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顾振清:守望乡村,守望原乡_-艺术家-在地-当代艺术

编辑:张桂森 来源:雅昌网
 
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既是四川广安的现实景观,又是巴蜀故地农耕文明的文化原乡。四川是上下五千年源

QwbI6co4Q0WzPs5rPUHOopp4zzkP623whB71yHlO.jpg

   青山绿水,美丽乡村,既是四川广安的现实景观,又是巴蜀故地农耕文明的文化原乡。四川是上下五千年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在隶属于广安的武胜县的田野大地上举办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其最初的发想就来自一种对原乡文明、生态文明的敬畏,来自一种对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2018广安田野双年展以“守望原乡“为主题,以当代田野艺术样本的国际化建构方式,邀请数十位国内、国际艺术家参与在地公共艺术创作与展示,实现一种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守望原乡”的文化理念,提倡的是中华文明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的悠久传统,强调的是当代艺术家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中国乡村生态环境的人文情怀。“守望原乡“的乡村建设及其文化实践,重视的是深化当代艺术家对深度中国的文化根性的挖掘和探究,活化对农耕文明的文化原型和历史记忆的追溯和认知。从事全球知识生产和当代艺术实践的艺术家、策展人来到广安武胜,深入田野,深入乡村,介入、参与当地生态乡村的社会建构和景观生产,活化、优化传统农耕文明积累下来的生态观和生态智慧。这种乡村变革经验兼具深度中国的文化特色和当代艺术的国际视野。它的积累和绵延,无论对于中国新型现代化美丽乡村的建设,还是对于新时期社会精神文明的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sVoDWJ9C8VvOfFxDsNm9xW00Js4DBYv3yisB7lOQ.jpg

   乡村有结构、有边界、有景观。乡村有文脉、有记忆、有内涵。乡村甚至像人一样,有生命、有表情、有姿态。乡村作为中国乡土社会传统记忆的一个载体,既承载着原乡意识,也承载着人们对于未来美好家园、美好生活的向往。那么,何处是人类的原乡?何处又是人类的未来?人类能否拯救自己,找到当今全球化世界的精神出路?人生在世,饮食男女,日常起居,都有一个诗意栖息的家园梦想。人的灵魂有出处,也有归宿。这个出处和归宿其实来自人类的原乡,来自人类与生俱来、共通共享的精神文明和精神遗产。原乡是一个比寻常家园更深、更广、更形而上意义上的精神家园。原乡是人类文明、人文知识的渊源,也是灵魂世界、精神世界的终极归宿。原乡既是人类过往的人文精神的结晶,又是现实和未来的灵魂出口。原乡是人类各种源远流长的文化原型的源泉,也是当下各种人文进步、知识生产的价值取向。原乡犹如一条奔腾不息的时间之水,川流不息,主导并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文明进程。人类生生不息的文明传承、转换、创造、刷新,汇集而成原乡之水的各种不同根茎、脉络、源流、浪潮,不断演进、不断发展。

MXpi3WojAvZPLXPIh6OVAHAbHziI9sYbMFXZjXN7.jpg

   中国高度文明的表征,其实就是数千年来文人墨客、能工巧匠以诗文、书画、手作与建筑等形式的精神生产所汇集的一种优雅的传统。这种传统所蕴涵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根性,就是中国艺术家精神上的“原乡”。原乡既指代着中国社会历久弥新的一整套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生活方式,又映射着中国传统文化绵延不断、生生不息的人文脉络和艺术精神。“守望原乡”,意味着中国艺术家对于一种人类原创文明的自我认同感。它既彰显中华文明是一种不间断地延续至今、并不断刷新的古老文明的理念,又昭示人类不同文明之间不断交流、互鉴、转换、整合、共享的整体而多元的系统发展格局。

jwY0Gtrhmr1xilyypE85tJ1cQPtwhCB3QX23Pn8v.jpg

   原乡是中国乡村文脉的根基。艺术该以何种方式介入乡村建设?当今,中国艺术精神借由当代艺术的感知方式与表达方式的重新焕发活力,从而在全球化社会备受瞩目。中国当代艺术的主体性建构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历史记忆,象征着传统精神生生不息的生命力。因而,当代艺术介入乡村建设的宗旨,不仅着力于以当代艺术的创新意识引领中国乡村建设、乡村转型的文化实践,更是致力于以当代艺术的景观生产挖掘并刷新乡村在地的传统文化和民间文化、抵抗农村的衰落和乡村的空心化、推动乡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GnGN3zNCIQFDmt04P1ugfCOgT09pDxIY2j6TwDHn.jpg

