角道”社区互动项目之影像展
喜马拉雅书店:“重庆之蛙”科技艺术与社区互动项目之李红宏+儿童科技艺术作品展
军哥书屋至喜马拉雅书店间:“信使”行走行为作品3月24日: 14: 00- 18:00
军哥书屋:“三角道”社区互动项目巴蜀古驿道行走与直播3月30日: 14:00- 17:00
喜马拉雅书店:“重庆之蛙”科技艺术与社区互动项目之儿童科技艺术工作坊成果展
分策展人:董勋、吴剑平
参展艺术家:鲍大宸、苟军、李红宏、张颖
这次董勋、吴剑平策划的在地性艺术项目《重演》,发生和展示地点在黄桷坪喜马拉雅书店和军哥书屋,及两者之间的街道。项目的主题是重演,回忆是重演,存档也是重演。重演不是重复,而是书写与差异,重演是第一存留(感受)、第二存留(记忆)、第三存留(影像)交织在一起。我们不预测未来,不模拟现实,过去一切不完美的,伤痛的,美好的都被档案化。当一切太清楚,生活也就没有了动力,水清则无鱼,我们的最大的生产力是会爱,会犯错,我们可以怀念过去、迷茫当下、担忧未来。
《重演》项目的参与者从艺术家、到当地居民,从中老年人到儿童,场地从本届双年展实践区域的最左侧山上的“喜马拉雅书店”,到最右侧江边的“军哥书屋”,内容从图片影像展陈到儿童科技工作坊等,期待观众的加入。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一切都还来得及》展览现场
4.《一切都还来得及》
展览时间3.23-4.23
展览地点:HE基地
分策展人:罗振宏、崔付利
参展艺术家:陈思宇、陈文华、陈燕贞、Eric scott nelson(美)、何利平、胡晓林、焦兴涛、金泰俊(韩),李俊、李勇、林路涵、刘成瑞、卢征远、任萩、孙可卿、谭晚星、董文敏、徐韦、余瀛、张啟山、张文荣、钟家宇、诸葛文华、公司艺术小组(黄佼、马锟、向征)、bnb帮你搬(陈泥耳、孙珂、X)
《一切都还来得及》是由坐落在本届双年展开展地黄桷坪的在地机构HE基地为组织主体、由罗振鸿和崔付利作为策展主体,策划并实施的展览,方案在这里创作的同时,作品最终的展陈地点也为HE基地。本次展览共呈现20多组艺术家的作品。这里不仅有军工厂、电厂、火车站、货运码头等工业文明社会的典型记忆,也有像农村集市、农民工成群等乡土时代的遗影,同样也能发现国际艺术家驻留的身影。黄桷坪艺术生态的真实性和现场性就是当今文化的一个缩影,在“世界的黄桷坪”的文化现场,以及坚持十余年的HE基地空间现场,我们究竟要呈现和解决哪些具体的问题,我想这是整个展览的重点,也同样是一个起点,一切都还来得及。
5. 《镜中民间 -想象的共同体》
分策展人:胡燕子
线上展出时间: 2019.03.23- 04.07
线上展出地点:抖音、快手等网络自媒体平台传播
线下展出时间: 2019.03.30- 03.31 (周六、周日), 14:00-20:0OOffline exhibition time : 2019.03.30-03.31 (周六、周日),14:00-20:00
线下展出地点:行走在黄桷坪街道上的广告车身屏幕
参展艺术家:Blaise Schwartz、何京、邵洋
陈艺玮、李随唐、王莹、邓上东、段英梅(德)、刘斯博、袁喆、马赛、郑若荔
本版块题目为“镜中民间——想象的共同体”,由艺术家群体和黄桷坪当地居民合作创作作品,讨论技术进步引发的全民生产时代的影像景观。
技术变革带来了社会现场的极速变化。这个世界的真实性在技术浪潮的冲击中,被重新构建。智能手机已经成为“人类的一个新器官”,影像创作不再只是专业人的特权,举起手机,拍摄生活早已成为每个人的日常。海量的图像影像被生产出来充斥在网络端。
这些民间影像来源于生活中,生产者是普通人,传播路径是网络自媒体,呈现了世界的丰富性和复杂性,以及这个时代的群体面貌。而被大量点击率推上热点的短视频内容,事实上是观众群体对民间的主观“想象”。本版块希望籍此讨论,全民影像生产中,影像生产行为对生产者自我认知、群体面貌的塑造。
本版块中,由12位艺术家与黄桷坪居民组成的在地创作小组,将会以手机作为工具,围绕“想象的共同体”展开短视频创作。街头广告车和抖音快手等自媒体平台将会是艺术家们无处不在的展厅。
6. 《Imaging 商店》
分策展人:耿直、姜灏桥、王皖玲
展出时间: 2019.3.31 (周日),15:00-17:00
展出地点: 501艺术基地大印文化
参展艺术家:陈橘人、吕书奇、杜鎔勋、魏琳峰、赖研君、杨朝予、卢华、郁夕梓、张珍珠、周羽娴、未知艺术家若干
商店不是个好东西,在“交换”中,都有中间商赚差价。
想象力不是个好东西,它使得你每一次的“交换”都心满意足,至少你是这么以为的。
艺术不是个好东西,黄桷坪因为艺术成为了绝版孤品。
艺术家更不是什么好东西,他们通过激发你的想象力,把黄桷坪存在过的证明给卖了,还赚了一波差价。一举几得?三得。
不服气?Imaging商店,3月31日,开业大吉,欢迎光临,任意选购。
你,愿意拿什么来“交换”?
