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写停了很多年又画起来,对手稿的重视还是晚近的事情。
本科阶段创作课程强调草图的重要性,在草图中解决构图的问题,对象与画面的关系,画面的黑白灰等等。有时还建议来一张色彩小稿,定定画面的调子,以避免上正稿时,把画面画花了。本科毕业创作就是这样,从小稿、素描稿、正稿放大、水墨稿,循规蹈矩的演习了一遍,这几年在学校带毕业创作也就这点本事。
塞纳河畔 20x26cm 王犁 2018年1月
速写现场与一点夕阳 2018年1月
大学毕业后没几年,开始不想按以前写实的方法画,企图往表现里靠一靠。但从写实到表现或者说变形,不是想搞就可以搞的,开始做一些马蒂斯、夏加尔的变体,基本是饥肠辘辘加消化不良,一看就知道从哪里蹭来的。零零年前后碰到山艺的刘琦,记得他第一次到杭州恒庐展的时候,研究生期间几张毛边纸上的作品,还没有后来的本事,怎么隔了几年就那么有意味有格调,找机会问了他一下。他说参照了埃及、两河流域的造型来处理看到的对象,开始在速写本和草稿纸上做练习,至今还记得刘琦兄很实在的聊到自己怎样寻找处理形的方法时的神态。第一次到济南,就往刘琦刚搬的新家赶,那里肯定有更多的秘密值得我去发现,新家的摆设和作品,非常合一的呈现在面前。那晚主要是看他的草图和速写本,厚厚的一大叠,翻了几个小时,边翻边感慨他的用功,他在边上仿佛谦虚又仿佛自言自语的说:“用功不一定行,不用功肯定不行。”
班哈特 20x26cm 王犁 2018年1月
南部小镇班农 20x26cm 王犁 2018年1月
手稿其实是学习他人后一个消化的过程,有一阵子参照张光宇《金瓶梅》插图做变体,推敲再三不知道是否得其一二。一直觉得“抗日战争”前十年活跃在上海滩的艺术家如张光宇、张正宇、曹涵美、叶浅予、庞薰琹、张弦等努力的遗产,那些中西文化交汇处开出繁盛美丽的花朵,到现在还没有能力清理与继承。一次看到《杭州孔庙》的画册,里面让陈老莲流连忘返的《孔子与十二弟子像赞刻石》没有让我心生邪意,反而是传为贯休《十二罗汉像刻石》,让我不断变体处理到自己想画的胖人体中。
这几年越来越觉的画画要主观,要有抽象意味,是不是中国老底子的写意也不管不顾,企图寻找非叙事性绘画中,本身可以言说的趣味,听起来非常学术的话题,都是说说容易做做难。这个时候开始注意东西方画家的草图与手稿, “窥私”的欲望油然而生,企图找到大师通向理想的门径。都说这是一个没有大师的年代,但新媒体的发达,让你看到当代画家一些兴奋不已的作品,尚扬“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锐进之势,年轻一代画家咬碎齿根也望尘莫及;还有段正渠的纸本,西方表现主义大师和中国泥土味交相辉映,让你看到张仃先生“毕加索+城隍庙”的理想;老朋友刘琦偶尔在微信朋友圈晒几张手稿,不管是课堂写生还是女儿成长记录,都引得我偷偷下图存稿,以待开启自己不敏之脑壳。
普鲁旺斯的山谷 20x26cm 王犁 2018年1月
普鲁旺斯的小镇 2018年1月
以为靠学习态度可以取胜的自己,不时罔顾左右,看看还有没有能够让自己进步的机会,到了这个年纪,鬼还管你学习态度,那些还靠炫技来支撑画面的总非高手,大家想看的是各种理由支撑起来的品质。
停车看到的小镇 20x26cm 王犁 2018年1月
当你重视写生时,人家在草图中寻找语言;当你开始重视草图时,那些高手已经把写生画的像手稿,自己仿佛永远慢半拍,等到能掂量出这个半拍的时候,已经十万八千里。其实,到了没有时间去纠结别人缺点的年龄,能为他人一丝优点而怦然心动,就应该庆幸自己活力尚存,要明白画画不是一直进步的,到一定的年龄能不退步就是高手了。
2019年5月26日-6月23日杭州
关键字: 内容标签:变体,画面,写生,手稿 速写变体 画面 写生 手稿 速写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