   对中国艺术家而言,乡土中国既然是民族文化的根基和文化自信的源泉,那么,生态乡村就是艺术家的原乡意识脱离并超越各自的文化原型和集体无意识的一种普适性的表达形式。面对伟大的文化传统,许多活跃的中国艺术家积极参与了传统人文精神的传承、转换、刷新。他们在中国经典的范本范式中代入自身的境遇、情怀和寄托,借此寻求个性解放的语言自觉和形式创新。他们在语言形式之中所呈现的悟性和心法,构成了一种源自“原乡”意识的独特诉求和经验。中国艺术家不断追究自身的文化基因和文化根性,不断深化对艺术主体和艺术家主体的认知,极大地提升了当代艺术的知识储量、可塑性,形成对当代艺术整体知识结构的一种重构。这种重构无疑面向艺术的未来。中国艺术家把乡村建设当作自身的时代使命,不只是为了延续中华文明、传承传统文化,更是为了建构生态中国的梦想家园、守护人类的原乡情结。当代艺术作品以一种公共性、在地性的特质融进乡村新的民风民俗,不但承续、凝聚、刷新了乡村的人文传统,而且推进了一种以艺术创新点亮乡村建设的特色道路。

TPpySfBGK6XLOvfPs9KXtNQCoyuhJed6MvTxVFWq.jpg

   对来自欧亚大陆的国际艺术家而言,原乡,意味着不同国家、民族、宗教背景下的人们在家园意识上所具有的共通性。身处欲望泛滥的全球消费社会之中,每个艺术家须不断反观并反省自身,不断回溯并回到自身的人文原乡,才能实现自我疗愈、自我救赎。其实,他们在国际艺术发生与传播的各种鲜活现场长期磨合而来的知识生产经验,足以让他们能够敏锐地关注中国的乡村建设问题。他们惯于以全球化格局和世界各地在地化的历史人文为背景,应对现代性急剧发展的各种紧迫性的问题。如何去做?则取决于他们面对挑战,如何挖掘、梳理自身根性的文化基因和文化诉求?如何正视、认知现有文明发展的包容性和可塑性?通过在地性的艺术创作实践,他们可以追溯人之为人的本原,可以回到人类文明的精神原乡。其实,这种国际语境下的艺术家善于在作品中自由使用不同文化系统的符号文本和隐喻语义。他们的形式语言往往以自身原乡意识为一种文化自觉,唤醒并整合亚欧大陆各种文化传统的国际化根茎系统,盘活并拓展源自农耕、游牧、航海等不同文明体系的符号学图文谱系,刷新并转换当代艺术文本的在地语境。

lbwRd8RRWBSKV2uwwpFVsf5xm4ZAy5tZqg5HQL3H.jpg

   然而,国内、国际艺术家在乡村的文化介入和文化守望,要点仍然在于:如何重建一种人与人之间、人与艺术之间的地缘信任、乡土依存?艺术家在乡村在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既需要契合当地的人文生态,又需要相当比例的成活率。作品成活率越高,就越说明其内在结构符合人的需求。当代艺术介入乡村振兴、乡村转型,塑造的是具有当代人文精神的一种乡村生态文化样板,彰显的是乡土中国逐步走向生态中国的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国内、国际的艺术家作品以其个性和个体方式进入田野和乡村,促成的是乡村在地景观的多样化。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是人类存在的基础和背景。乡村的在地景观则是一种人类精神遗产丰厚的文化资源。艺术家保护、传承并活化的在地景观,与他们参与改造的在地艺术空间、他们在地创作的公共艺术作品,构成一种历史记忆和当代人文的精神共同体。这样的精神共同体,可以重建乡村的社群关系、强化乡里的礼俗认同、修复乡民的精神世界。当代艺术助推乡村建设的核心因素仍然是人,仍然是当地的乡民和乡民社群。因而,所有的乡村重建理念都须以人为本、因地制宜。其实,当代艺术助推乡村振兴的模式效应、样板效应来自一种长期协商机制的建构。这种协商机制具体到人与人的关联,具体到艺术家、策展人与乡民、乡村政府等方方面面的不同立场、不同视角的协调。这种协商机制的建构是否成功,则取决于双方和多方协作所建立的新的社会关系、新的文化认同。同样,艺术与乡村、艺术家与乡民的精神共同体,赋予了中国乡村的景观生产一种更深远的文化愿景、也凸显了中国乡村的文化复兴一种更包容的文化风范。

GIWOZpQsxaPCFVwjESpEftwWtEKeFwO6QPIX73kz.jpg

​   山水林田湖草,作为生态文明的生命共同体,无须人为设界。田野民居乡村,作为文化原乡的文明共同体,也无须人为割裂。当代艺术助推乡村振兴、助推乡村生态智慧其实就是一种“守望原乡”的文化实践。这种文化实践在人类传统文化复兴的基础上深化了“美丽乡村”就是“美好家园”和“人类原乡”的价值观念。这样的价值观念让艺术家走进青山绿水,让艺术品点亮美丽乡村,继而让乡村的景观生产、景观消费既日新月异,又不失生态平衡。复兴中的中国乡村的价值取向,其实是人类生态社会的一种生态文明。也许,一种生态中国的新价值体系也将由此而生、由此而映照未来。


关键字: 内容标签:艺术家,在地,当代艺术,艺术家 在地 当代艺术
下一篇:冯博一:乡关何处_-作品-展览-空间||上一篇:杨天娜:Heimat,四个立场。_-要塞-波尔-地方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