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书画鉴定二十五讲》 封面
作者简介:
杨新,1940年生,湖南湘阴人。自幼喜好绘画,1960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附中,1965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论系,并进入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书画的陈列与研究。1984年作为卢斯基金会访问学者,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艺术史系研究和讲学一年。1985年1月任北京故宫博物院陈列部副主任,1987年9月至2000年12月任北京故宫博物院副院长。现任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北京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市博物馆学会副理事长。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杨新先生曾师从徐邦达、启功等老一辈书画鉴定家学习中国古代书画鉴定,其研究方法突出表现在书画鉴定与艺术史学、历史学、考古学的相互结合。在继承传统鉴定学的目鉴与考证外,杨新先生指出,目鉴不能离开艺术实践,考证则须以科学的史学研究方法为依据。其中《书画鉴定三感》《由<出师颂>引出对中国书画鉴定的思考》讨论了其在书画鉴定中的方法与经验;《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郭熙<溪山行旅图>的重新发现》等则体现了其科学、严谨的艺术史研究方法。在北京故宫博物院工作期间,多次组织海内外知名学者召开国际学术研讨会,并主编了大型图录《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清宫包装图典》、《故宫博物院藏明清绘画》等。
内容简介:
鉴定中国古书画,主要依据是古书画的本身,特别是其中笔墨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技巧和个性特征。鉴定者如果不知其中奥秘,是无从着手鉴定的。本书综合了近年杨新先生对古代书画鉴定与研究的重要成果,如对《出师颂》《女史箴图》《列女仁智图》《罗汉图》等画史上重要作品的重新认识与研究;再如对董源名下引起重大争议的《溪岸图》的重新鉴考、米芾名下《研山铭》的鉴定等等,均为后世重新认识这些煌煌巨迹,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断代意见。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几篇对画史研究文章,如《画史小补两则》《八大山人三题》等,亦是杨先生于书画鉴定工作之余的重要发现。通过本书所收录的《我跟徐邦达先生学鉴定》一文,则又见出杨新先生对恩师徐邦达先生的钦佩与感念之情。总之,本书内容通俗易懂、逻辑严密,对书画鉴定工作者、艺术史研究者或学习者,均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和参考价值。
内页
目录:
导 言 书画鉴定三感
第一讲 由《出师颂》引出对中国书画鉴定的思考 / 1
第二讲 从山水画法探索《女史箴图》的创作时代 / 16
第三讲 对《列女仁智图》的新认识 / 43
第四讲 新发现贯休《罗汉图》研究 / 72
第五讲 《溪岸图》之我见 / 88
第六讲 郭熙《溪山行旅图》的重新发现 / 100
第七讲 从文献记载看《研山铭》的真伪 / 110
第八讲 《听琴图》里面的道士是谁? / 120
第九讲 《清明上河图》地理位置小考 / 125
第十讲 《文潞公耆英会图》考析 / 133
第十一讲 胡廷晖作品的发现与《明皇幸蜀图》的时代探讨 / 146
第十二讲 云林绝笔——倪瓒《乐圃林居图》考 / 161
第十三讲 元孟玉涧《黄鸟图》辨析 / 173
第十四讲 陈洪绶《右军笼鹅图》四胞胎案 / 179
第十五讲 黄姬水印章伪作一例 / 185
第十六讲 袁尚统生年辨析 / 190
第十七讲 诸升生年的考订 / 197
第十八讲 三卷弘仁山水画真伪考辨 / 202
第十九讲 髡残《报恩寺图》是真迹——与吕晓同志商榷 / 212
第二十讲 石溪卒年再考 / 220
第二十一讲 画史小补两则 / 234
第二十二讲 八大山人三题 / 247
第二十三讲 任熊《姚大梅诗意图》研究 / 261
第二十四讲 商品经济、世风与书画作伪 / 271
第二十五讲 我跟徐邦达先生学鉴定 / 290
后记 / 306
版权页
关键字: 内容标签:研究,本书,女史,杨新研究 本书 女史 杨新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