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庆祝寿辰时,官贵缙绅乃至一般富庶之家往往会请文人写寿序,这成为一种社会风气。寿序的写法,主要边叙述寿者生平、功德政绩,边颂扬品德行为,抑或展开议论,结尾祝序主人福寿延绵。
图一 鸡翅木螭龙纹大围屏及屏心寿序
(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2016年春季)
归有光有“明文第一”之誉,明代嘉万年间,他创作了大量寿序,为集大成者,其《震川先生集》中,就收录有七十六篇寿序。归氏率先革新文体,极大地提升寿序的文学品格与境界,使这种平民文学、通俗的应酬文体进入文章正宗之列,跻身于士大夫正统雅文学的殿堂。钱谦益言:“赠送序考论学术吏治,皆非苟作。寿序古人所无,先生为之,皆古文也。”(钱谦益:《震川先生文集序》)
同时期的王世贞,居刑部尚书高位,独领文坛二十年,在他的《 弇州四部稿》《 弇州山人续稿》中,也有寿序120篇。黄宗羲、陈继儒、李日华、谢肇淛等一干文学大咖也创造了不少寿序。
晚明到清初,寿序创作日渐兴盛。遗民群体在寿序中寄托易代之悲和故国之思,又借鉴其他文体的技法,使寿序品格得以提高,寿序的新变,也成为清初文学思想演变的重要表征。(代亮 :《清初遗民寿序的新变及其意义》,《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年04期 )
明遗民大多不妄作寿序,作则必有所为。寿序文的格局在明遗民的笔下豁然变得阔大,其感慨范围由乡曲琐事扩展至天下局势,其格调亦从歌功颂德演变为兴亡之思。在谋篇布局上亦完全模糊传统寿序的文体特征,或以论为主,隐没人物形象,或在叙事中反客为主、主宾错置,呈现出鲜明的改造文体的倾向。(朱泽宝:《论明清鼎革与寿序文演变的新趋势》《文学研究》 2018年02期 )
图二 鸡翅木螭龙纹大围屏寿序上的“是为序”
寿序篇幅随意,各类文之辞皆可使用,囊括各种散文特点,从而取代了以往的各种祝寿形式而独领风骚。清末吴曾祺《文体刍言》谓:寿序“至明中叶以后,乃盛行于时,惟所语多谀词浮泛,故体稍卑。至能者为之,独能纬以议论,亦时有足称者。”(吴曾祺《涵芬楼文谈》“附录”,上海商务印书馆,1913年)寿序中可以称道者极多,以下举其两例:
《刘海峰先生八十寿序》:
曩者,鼐在京师,歙程吏部、历城周编修语曰:“为文章者,有所法而后能,有所变而后大。维盛清治迈逾前古千百,独士能为古文者未广。昔有方侍郎,今有刘先生,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鼐曰:“夫黄、舒之间,天下奇山水也,郁千余年,一方无数十人名于史传者。独浮屠之俊雄,自梁陈以来,不出二三百里,肩背交而声相应和也。其徒遍天下,奉之为宗。岂山州奇杰之气,有蕴而属之邪?夫释氏衰歇,则儒士兴,今殆其时矣。”既应二君,其后尝为乡人道焉。
鼐又闻诸长者曰:康熙间,方侍郎名闻海外。刘先生一日以布衣走京师,上其文侍郎。侍郎告人曰:“如方某,何足算耶!邑子刘生,乃国士尔。”闻者始骇不信,久乃渐知先生。今侍郎没,而先生之文果益贵。然先生穷居江上,无侍郎之名位交游,不足掖起世之英少,独闭户伏首几案,年八十矣,聪明犹强,著述不辍,有卫武懿诗②之志,斯世之异人也已。鼐之幼也,尝侍先生,奇其状貌言笑,退辄仿效以为戏。及长,受经学于伯父编修君,学文于先生。游宦三十年而归,伯父前卒,不得复见,往日父执往来者皆尽,而犹得数见先生于枞阳,先生亦喜其来,足疾未平,扶曳出与论文,每穷半夜。
今五月望,邑人以先生生日为之寿,鼐适在扬州,思念先生,书是以寄先生,又使乡之后进者,闻而劝也。
这是乾隆四十二年(1777年),文学家姚鼐祝贺其师刘大櫆八秩寿辰之作。文中提出了“桐城文派”构想,并预言将开宗立派, 隐约地指出桐城宗师间的的递传脉络:方苞经刘大櫆而至于姚鼐;感念自己和刘大槐相识并从其学文的过程;隐然表明以统领天下文章为己任的。姚鼐的《惜抱轩诗文集》中收有20篇寿序,多是真情实意,为后人称颂。