三、“平行计划单元”
作为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B计划三部分之一,平行计划是展览重要枝干。通过与相关艺术机构的相互协作,使相互资源有效利用,既促进和鼓励黄桷坪社区艺术生态的多元发展,丰富艺术网络的建设,也使双年展的策展理念得以推广,能获得更多的认同,有利于吸引到更多元的艺术爱好群体加入到当代艺术的创作、组织、活动中来,营造共生、共享、共赢的艺术社区氛围。
寅子剧场带来的寅子剧场影像计划《2019重庆寅子剧场独立影像展》
1.寅子剧场带来的寅子剧场影像计划《2019重庆寅子剧场独立影像展》
策划人:张扬
时间: 2019.03.23 (周六), 14:30-17:00;2019.03.24 (周日), 10:30-18:00
地点: 501艺术基地三层2018#寅子剧场
出品机构: YINZI theater
策划人:张扬
协作:李鑫杰
展出作品: 2019重庆寅子剧场独立影像展
展览介绍:
重庆寅子剧场是实验艺术的展演空间,植根于西南最大的原生态视觉艺术群落——黄桷坪,紧邻有70年历史的四川美术学院。寅子剧场专注于当代表演艺术的制作和推广,我们是跨领域交流和合作的创造者、艺术事件的策划者。
2019年,寅子剧场迈入第九个年头,并已全面启动寅子表演艺术制作中心的计划。回顾过8年的发展,上千场风格各异的现场帮助寅子剧场建立了固定的观众群体、国内外合作的艺术家资源、实验艺术现场的档案库、立足当地的剧场管理体系。无论是话剧、音乐、声音、影像、舞蹈、肢体、木偶,还是装置、电影、摄影、沙龙、论坛,时间的刻度都仿佛一面镜子,映射出那些无法复制的瞬间和感动。
这次2019寅子剧场独立影像展,希望通过影像这种“蒙太奇”的方式再次连接观众,再现那些让我们流泪、狂笑、反思、争辩的瞬间,回到不同纬度“活”的艺术现场。并欢迎观众和艺术家、评论者来到现场参与“现场”,期望平衡、有序、健康、持续的吸收各种能量,并将其以无数个体的表达,注入当下。
日程介绍
分享会一 : 寅子剧场9年实验之路&YYDR驻地计划
分享人:胡音
时间:2019.3.23,14:30 - 17:00
参与:现场观众 (免费参与)
分享会二 : 关于跨界现场的策划与制作
分享人:顾桃
时间:2019.3.23,14:30 - 17:00
参与:现场观众 (免费参与)
研讨环节:2019期待发声
时间:2019.3.23,14:30 - 17:00
参与:现场观众 (免费参与)
寅子剧场独立影像展
策划人:张扬
时间:2019.3.24,10:30 - 18:00
参与:现场观众 (免费参与)
器•Haus空间带来的器•Haus空间影像计划《宋兮影像作品个展:一次失误》
2.器•Haus空间带来的器•Haus空间影像计划《宋兮影像作品个展:一次失误》
策划人:倪昆、杨述
地点: 501艺术基地一层器.Haus空间
时间: 2019.03.23-04.07 (周-闭馆), 14:00-17:30
艺术家:宋兮Artist: Xi Song
展出作品:宋兮影像艺术作品个展
ORGANHAUS致力于试验性综合媒介的探索,定期举办各类艺术展览,并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交换工作室空间;接受国际、国内艺术家及艺术机构的艺术交流 、驻留计划。机构将依托中国不断开放发展的社会环境,为中国的当代艺术,先锋艺术及国际文化的交流发展,付出自己的努力及实践。
展览介绍:
在安全感包裹的状态中,失误会产生愉悦的快感。
任何一次快感都是对长期意识形态培训思想的亵渎。身体自身的意识需求超越精神的控制,这是自由的开始。当意识超出集体共识范畴表达,做出不正确判断,导致在符合客观实际的情况下,对事物做出了不正确的行为。
在不断失误的过程中,快感的产生是最接近人性意识的催化,去除身体政治化的方法。
重庆八九点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黄桷坪坝坝电影公众放映计划》
3. 重庆八九点文化传播发展有限公司带来的《黄桷坪坝坝电影公众放映计划》
"策划人:董洪龙
