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当你读懂了花押,也就读懂了他们!_八大山人-宋徽宗-雍正-俞樾-花押--崇祯-自己的-合体

编辑:于晓伟 来源:瀚墨云桥
 
在很多书画作品的落款处,都会看到一个或几个难以识别的字符,这些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符”,就是“花押”

8x7Vsl8DRno1fR7RSP6ZL0toAjwP00BlXKoBMT6j.jpg

在很多书画作品的落款处,都会看到一个或几个难以识别的字符,这些似字非字似画非画的“符”,就是“花押”。

一枚小小的花押,往往隐含着个人的观点和态度,也为文人墨客的奇思妙想提供了施展的舞台。

A89fbQ57YlzS81ZcfJdkFQH3oKCHCzlZJMfd2iYb.gif

花押大概始于南北朝,最初由草书演变而来,因为比中规中矩的签名、印章更具个人特点,也更难仿冒,常用于防伪,随着历代文人墨客的参与,赋予了花押更多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在唐代,很多人喜欢在文末以龙飞凤舞的草书体署名,为了避免大臣们过于放飞自我,唐太宗规定,正文的书体可以不限,署名必须用楷书。用草书署名之风,是从大臣韦陟开始,他写出的“陟”字宛若五朵祥云,自号五云体,自此花押署名一发不可收拾,唐玄宗李隆基就热衷在自己的书法作品中署花押字。

7nKbfN2flcc068DTDVaSRgzdQx2i9Wd85E1QsQLU.jpg

▲五云体想象版

6zD71svpsdZVHdF0bdDLfZd5b9AHHa3WRztjuKyU.jpg

▲唐玄宗李隆基的花押

据说是李隆基三个字的合体?

这一时期,花押还传入了日本,并保留在日本的文化中,直到今天,日本首相与内阁大臣们都有自己的花押字(印)。

宋代文化和经济的繁荣发达,带动了很多流行,其中就包括花押。花押在宋代的普及度很高,无论皇室贵族,还是平民百姓,都流行使用花押,因为花押的设计并不局限于文字,可由各种图案组成,不识字的人也可自行设计属于自己的独特花押。

花押渗入到宋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字画、书信、纸币,在政府公文、起诉的状纸,与别人签的合同中都用到了花押,花押在这时已经具备了法律效应。当然普通百姓使用更多的是“指”押,即按手印,或画个圈代替个人签名,也叫“画押”。

当时京城还有专门设计花押的签名馆,凡考中进士的人都要去买个签名,俗称“买花押”,作为今后公文中的个人专属签名。

两宋帝王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花押,宋太祖赵匡胤即位签的花押是“广”字里一个“5”,底下加上一横。宋太宗即位前的花押是“仁”字上面加一横,宋哲宗花押是上立下巾,宋宁宗的花押是“可”字去掉最后一笔的竖提。

把花押的艺术性发挥到极致的,当然是艺术细胞爆表的宋徽宗,他的“天下一人”花押(也有人认为是“天水”),一直是花押审美的榜样。

I6CJ7IBOFknOH7jkws5UKQ3qa7uNBuGjnuiGcrMo.jpg

ZCJdMu5FLJh2czxhoOXOHEX0YpIZhZRlFRxkTRoQ.jpg

SJekDreQYpdmZkGPE1aYqFzaoZQXUSvDd4pW6PdL.jpg

2CcmR6rYVXaK3tsvagxMlBz0W9yjGURYi5KK7Ho4.jpg

bceBjhuxdi3vneQx1OilxRpQPAtkhc8MAiofkEpP.jpg

▲宋徽宗的“天下一人”花押

宋徽宗的儿子赵构的花押,看上去像个“伍”字,实际是“人王”二字的合体,即便曾被金兵追杀,也终究是王者。

oQILKSw6qGFBZCfNRxBB3RaqttJxjFHtGYvqprSZ.jpg

▲宋高宗赵构《赐岳飞批剳卷》上的花押

FOvdAAkktjaduMi4nXkpzmBwyvAppsfkrHg5TnLJ.jpg

▲宋高宗赵构的花押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花押可谓极尽复杂,大概是自己也嫌签起来太费事,他又命人刻了一枚玉印,直接以盖代签。