寿序是接近人物传记的特殊文章,作者多为文采出众之士,有一定名望,往往是受邀写作。一般的序主人,的确没有什么突出的功名业绩、道德文章。所以。文章套路常常写寿者的家人、亲朋,从侧面来表现寿者的品行风貌。突出个人修养和对后代的教育。这章法也正是归有光的一大创新。清人王鸣盛《钝翁类稿序》云:“七家之文,大抵取正面,震川则反面旁面侧面,如画家烘云托月之法。”(归有光:《震川先生集》,上海古籍出版社)
曾国藩为湘乡派古文大家,所作《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就是如此,为同僚父母祝寿,然不明其人其事。故“乃略述平昔与仲鸾言论大指,以著先生之节概”,最后归结到父母的培养教育上,“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并推许了清初学者中因刚直而享有高寿的人,向寿者致以美好的祝愿。此文为应酬文字,但卓成散文佳作。
《陈仲鸾同年之父母七十寿序 》:
天之生贤人也,大抵以刚直葆其本真,其回枉柔靡者,常滑其自然之性,而无以全其纯固之天,即幸而苟延,精理已销,恒干仅存,君子谓之免焉而已。国藩尝采辑国朝诸儒言行本末,若孙夏峰、顾亭林、黄梨洲、王而农、梅勿庵之徒,皆硕德贞隐,年登耄耋),而皆秉刚直之性,寸衷之所执,万夫非之而不可动,三光晦、五岳震而不可夺。故常全其至健之质,跻之大寿而神不衰。不似世俗孱懦竖子,依违濡忍,偷为一切,不可久长者也。
同年生陈君仲鸾与余交十余年,每相与议论平生,慷慨不挠。或品第当世人伦,意所不可,睥睨讥切,无所复忌。同人或谓仲鸾居吏阔别曹司,身处卑冗,更事未深,宜其嚣嚣不绌;若移置要地,稍稍练习文法,亦且破觚而为圆矣。既而仲鸾果以考第入直率机,而戆直发愤,芒角森然,曾不减其曩者之旧。吾乃私怪生民刚直之性,其禀之有厚有薄,未可以一概度量也。
间辄与仲鸾语家世之计,及太公、太母之行。仲鸾为余言封翁荫酿召先生,生而伉爽,屡经艰险,履之如夷。遇人有心所不许,虽豪贵人必唾弃之。即心之所许,虽孤婺卑贱,必引而翼之,愈穷厄,愈礼敬与均。自亲族州闾,皆服其诚信,远近纷难,就之决遣,凡所论断,久而辄应。封母高太恭人,祗顺惇笃,尊尚节义,盖皆有刚直之风。然后知仲鸾之激烈不阿,虽受性独厚。亦其禀之庭闱者,岁渐月染,涵濡之久而不自知也。人固视乎所习,朝有媕婀之老,则群下相习于诡随;家有骨鲠之长,则子弟相习于矩矱。倡而为风,效而成俗,匪一身之为利害也。
今年八月,为先生暨太宜人七十生日,年家之子,同官之良,咸称觞仲鸾之邸第,作为诗篇,以祝难老。属国藩为之序,余乃略述平昔与仲鸾言论大指,以著先生之节概,因推国初诸儒以刚直而享大年者,为先生致善祷之谊,亦使世之君子,闻之而有所警焉。
“曾国藩对明清两代流行的寿序文体贡献颇大,他痛诋寿序文体的四种弊端,尤其是揄扬过实、品格低俗之弊----提升了寿序这一应酬文体的思想境界。是继归有光文学化寿序、姚鼐文学史化寿序之后的又一新变,是典型的理学化寿序。”(赵永刚 :《曾国藩寿序文刍议》《厦门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01期 )
图三 黄花梨百宝嵌围屏及屏心正面寿序
(北京保利拍卖国际有限责任公司,2017 年秋季)
寿序还往往有众人署名,如南通名士朱铭山以善举名闻四方。1947年,值其七十寿辰,由章士钊撰、沈尹默书写了《南通朱铭山先生暨德配袁夫人七十寿序》(十条屏),几百位民国政商学各界精英领袖悉数署名来贺。
当然,寿序更多是作为一种“乡曲应酬”之作,广泛的寿主是一般缙绅士大夫和官贵阶层。其内容多为赞美主人读书、修身、行善,教于家、恩闻乡里。因为喜庆场合而写,加上纯粹是应酬文体,少不了颂扬或祝贺的言词。“寿序谀词,自前明归震川始入文稿。然每观近今名人集中偶载一二,亦罕有不溢美者。”(清陈康《郎潜纪闻》初笔.卷七.“亭林先生寿序”)不可否认,普通的寿序多为应酬之文,言辞虚美者极多。此类实例繁多如云,不胜枚举。
寿序蓬勃而出,这背后是明中期以后商品经济繁荣、奢靡风尚的勃兴(参考《一条王世襄援引的家具史料的多重意义再发掘》“奢靡风尚的产物”,艺术网,张辉专栏)。直接原因是当时享乐主义的盛行、祝寿风气的高涨。