放映内容:诺亚方舟漂流记,火锅英雄,西虹市首富
放映地点:黄桷坪邮电街路口小广场
首场放映时间: 2019.03.23 (周六) , 19:30 (如天气允许,连续3天一天一场)
展览介绍:
作为80后的我而言,关于影像的最早记忆便是露天电影。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看上一场电影对于童年的我们而言就犹如吃了一顿大餐。只要有露天电影放映,我们便会匆忙的吃完晚饭,叫上小伙伴、提着小板凳早早去占位置。在那个年代,我们的父辈、爷辈同样也是露天电影的忠实“粉丝”。可以说,露天电影承载了几代人的记忆。
在重庆这个地方,露天电影叫作坝坝电影。始建于1954年的建设电影院则承载了几代九龙坡人的影像记忆,时至今日,建设电影院依然在坚持坝坝电影的放映。
对于以“时间之镜”命名的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而言,有着六十多年坝坝电影放映史的建设电影院无疑是影像在地性公共艺术研究的一个经典案例。
对于多年未再看过坝坝电影的我们而言,这次的坝坝电影放映犹如时间之镜,让我们穿越到儿时,享受异样的星空之美。
在信息大爆炸和版权意识增强的今天,建设电影院坝坝电影放映的片单难免滞后,这也使得坝坝电影的受众人群相对狭窄,但相关单位如果能将实验影像加入坝坝电影放映计划那将是艺术融入社会、融入社区的一个很好的突破口,而坝坝电影也将成为夜空中最亮的星。
开幕式现场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策展⼈王林教授
策展人王林邀请参与双年展的各位分策展人上台
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时间之镜策展⼈李川主持开幕式
双年展开幕式在坦克库当代艺术中心举行,四川美术学院新媒体艺术系副主任,时间之镜策展⼈李川主持开幕式并介绍到场嘉宾。
特别计划好邻居⼩组代表王皖玓
平⾏计划-黄桷坪坝坝电影公众放映计划 策划⼈董洪龙
随后,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策展⼈王林协同特别计划-好邻居⼩组代表王皖玓、平⾏计划-黄桷坪坝坝电影公众放映计划策划⼈董洪龙为大家简述了本次双年展的相关事宜,策展⼈王林强调本次双年展是一次在地的艺术实践,在策展小组中的大部分启用青年策展人,使本次双年展更具活力。
黄桷坪⽼居民代表
黄桷坪⽼居民代表——梯坎豆花老板同样作为特别嘉宾出席开幕式,梯坎豆花作为黄桷坪社区文化的一部分,受邀参与本次展览同样是本次展览贴近生活的证明。
主展场参展艺术家代表吴雅琳
主展场参展艺术家代表吴雅琳在开幕式中表示,美育是我国现阶段最缺乏的部分,而这次受邀参与双年展B计划感受到了本次展览在美育方面的尝试,十分难得。
双年展⽀持机构重庆渝隆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
双年展⽀持机构重庆渝隆资产经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祖⾦同样在开幕式中表达了对本次双年展的支持。
重庆市美术家协会徐亮
四川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杰
四川美术学院常务副院长张杰说:“今日,黄桷坪迎来了久违的热闹,出席本次开幕式的各位观众艺术家,一定都是对黄桷坪有着感情的,这种感情是悠长的难易磨灭的。”
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矿
最后,重庆市摄影家协会主席杨矿发⾔并宣布开幕。
关键字: 内容标签: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时间之镜,在地性,黄桷坪,,重庆,影像,艺术首届重庆国际实验影像双年展 时间之镜 在地性 黄桷坪 重庆 影像 艺术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