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首次以四个创新的面向较深入而广泛地追溯出造成东西方绘画与艺术产生如此鲜明差异的深层原因,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如今如何改变了?
若要讨论东西方绘画与艺术的差异或许不难,然而,这些差异究竟是从何而来的呢?又代表了哪些涵义与启发?本文将首次以四个创新的面向较深入而广泛地追溯出造成东西方绘画与艺术产生如此鲜明差异的深层原因,而造成这些差异的因素如今如何改变了?所以未来东西方绘画与艺术的演变又将往哪里去?本文将分别以下列角度分析东西方的绘画与艺术:(一) 形式上的主要差异;(二) 思考与哲学的不同;(三) 国家制度与经济环境演变之影响;(四) 媒材与技巧演进的不同;(五) 未来的发展趋势 ;(六)其艺术投资价值之分析。本文首次提出的四面向分析模式不但以内在思考哲学、外在经济环境、媒材、技巧等四个面向来系统地讨论东西方绘画与艺术的差异来源,未来东西方艺术又将如何发展与融合?本文也依此分析模式提出了可能的解答。
朱德群|地平线之边际(局部) 81x100cm;张大千|积翠鸣泉(局部) 69.5x136cm
(一)东西方绘画的差异
首先,我们可以直接破题点出一个中西方绘画的差异点:这么多年来的西方绘画其实并没有一个鲜明的"主流画派"一口气贯穿各个时代,无论是古典画派、印象画派、野兽派、立体派等都在出现之后又被另一个不同(甚至完全对立)的画派所颠覆,反观东方却有中国的文人画几乎以完全主流的形式持续了超过一千年历史,造成如此极端差异的深层原因为何?代表了哪些含意?未来又将如何演变?都是本文将会依序讨论的核心。
达芬奇|救世主文艺复兴时期;常玉|裸女素描43x27cm;黄宾虹|幽径春深(局部) 100x32cm
又或者,我们可能更应该这么问:为什么东方的文人画摆在全球、甚至整个世界绘画史当中却特别显得有种鲜明而统一的特色?当我们问出这个问题的同时,或许也某种程度隐含了答案。我们曾经详细探讨过文人画崛起并成为中国绘画主流的成因及其未来发展(详见石浩吉、刘家蓉已发表之文章:从齐白石、张大千到常玉《谈文人画的过去与未来》 ),为了进一步探讨造成东西方绘画与艺术差异的原因,我们先概要地汇整出东西方绘画在形式上的五点主要不同之处:
(1)东方重水墨而西方重色彩
典型的文人画几乎把色彩都拿掉了,这除了反映文人住在深山或向往隐居的淡雅之外,也是传统文人读书写字所熟悉的书法笔墨之延伸,这种敢于不用颜色的特点在西方绘画史上也是极其稀有的,而看似单纯的墨却也可以依照水分的多寡以及毛笔的运用,而有“墨分五色”(浓、淡、干、湿、焦)并衍生出千变万化的技巧与神韵,这个特点也与西方绘画一直追求色彩表现极为不同,当西方画家越来越追求强烈色彩的同时,中国文人画却有如老 思想般较注重简单的淡雅与心灵的平静,后文将再细谈。
傅抱石|春风杨柳万千条39x52cm;大卫|拿破仑越过阿尔卑斯山新古典主义
(2)只有东方文人画才将诗书画结合
东方文人画的第二个特色,就是将书法技巧与文人诗词放进绘画之中,成为全世界唯一将诗、书、画结合的艺术型态,而“诗、书、画三绝”也成为文人画家追求的一种最高境界,例如在近现代最具代表性的画家之一就是溥心畲,溥心畲除了被誉为“诗、书、画三绝”与“中国文人画的最后一笔”之外,最为人知的就是溥心畲一直告诉别人:“书法比绘画重要,而读书又比书法重要… ”(有关溥心畲更详细之介绍请参考:石浩吉、刘家蓉撰《重新评论“南张北溥”的价值与价格》以及《传统文人绘画集大成者:溥心畲》 )。换句话说,诗书画的重要性顺序确实是先讲诗然后才是书与画,所以,典型文人画是经由读书与写字的涵养与技巧之累积才藉由绘画表现出来的,甚至后来绝大部分的文人画都有于画中提诗写字的习惯,这种诗、书、画结合的绘画特色也是西方绘画较为罕见的,甚至近代的西方绘画也才刚开始尝试将文字及其线条的表现与绘画结合。
张大千|杨濮楼送别图138x42.5cm;潘天寿|石背花开(局部) 153x39cm;常玉|人约黄昏后(艺术微喷) 114.4×77.9cm
(3)东方文人画的主角常是山水而西方绘画则多以人为主题
自从文人画成为中国绘画主流之后,文人画的主题就变成以描绘山水为最大宗,一方面是当时文人很多真的是隐居深山并对于山的形貌做出各式的观察与思考,另一方面也以山水主题来表现出不仕文人的一种心境与清高,然而更重要的是,我们认为人物在这些山水画中变得渺小甚至消失了,其实更隐喻了人物过客与世代变迁在永恒的山水面前显得多么微不足道,而这个特点也刚好与西方绘画几乎一直以人物为核心是完全相反的思考角度,后文也将再详述。
张大千|笼翠忆五湖 45x90cm
(4)东方文人画较着重写意而西方绘画则常强调写实
文人画一切主题大多以写意为主而非写实来表现,例如山水主题系以不同的皴法来展现山的肌理与氛围,房子与风景也都画的歪歪倒倒的而不像西方古典绘画会去重视比例与透视法,画中的人物、动物、花鸟等也大多仅着重其象征的意涵而不常会去细腻地着墨,这些都与西方古典画派着重写实与科学的观念是完全相反的。
张大千|百福泼彩41x32cm;库尔贝|自画像(局部)写实主义
(5)典型的东方文人画家大多不以绘画为职业
典型的东方文人画家大多不是职业画家,绘画仅是当时文人抒发情感或与朋友交心的一种方式或兴趣,所以典型的文人画尤其是山水主题绘画当中其实很少带有商业气息,虽然中国到了清代的扬州画派与海上画派之后也开始渐渐有了绘画市场成形,然而西方更是早了几百年就有完整的绘画市场在支撑与刺激各个世代画家的创作,职业画家在西方也因此早已比比皆是,这与中国文人画的非职业心态和身处山水的外在环境两方面都是大相径庭的,然其更深层的意涵也将于后文详述。
潘天寿|石背花开153x39cm;徐悲鸿|芳草自饱59x39.5cm;溥心畲|枫林双骏70.5x39cm
那么,上述这五点东西方绘画的差异究竟来自什么样更深层的原因呢?又或者我们更应该问的是:东方文人画的背后究竟是隐含了哪些特殊的土壤才造就出与西方绘画如此鲜明的差异?我们将用一个四面向的分析模式来解答这些问题,接下来就先从思考与哲学的不同开始谈起。
上一页 123456 下一页关键字: 内容标签:差异,艺术,画家,艺术品市场 绘画差异 艺术 画家 艺术品市场 绘画
如果本站的内容资源对您有所帮助


献给世界,你的真心,以致来世,以致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