tRi15r8pqcG0jajGyTqdP020ntcxByACjMEVsJ6a.jpg

▲崇祯皇帝朱由检的花押

NfcdXtUpatZ2deeOqeKpJVARCOfSsnsoNRjEid6F.jpg

▲崇祯皇帝朱由检“九思”手迹上的花押

文徵明的家书是用“徵明”合体花押,左密右疏,看起来既像徵,又像明。

Djwb7BsbrMKRhwBFq3vQEUz9vBvIhUD9Nyu8aJGH.jpg

▲文徵明家书上的花押

zJjKot9iAiJ7U8FCkMHGZYNPRlH5cnaeND68T6mj.jpg

▲文徵明儿子文彭家书上的花押

祝允明的花押也是“允明”二字横向合体,且花押上下各有一横画。

rEPyBZuT87zwSGzwi9zfTcMawJuAvEnl6E37a8BD.jpg

▲祝允明家书上的花押

明亡后,朱耷为了纪念缅怀故国山河,设计了两枚意味深长的花押,用来感怀亡国的心情“哭之笑之”和君亡的日子“三月十九”。

dn7HvPTVaO19pzjX3JMEHvXrBsfKJB5wqFxdgU6N.jpg

▲八大山人的花押

A1VE5pmigTzk7zjPrurIYnX1FqcRA3FdYC6smZBe.jpg

▲八大山人的花押

Seh84Iwo4cG3uUX8XXNNuMcH5C2ghwV5xSO2lXAd.jpg

▲八大山人的花押

清代皇帝很少使用花押,但雍正却一直在谕旨中书写花押,雍正的花押多数写在朱批或谕旨的结尾处、姓名旁,以及在奏折行文中以旁批的形式出现。

一般人的花押通常都是一个,但雍正批示的奏折上会出现两、三个花押,最多的达到四个。还有一些奏折,全折没有朱批,只有花押,且花押的外观形式多种多样,堪称花押达人。通过这些奏折上的花押,可以看出雍正勤于政事,认真阅读奏折的工作态度了。

U62paKq4bX7u8Ne0ZN5FSvS3akiXHBgL2wct2VQp.jpg

▲雍正的花押

L3yykNA0Kh5biPWChbcPhp82Qyfnx7qI6G5UN9f2.jpg

▲雍正的花押(应思)

533XaE63xUU7zhl9T5JZPJQ6KLMNlpez6K9syuRX.jpg

▲雍正的花押(应思)

清末书法家俞樾曾创作过很多字画一体的花押,如篆字体组成的“大悲”,还有用于书信尺牍上的“曲园拜上”,极尽形象逼真,意态萌发之趣味。

e902GONUi0foosZOO2R1fJpbtbc3QfeGRJHttdlV.jpg

​▲俞樾的花押

虽然常年居于画面的一隅,花押完全可以作为独立的艺术个体,供人品读赏玩。或许从单纯的文字识别上看,这些花押会对文意认读造成障碍,但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无疑是别有意趣的。


关键字: 内容标签:崇祯,自己的,合体,文徵明 八大山人 宋徽宗 雍正 俞樾 花押崇祯 自己的 合体 文徵明 八大山人 宋徽宗 雍正 俞樾 花押
下一篇:颜真卿与赵宋王朝的家仇国恨!_赵匡胤-《祭侄文稿》-赵广义-《颜氏家庙碑》-颜真卿《竹-涿州-书法-唐朝||上一篇:​高人一筹的篆书_李斯小篆峄山刻石-汉代张迁碑碑额-篆书-西周散氏盘及铭文-字体-文字-先秦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