明清“俗尚奢靡”的重点之一是祝寿活动的浮侈。明中叶后,“凡寿之礼,其馈赠燕沃必丰”。全国各地“其俗皆然”。庆寿仪式“凡曰亲友,又相率而往,为之助喜,以仪物为未足,则于作者之文词以重之。”(明罗钦顺:《整菴存稿》,文渊阁《四库全书》1261册,卷7)以请人撰写寿序“以铺张其盛美”。
图四 黄花梨螭龙纹大围屏寿序上的“是为序”
风云际会,厥成新史。清早期,明式家具文化与寿序文化融合,撞击出寿序屏风这种家具形式。为了突显寿序的光彩、铺张寿礼的郑重,各类雕刻纹饰的木质落地屏、多扇围屏出现了,成为寿序雍容华贵的物质载体,巨户大家纷纷延用。
多扇围屏(或含落地屏)的屏心设计为寿序文字空间,虚位以待。寿序文字或绢地书写,或嵌大漆板描金镌刻。
富贵之家在举行庆寿礼仪时,收到寿序是一件十分体面光彩的事。兼以屏风形式祝贺寿庆,供典礼嘉宾瞻仰品评,何止锦上添花。至清中期、清晚期、民国,多扇围屏延绵不断,成为明式家具、清式家具中重要的一类。
在明代,还盛行幛词和寿幛。绅富之家举行庆祝寿秩活动时,亲朋好友要赠送贺幛以示祝贺,贺幛往往要配上一篇语言华美的祝词,即为幛词。幛词成为明代士大夫常用的一种交际应酬文体。 严格的幛词的文体固定,为两部分,亦文亦词前为四六骈体文,叙事议论;后面作词一首,主于抒情。
寿幛通常是用整幅的绸布或大幅布帛,上面绣着幛词和吉祥纹样。一般大小如中堂,多金色或红色。它也被称作礼幛。明清时期,寿幛形式有三种:
一是图像幛,用多色丝线绣出寿星、或福禄寿三星、或麻姑图、或龙凤纹等其他吉祥图像。
二是文字幛,行文详尽者,洋洋洒洒。其幛首题有“某某科举官职、人名、年龄荣寿之庆”等等文字。正文其表述品德修养、成就作为,或有词一首。幛尾题有题颂者名字。晚清以后,多见用字简短者,仅一个“寿”字,或“寿比南山”人寿年丰 乃福乃寿等四个字。
三是文字居中、四周刺绣图案图像式。
大致在清早期,寿幛也发展为寿屏。钟敬文说,旧时“如果是绅富之家,举办大生日,亲友中有多数人合资备办丰富的礼物,搜集采录寿者生平事实为序,……裂为八幅或十二幅。……寿帐都是绸质的。”
尽管有寿幛和幛词存在。但寿序与围屏的格心在空间上是合槽对卯的,可以认定,围屏是为寿序而产生制作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也不排除寿幛形式对落地座屏兴起的影响。
围屏有各种材质,遗存极多,但绝大部分屏心(隔心、格心)上已经空空如也,或仅存软木篦子,后人覆黄绸以补缺漏。
图五 黄花梨百宝嵌围屏及屏心背面水墨八仙人物图
(北京保利拍卖国际有限责任公司,2017 年秋季)
2016年春季,北京中贸圣佳国际拍卖有限责任公司拍卖的鸡翅木螭龙纹大围屏(图一),中间十扇屏风上,屏心装鬆红漆木板,断纹老结,填金文字为寿序。正文结束语为“是为序”(图二)。左右端两扇屏风上,对联文字填金。
2017 年秋季,北京保利拍卖国际有限责任公司拍卖的黄花梨百宝嵌围屏屏心上,正面为金笺墨题寿序(图三),正文结束语为“是为序”(图四)。背面为水墨八仙人物图(图五)。
以上两个围屏上的正文结束语均为“是为序”,为寿序体裁用语。而非前面四六骈体文、后面作词的幛词。实物表明了围屏与寿序的子母关系。
张辉简介:
张辉,毕业于山东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先后任职河北省博物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后,在北京多家出版社任策划组稿编辑,并创建北京紫都苑图书发行公司。著有《曾国藩之谜》(经济日报出版社),整理《曾国藩全集》(中国致公出版社)、《中国通史》(中国档案出版社)、《中国名画全集》(京华出版社)、《古董收藏价格书系》(远方出版社)等著作。从2000年开始,从事明清家具、文玩古董收藏和研究,现为四家专业艺术媒体专栏作家。将考古学、人类学、图像学、历史学之方法论引入家具研究。2017年出版《明式家具图案研究》(故宫出版社)。
更多内容尽在[张辉专栏]
也可以直接下载艺术头条,订阅“明式家具研究”艺术号,观看更多内容。
关键字: 内容标签:文体,刚直,侍郎,围屏 寿序 明式家具文体 刚直 侍郎 围屏 寿序 明式家具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