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山区电影放映员】
1976年春三月,我从部队复员回到家乡平度。
我在部队表现还不错,领导当时并不希望我复员,是自己觉得当兵时间长了,家里老父需要照顾,便极力申请才得以批准。领导还不放心,怕我回去窝在农村没前途,事先派了一位政工干部去我老家帮助安排工作。那时候找个吃“商品粮”的工作比登天还难,最后安排在县里的“电影管理站”,但只是“合同制”,不是“正式工”,并答应年底如有了招工指标给予优先考虑。
4月初就去上班了。我被分配到平度县最东北角的石桥公社放映队,在山区。
这个电影放映队的队长叫王明诰,文化大革命前是电影队里的运输员,负责赶马车。文化大革命期间,人们要消灭“等级差别”,取消运输员,让他们和电影放映员平等,下乡放电影从此不用马车,改用独轮车,大家轮换着推着两辆独轮车翻山越岭,到各个村子放电影。王明诰开始对我很冷漠,以为我是县里塞给他一个没有能力的负担,因为他认为“人才”是不会愿意到山区来的,管理站也不会分给他使用。
队里共有4个人,队长,比我年纪略大一点的老队员李宝明,知青招工的新队员黄金光。我是最新来的,自然分配最苦最累的活儿。
一是要推小车。装行李的一辆比较轻,也不怕碰撞,由黄金光负责,我负责装机器的那辆小车。队长骑着自行车先一步到下一个村子打前站,李宝明也骑自行车在后面负责结电影费与吃饭的账。
当兵以前,我在生产队还不算“整劳力”,没有推过独轮车,在家里是老小,家里运输的重活也不用我干,所以推车的事难住了我。推小车有技术,必须学会掌握平衡,初学时怎么也端不平,有民谣唱:“推小车,不用学,只要屁股扭得活。”我就试着扭,不是往这边歪就是往那边斜,推起来就像扭秧歌,屁股扭不起来,倒是把腰扭闪了。山区的路很不好走,有时根本就没有路,遇上雨后的泥泞路,更是折磨死我。
不过我最怕的是陡峭的上下坡。一般来说,山里的大下坡到底,紧接着就是一个大上坡,有经验的人下坡时顺着坡势猛往下跑,到了坡底又借着惯性一股劲儿拱到坡顶。我不行啊,下坡时不敢跑得很快,上坡就拱不上去,经常撑在半山腰上不去下不来,等待有人来救我一把。有一次下坡跑得快了一些,一下子翻进路旁的沟里,起来顾不上胳膊腿受伤,先打开箱子检查是否摔坏了机器,要摔出个好歹来,我哪里能赔得起呀。
二是要看发电机。那时农村没有电,放映队都是自己准备发电机。活儿最脏这倒没有什么,而发电机在所有放映设备中是最不受娇宠的,也最容易出故障,一出故障就会有很多大人孩子围过来,排除故障的时间稍长一点,周围就七嘴八舌说你技术不行,还有人骂骂咧咧。
到了五月底,队长召集大家开会,说每年一度的全县集训期快要到了,队里要做准备。原来这个“集训期”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集训,每年的六月初是多雨天气,农村也正是麦收大忙季节,这时候一般没有村子会要电影队来,县管理站里就把流动在全县所有放映队集中到县城作一年的工作汇报、总结,还要评奖。那个时候,非常重视紧密配合国家大事的宣传工作,电影没法“紧密”,于是,利用幻灯作为宣传工具一度成为基层电影发行放映部门的一项重要任务,而且,县里每年的评选先进也往往以幻灯的水平作为重要条件。我们这个山区的放映队以前没有会画画的,因此,从来没有评上过县里的“先进队”,队长为此感到脸上很不光彩。
这次开会,他朝着我说,听县里介绍说你会画画,你敢不敢试试?
我说不用试,我在部队搞过,还算有些水平。
他说你先别吹,你能赶上人家某某队的小季儿的一半儿水平我就心满意足了。
我不知道“小季儿”怎样的水平,所以不敢妄言,就默默地开始干。
按惯例,白天一到新的村庄,检查完设备就吃中午饭,然后睡觉,一下午没事。从此以后我就不睡下午觉,洗幻灯的玻璃片,勾画草图,制作特技效果,到了晚上就在发电机旁找个小凳子坐下写脚本……我的辛勤首先感动了队长。有一天他到发电机这里来,说你倒屋里写吧,这里发电机声音太大影响构思,以后我在这里盯着。他平常不苟言笑,一张黑脸看不出表情,说这话时仍然很平淡,却叫我心里生出一股热乎,觉得他知冷知热,便暗自下决心,一定要超过那个什么“小季儿”,叫他脸上露出点笑容来。
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做了三套幻灯,一套是《老书记学手艺》,画面采用套色剪纸的形式,以民间曲艺“西河大鼓”的唱词讲述一位老干部学习科学种田的故事,配合当时毛主席发布的“最新指示”——领导干部要当内行,不要总当外行。第二套是《山村来了样板戏》,以抒情诗的风格赞颂样板戏电影在农村上映,画法很写实。第三套是山东快书《邓小平看电影》,黑白漫画效果,内容是说邓小平反对农村“赤脚医生”,看电影《春苗》[1]时拂袖而去。
六月的集训到了,我终于见到了令我崇拜的“小季儿”,他叫季中波,心灵手巧,自学画画,在全县电影放映队中是画得最好的,我们成了好朋友,不过这次他败给了我。我们的幻灯被评选为第一,我们队也成了“先进队”,并且,在集训结束后,将离开山区,调整到离县城最近的乡镇李园公社。
队长王明诰真的笑了,话也多了。但就在这期间发生了意料之外的事。
[1]文化大革命期间拍摄的电影,1975年在全国上映,谢晋导演,赵志强、杨时文编剧,李秀明主演。是描写农村一个叫田春苗的女“赤脚医生”的故事。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发电机,下坡,文化大革命,发电机 下坡 文化大革命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