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国学网:张祎:詹仪之告身是“詹氏墨宝”中等级最高的告身_张祎-詹仪之-任命-吏部-两份

编辑:王林娇 来源:雅昌发布
 
唐宋时期任命官员,主要分为制授、敕授、奏授三个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的告身,作为委任凭证。制授、敕授属于

唐宋时期任命官员,主要分为制授、敕授、奏授三个等级,分别授予不同的告身,作为委任凭证。

制授、敕授属于较高等级、相对重要的人事任命,皇帝需要发布诏令,予以宣示。唐宋诏令可泛称为“制”,诏令文辞就是所谓的“制词”。其中,制授是最高级别的任命,皇帝为此发布的诏令叫“白麻制书”,简称“白麻”或“麻制”。麻制在宋代属于“內制”文书,是由供职于内廷的翰林学士负责起草。麻制行文,以“门下”二字开头,这是它在格式上区别于其他诏令的特征。麻制颁布后,相关任命行下有司,最后官告院抄录制词,制作成制授告身,发给受命官员。在宋代,以制授告身任命的官员仅限于将相大臣,像宰相、枢密使、节度使等。

zRxw5NbLmgrkiCZt6Mh2gAeXqm9r0mxFphnazEsh.png

司马光制授告身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宋代流传至今的制授告身,目前所知的只有元祐(1086-1094)年间司马光、范纯仁的拜相告身。司马光制授告身如图所示,这份告身规模宏大,总长约六米,现收藏在台北故宫博物院。

其次一等的任命,以普通制书下达。这种普通制书,唐代叫“发日敕”,宋代泛泛称之为“制”或“敕”,属于“外制”文书。“外制”与“內制”相对,“外制”由供职于宫外、通常被看作宰相属官的中书舍人负责起草。起草诏令,叫做“命词”。宋代朝廷负责命词的词臣分为两班,也就是翰林学士和中书舍人,两者合称“两制”。“外制”制词,以“敕”字开头,与麻制不同。外制制词同样会抄录在告身上,颁给受命官员,这就是敕授告身。上文提到的颜真卿告身,就代表了敕授告身的基本形制。宋代敕授告身存世稍多,但目前所知的文书原件,基本上也是屈指可数。

5dSGquFW55z9MPZS2RwX4RWGZEjSaRnTxYvmJA24.png

2DC8882gF15yvyVRyGdgceHmQmMBki4WsrbXw9y6.png

K1paeFUvNLlX5Icu5uyKM3Z4jCgmWtvVFR8kwBHx.png

图(4)徐谓礼转朝请郎告身

其余更低等级的人事任命,无需皇帝发布诏令。程序上,先由吏部根据制度拟定人选,以奏抄的形式上报;然后皇帝“御画”认可,批准发还;最后,抄录御画奏抄的内容,制作奏授告身。换言之,奏授告身中没有制词,形式上与制授、敕授告身差别更为突出。宋代的奏授告身,无论传世文物,还是文献录文,一度几乎毫无消息。

rWNJfSUdh2CAST2ebYqDudWoyNchDeDw7fH6D4zJ.png

图(5)詹棫赠官告身

公安部门追缴的盗掘文物“武义南宋徐谓礼文书”中,保有六份奏授告身的抄件。2012年,“徐谓礼文书”整理出版,引起宋史学界轰动,有关发现填补此前认识上的空白。图(4)是淳祐七年(1247)徐谓礼转朝请郎告身。因为是抄件的缘故,其中并无任何官府钤印。“詹氏墨宝”中,乾道六年(1170)詹仪之父亲詹棫的赠官告身,虽然文字残缺,漫漶难读,但从开头“尚书吏部”四个大字来看,它应该是一份奏授告身,参见图(5)。而且,这可能是目前所知唯一传世的宋代奏授告身原件,非常难得。

E7ykZmEQP6QmAcFRM6qIdz24Fkan4fgZv5ECyG7Y.png

图(6)詹棫行军器监主簿告身

PkqPhqwXeQ0y8esgWZgA1LkzSXCUYb80LpaNmY1U.png

图(7)詹俲之授文林郎告身

詹棫赠官告身之外,故宫已入藏的“詹氏墨宝”中还有两份告身,分别是绍兴十三年(1143)詹棫行军器监主簿告身和淳熙十六年(1189)詹仪之弟詹俲之授文林郎告身,参见图(6)、图(7)。这两份告身都属于敕授告身。不过,它们在行文格式上与前引颜真卿告身有一处明显不同。那就是在以“敕”开头的制词之前,还有一段“前件”文字。以詹棫告身为例,其前9行录文如下:

1.  左朝奉郎、行太府寺主簿詹棫

2.  右可特授依前左朝奉郎、

3.  行军器监主簿

4.  敕右承议郎、行军器监主

5.  簿王曮等:外府调节邦财,军

6.  监典司戎器,庀职其间,皆以

7.  材选。尔等以通敏之姿,当簿

8.  书之任,兹缘亲嫌,遂从易地。祗

9.  予申命,益既厥心。可依前件。

其中,第1-3行即所谓“前件”文字,第4-9行为制词。此次除授是要让行太府寺主簿詹棫与行军器监主簿王曮对调职务,二人分别任命,却合用一篇制词。由此,制词以“敕右承议郎、行军器监主簿王曮等”开头,在此之前要加上一段“前件”文字,揭示詹棫的任命,然后在制词末尾以“可依前件”相呼应。同理,王曮此次任命的告身上,也是同样一篇制词,只是其“前件”文字揭示他的新职务,与此不同而已。

hBqYaOIcaAUc2S4KpWm8wQNWmi2qYGYxJvFJxVif.png

图(8)

fLpM42yiFlcM7ju6B1AkPIWyIsfKcJ1xLuE371U8.png

图(9)

这种多人任命合用一篇制词的情况,宋代通常用于较低级别的敕授。官员身份达到一定层次,朝廷就会为他专门发布一篇诏令,制词专人专用,如同颜真卿告身的形式。本文讨论的詹仪之告身就是如此。两份告身残卷分拆放大,如下图(8)、图(9)所示。在这两份告身中,詹仪之已出任起居郎、吏部侍郎等清要职务,与詹棫行军器监主簿、詹俲之授文林郎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要使专用的制词。遂安詹氏家族无人获得宰相、枢密使、节度使一等的高位,不可能保有制授告身。詹仪之担任吏部侍郎后不久即外放,晚年遭到贬斥,这两份告身大概也是所有“詹氏墨宝”中等级最高的告身了。

可惜两份告身都是残卷,只保留了其中的制词部分。唐宋告身的制词部分不用加盖吏部印信。没有钤印,这两份告身会不会像徐谓礼文书一样,只是文书抄件,而非原本呢?答案是否定的。告身绫纸上有团花暗纹和“文思院制敕绫”字样,可信为宋代故物、文书原件,不会只是普通的抄本。

作者:张祎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  


关键字: 内容标签:任命,吏部,两份,宋代告身,张祎,詹仪之,任命 吏部 两份 宋代告身 张祎 詹仪之
下一篇:朱熹同好詹仪之_朱熹-詹仪之-进士-私商-二年||上一篇:杨凝式款行草巨作《贤护经》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_杨凝式-学术研讨会-在京-书法
分享到

相关文章:
推荐好文